新浪财经 基金

贝莱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范华: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正在持续加码

贝莱德BlackRock

关注

(本文由《上海证券报》孙忠撰写并授权贝莱德微信公众号发布,较原文略有修改。原文刊登于2024年5月22日。此内容由《上海证券报》孙忠原创,未经授权,不可使用及转载)

今年以来,金融行业尤其是资管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与此同时,各项改革措施渐次落地,向好因素正在累积。金融行业,如何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更好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即日起,《上海证券报》推出“金融会客厅”栏目,对话金融行业高管,研判经济金融形势,助力投资者理性投资。

今年初,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集团亚太区高管变动,“兼具本土化和专业化”的新一届团队亮相。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范华升任贝莱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近期,范华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介绍了贝莱德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战略。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最新数据显示,贝莱德集团管理资产规模总额10.5万亿美元,位居行业之首。但贝莱德集团中国本土客户数量并不多。从市场情况看,中国客户期待享有国际化和高质量的服务,在这方面有较多潜力值得挖掘。“中国潜在市场增量将为贝莱德集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范华表示。

中国资本市场亦有很强的吸引力。范华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可投资标的广泛且充足,从全球配置角度看,中国资本市场为国际资金提供了分散风险和增厚收益的机会。与此同时,中国客户全球配置需求较为旺盛。

资料显示,贝莱德集团已进入中国市场18年,致力于服务中国客户。在监管机构支持下,贝莱德集团是第一批获得独资公募基金牌照和合资理财牌照的国际资管集团。2020年,贝莱德集团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的公募基金——贝莱德基金;2021年,成立了首批合资理财公司之一的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

范华表示,贝莱德集团根植中国市场的承诺是长期且坚定的。经历了过去3年的探索,贝莱德集团中国区管理的旗下两家资管子公司均取得了一定成果。贝莱德建信理财产品策略更加多元化和分散化,涵盖了多种产品形态,产品线拥有较强的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贝莱德建信2024年以来已兑付本币固收类产品达标率为94%。

“贝莱德集团一直在寻求加码中国市场的机会。”范华表示,两家公司成立后已经进行了数次增资,未来也还会根据业务和产品发行的需要,作出相关安排。

重塑中国区业务

在履新贝莱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后,范华正在进一步重塑贝莱德集团在华业务,致力于通过丰富的投资策略选择,持续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

范华表示,贝莱德集团中国区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首要任务是加强投资管理人责任感并优化客户体验,提升和培育贝莱德品牌的长期价值。

贝莱德集团秉持“客户至上、追求卓越、团队合作、平等包容”的理念。在管理上,贝莱德基金旗下产品更注重长期业绩的稳定性,通过为客户提供具有持续性的业绩回报,积累长期优势。

由于发行的产品以固收类为主,贝莱德建信理财系列产品的表现相对稳健。目前,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需要拓宽产品类型,寻求整体稳健发展。范华表示,相较基金,银行理财更适合发行“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如非标、另类、海外市场等策略。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发行的“固收+”产品,就在持续运用这些思路,实现了目标收益与风险的匹配。

贝莱德中国战略的实施亦离不开人才的培育。“从发展路径看,贝莱德并不会看重短期的规模和业绩,在经历筹备和探索期后,才会追求规模的扩张。目前贝莱德中国区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储备更多优秀人才。”范华表示,2024年贝莱德中国区将追求“可持续业绩与足够的人才储备”。

新“国九条”将改变资管生态

关于新“国九条”,范华表示,其涵盖了诸多改革措施,同时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定价有效性会持续提升,在资源配置中也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养老理财目前是银行理财长期配置权益市场的最佳途径。”范华表示,对于资管市场而言,养老理财是中国银行理财行业布局资本市场的长期力量,可以排除市场短期波动对于投资组合的干扰。

作为较早获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之一,贝莱德建信理财公司旗下的贝安心养老理财产品配置权益资产占比相对较高。贝莱德建信于2023年发行了首只包含个人养老金份额的“贝嘉目标风险型固收类理财产品”。

“随着证券市场机制完善,整个资管行业生态将得到重塑。”范华表示,目前整个资管市场存在着期限倒挂现象,即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更受市场青睐,更具灵活性,竞争力会优于长期限产品。新“国九条”将完善股市基础制度设计,投资者保护也日渐得到重视,未来市场赚钱效应会逐渐凸显。

CBOH0524A/S-360058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