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行稳致远 | 调研

明河投资

关注

“卷”是二级市场最鲜明的代言词,季度报告已然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跟踪行业和公司的变化,研究员们天天跑公司、打专家call,卷月度甚至日度数据也不在话下,就连上市公司也发出感叹——我们的kpi都没有细化到这种程度。

这种“内卷”或许可以把指纹都看得一清二楚,使得市场短期有效性非常高,却不一定在意整体状况和长期趋势。在地心引力中卷某一次回光返照的机会,抑或在主升浪中博弈过早兑现下车,都有可能因小失大。

先研究商业模式画出枝干,再通过调研丰富细节,不要为了捡芝麻而错过香甜可口的大西瓜。

作者:张桥石

本文写作时间:2023年7月30日

有网友发现了wind统计的今年上