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盘点消金公司2023年业绩:建信成唯一亏损,有企业“反向讨薪”4800元

市场资讯

关注

中新经纬 5 月 14 日电 ( 魏薇 ) 近日,消费金融公司 ( 下称消金公司 ) 交出了 2023 年成绩单。中新经纬梳理发现,有可比数据的 28 家消费金融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 141.78 亿元,同比增长 6.8%。

在上述 28 家公司中,6 家消金公司净利润翻倍,4 家消金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除 2023 年 6 月正式开业的建信消金亏损外,其余消金公司均实现盈利。

此外,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已有十余家消费金融公司披露建立了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其中,中邮消金 2023 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金额 4800 元。

4 家净利润下降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 2023 年 12 月末,中国共有 31 家消金公司。除捷信消费金融外,其余 30 家消金公司均已披露了 2023 年业绩数据。

从净利润数据看,2023 年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马上消金蝉联行业前三。其中,招联消金以 36 亿元的净利润位列首位,同比增长 8.14%。兴业消金和马上消金净利润分别为 20.72 亿元和 19.82 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但两家公司差距缩小,由 2022 年相差 7.05 亿元缩小至 2023 年的 0.9 亿元。

中新经纬还注意到,净利润前三的消金公司,合计占 28 家有可比数据的消费公司净利润总和的 53.98%。这一比例较 2022 年的 57.33% 略有下降,也意味着中后部的消金公司也在抢占市场份额。

5 亿到 10 亿元净利润梯队包括杭银消金、长银五八消金、中银消金和中邮消金。与 2022 年相比,这一梯队的名单发生变化,中邮消金加入、蚂蚁消金 " 退出 ",后者净利润由 8.41 亿元下降至 1.52 亿元。

此外,2023 年,包括蒙商消金、唯品富邦消金、晋商消金、金美信消金、小米消金、盛银消金、建信消金在内的 7 家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低于 1 亿元。其中,建信消金为 29 家消金公司中,唯一一家亏损的。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28 家有可比数据的消金公司中,兴业消金、中银消金、金美信消金和蚂蚁消金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是金美信消金营收和净利 " 双降 "。其余净利润同比上升的 24 家公司中,唯品富邦消金、小米消金、平安消金等 6 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总资产超万亿

除平安消金外,披露数据的 29 家消金公司 2023 年总资产合计达 1.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38.72%。其中,蚂蚁消金和招联消金的总资产均超千亿元,分别为 2396.69 亿元和 1764.21 亿元。

年报显示,2023 年,蚂蚁消金完成两轮增资,注册资本增至 230 亿元,已完成了来自花呗和借呗业务的承接。截至 2023 年末,蚂蚁消金资产总额为 2396.69 亿元,同比增长 125.61%,负债总额为 2167.28 亿元,同比增长 120.12%。

总资产低于 100 亿元的消金公司有 6 家,分别为晋商消金 ( 89.52 亿元 ) 、建信消金 ( 73.08 亿元 ) 、盛银消金 ( 65.87 亿元 ) 、金美信消金 ( 63.13 亿元 ) 、蒙商消金 ( 62.36 亿元 ) 和唯品富邦消金 ( 50.79 亿元 ) 。

从总资产增幅看,更换股东后的南银法巴消金、宁银消金的增幅最高,分别同比增长 634% 和 460.72%。

公开资料显示,2021 年底,宁波银行竞得中国华融持有的华融消金 70% 股权。2022 年 8 月,华融消金正式更名为宁银消金。2023 年 4 月,原宁波银保监局下发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 9 亿元变更至 29.11 亿元,同意股东宁波银行认购新增的 20.11 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 92.79%。

南银法巴消金的前身为苏宁消费金融,2022 年 8 月,南京银行通过股权收购方式增持苏宁消费金融,持股比例从 15% 提升至 56%,并将苏宁消费金融更名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

29 家公司中,仅阳光消费金融总资产出现下降,由 2022 年末的 124.77 亿元,下降至 116.77 亿元,减少了 8 亿元。

有公司 " 反向讨薪 "4800 元

2024 年 3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 下称办法 ) 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年度信息披露制度,每年 4 月 30 日前通过官方网站及其他渠道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基本信息、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信息、公司治理信息、重大事项信息、消费者咨询投诉渠道信息等相关信息。

31 家消金公司中,大部分均在官网公布了 2023 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仅个别公司未在官网上披露该报告。此外,捷信消金并未在报告中披露具体的财务数据。

办法还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建立稳健的薪酬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消费金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上的员工,绩效薪酬的 40% 以上应采取延期支付方式,且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 3 年,其中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比例应高于 50%。

中新经纬注意到,包括招联消金、中邮消金、杭银消金、长银五八消金、哈银消金、小米消金、阳光消金、幸福消金、中信消金、晋商消金、建信消金、盛银消金、蒙商消金等十余家公司在报告中披露,公司建立了相应的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

如中邮消金表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上的员工实行绩效延期支付,并按照相关要求对延期支付薪酬分三年等分支付。如在规定期限内,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重要岗位人员职责内的风险损失超常暴露,公司将对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绩效薪酬进行追回并停止支付未支付部分。本年度公司绩效薪酬追索扣回金额共 4800 元。

蒙商消金 2023 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显示,2023 年,该公司薪酬延期支付的人员共计 13 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纪委书记、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首席信息官及风险管理部、市场业务部、金融市场部、信息科技部和法律合规部主要负责人。其中,董事长、总经理、监事长延期支付比例为绩效薪酬的 50%,其他人员延期支付的比例为绩效薪酬的 40%。2023 年延期支付金额共计 316.90 万元,占延期支付人员绩效薪酬总额的 42.38%。2023 年,公司没有非现金薪酬和因故扣回等情况。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和银行一样,属于金融机构,模式也类似,只是场景更下沉、产品更灵活。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是为了避免一部分员工只考虑当下利益,没有做好风控,导致公司后续受到损失。通过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的制度,也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 中新经纬 APP )

(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作者:熊思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