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西蒙斯:从数学大师到量化投资之王的传奇人生

市场资讯

关注

当地时间5月10日,传奇投资人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在纽约去世,享年86岁。因为创立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量化对冲基金,并在其投资生涯赚取超过1000亿美元,西蒙斯被投资界称为“征服市场的人”。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蒙斯开创了整个量化交易时代。在西蒙斯之前,华尔街的主流投资方式是关注公司的基本面,通过财报业绩来预测接下来的股价表现并形成投资交易决策,西蒙斯所倡导的从市场价格变化中寻找规律,并利用这样的规律来寻找投资交易机会,很快凭借着其惊人的业绩在华尔街引来无数人的效仿和追捧。

西蒙斯创办的文艺复兴基金是华尔街最成功、最神秘的机构之一。从1988-2018年的30年里,文艺复兴仅向内部员工开放的旗舰基金“大奖章”累计创造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益,年均回报率高达39%。作为对比,同期“股神”巴菲特的年均回报率为20.5%。

而且,即使在让许多投资家折戟的大熊市里,西蒙斯也能逆市斩获超额收益。在1994年的“债券大屠杀”中,大奖章创造了70%的回报率,而在世纪初的科网股泡沫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大奖章更是斩获98%的回报率。辉煌战绩令西蒙斯被公认为“量化之王”。

在量化交易世界中,纯粹只有数字是唯一重要的变量。投资交易标的本身是谁并不重要,只要符合模型的标准,都能够从中寻找到获利机会。

随着文艺复兴科技基金常年获得超额稳定业绩回报,西蒙斯本人的财富也飞速累积。截至5月10日,西蒙斯在彭博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49位,个人财富高达318亿美元,西蒙斯同时热衷于慈善事业,生涯累计慈善捐助总金额达到60亿美元。

一、西蒙斯生平

西蒙斯于1938年4月25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牛顿市。他很早就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我喜欢数学的一切。”西蒙斯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说,“我唯一想到的就是我会成为一名数学家。”

1958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学士学位,并于196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西蒙斯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短暂任教,然后加入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国防分析研究所。在那里,他担任国家安全局的密码破译员,将时间分配在解决密码问题和继续自己的数学研究之间。

1968年,由于公开反对越南战争,他被该研究所解雇。

随后,他来到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下属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数学系任教。在石溪大学,西蒙斯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与陈省身合作。在西蒙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期间,他们的道路曾有过短暂交集。在石溪,他们终于能够结合他们的才能。

“这无疑是我数学生涯的巅峰。”西蒙斯在2005年美国数学学会通讯中为陈省身写的讣告中说,“我认为任何与陈省身合作的人都可能会说同样的话。”

1974年,西蒙斯和陈省身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特征形式与几何常量》(Characteristic Forms and Geometric Invariants)的论文,介绍了被称为陈—西蒙斯不变量的几何测量方法。虽然两人当时并不知道,但他们的工作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量子场论、弦理论和凝聚态物理学中都发挥了开创性的作用。1976年,西蒙斯因其数学研究成就而获得美国数学学会的奥斯瓦尔德·凡勃伦几何奖。

“这项工作是很好的经历。”西蒙斯在2015年接受采访时说,“我对此非常满意,陈省身也是如此。它甚至开创了一个现在正在蓬勃发展的小众领域。今天,那些被称为陈—西蒙斯不变量的东西已经传播到很多物理学中。但当时我们一无所知。我从来没有想过它会应用于物理学。但这就是数学的事情——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去哪里。”

在石溪大学时,西蒙斯遇到了玛丽莲·霍里斯,并于1977年结婚。他和妻子二人曾向石溪大学基金会捐赠了5亿美元,这是历史上个人对美国大学的最大一笔无限制捐赠。“石溪给了我一个机会——因此,看到这所大学进一步发展壮大,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西蒙斯表示。

二、“征服市场的人”

西蒙斯一直对商业感兴趣,尤其是金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期间,他开始交易股票并涉足大豆期货,并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

1978年,各种货币的弹性加大,开始和黄金价格脱钩,英镑也开始暴跌。40岁的西蒙斯看准这个市场机会,正式决定脱离学术圈,投身外汇交易。他成立了一家名为Monemetrics的公司,并在日后将其改名为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与当时的主流投资者的思路完全不同,西蒙斯采用了他在国防分析研究所破译密码时类似的策略,他深信能够用数学模型挖掘出价格背后潜藏的规律——“一定有办法对价格建模”。

相比其他投资公司,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更愿意聘请数学家、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而不是华尔街人才。许多加入文艺复兴的人才都是西蒙斯以前的同事——一些毫无金融背景的数学家,其中包括“鲍姆—韦尔奇算法”(Baum–Welch algorithm)的创立者之一列尼·鲍姆。在鲍姆的帮助下,文艺复兴把当时还未电子化的利率历史走势、各币种当期的收盘、新闻等数据输入到数据库中,打造出了一个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的模型。

不过公司在成立早期,发展不算太顺利。1988年,当文艺复兴推出大奖章基金(The Medallion Fund)时,当年的回报率仅为9%,跑输标普500指数的16%;第二年,在标普大盘涨超30%的情况下,大奖章基金还亏损了4%(这是大奖章基金目前唯一一次亏损年份),公司内部关系日趋紧张。

随后,西蒙斯招来了著名博弈理论家埃尔温·贝勒坎普(Elwyn Berlekamp)从头开始重新设计公司的交易系统,1990年,大奖章基金的净回报率达到55%。不过由于理念不合,他和贝勒坎普很快分道扬镳。

但西蒙斯继续聘请精英数学家、优化模型,以实现他梦寐以求的“完全由机器决策的系统”。

从业绩上看,大奖章基金堪称投资界的顶流。从1988—2018年的30年里,大奖章基金累计创造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收益,年均回报率高达39%。作为对比,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年上涨5.1%,而“股神”巴菲特的年均回报率为20.5%。

三、三大成功秘诀

根据西蒙斯和文艺复兴内部员工在过往的访谈中透露的信息,大奖章基金所依赖的,是发现数据中的个别模式,并利用每个模式赚取小利润,小利润积少成多加在一起,就能赚到大钱。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大奖章基金的成功,离不开文艺复兴相当缜密的从数据收集到人才管理到团队协作等一系列流程和制度安排。

首先是数据,美股投资网前文提到,早在80年代初,互联网尚未诞生的时代,文艺复兴就已经开始大量收集股票、大宗商品等资产的定价数据,并将其电子化,其中许多数据甚至能追溯到1700年。经过西蒙斯的团队仔细筛选,确保准确后,这些数据就能成为程序进行交易的指引。数学家的敏感,令西蒙斯挖掘数据的步伐远远早于其他投资机构,这也是他制胜的关键。

其次,是在人才管理上。一位前文艺复兴高管曾对媒体表示,许多加入文艺复兴的成员都是“才华横溢且性格古怪的科学家和数学家”。而西蒙斯拥有“管理天才的能力”。而且,他在学术界的深厚人脉,也让文艺复兴拥有稳定的人才渠道,其他机构也许能招来博士生,但西蒙斯可以直接招聘顶尖大学的教授乃至系主任。明星数学家队伍,是文艺复兴能够改善交易系统的秘诀。

而且,文艺复兴的管理高度扁平化,员工之间协作密切。不像其他等级森严的华尔街投行,在文艺复兴,即使是最初级的员工,也可以查看高度机密的交易代码。

西蒙斯201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演讲时曾表示:

我们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营造开放的氛围。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

前高管尼克·帕特森也曾在采访中说,西蒙斯乐于和团队分享财富,不像竞争对手那样强调个人或团体的成就:

按照华尔街的标准,吉姆并不贪婪。因此,高层人员大多都很开心,不会互相争斗。

除此之外,大奖章基金的规模一直被限制在100亿美元之内,且擅长对冲交易,尽量减少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以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减少亏损。

四、“离奇但可靠”的信号可能是超额来源

“如果是意义非常明显的信号,早就被用于交易了。有些信号你不理解,但它们就在那里,而且可能相对较强。”

西蒙斯在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发现交易信号的三个步骤:

1、识别历史价格数据中的异常模式;

2、确保异常在统计上显著,并且长期来看表现一致且非随机;

3、再去确认是否有合理的解释。

在早期,大部分的信号都是可解释的,比如超涨/超跌的股票有60%的概率反弹,但是1997年以后,西蒙斯团队发现在他们捕捉到的信号中有超过一半的信号是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的。

面对这些信号,西蒙斯和他的团队会把这些信号丢到实盘里测试并且观察,当这种异常现象得以被准确解释之后,再增加分配给它的资金。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异象能够得到准确的解释。

这部分“离奇但实际上可靠”的信号最终会带来超额,因为这些没有明显逻辑可以解释但是重复发生的信号,在当时不太可能被竞争对手发现和采用,从而让大奖章基金相对而言拥有更大的优势。

五、传奇生涯

西蒙斯是量化投资的先驱者,当市场仍以传统投资方法为主旋律的时候,他和他的同伴们利用这种新型的投资系统,迅速摘掉了市场上最低垂的果实,造就了大奖章基金无与伦比的业绩表现。

通过对西蒙斯理念的了解,我们大概能够了解量化交易的起源与本质,能够赚取市场非理性波动的钱——输家并不是那些买入并长期持有的个人投资者,而是经常预测市场的涨跌并频繁下注的人。

如今,量化投资已经成为独立于基本面投资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成熟的投资体系,而西蒙斯作为量化投资的先锋人物,无疑值得被时代和后人铭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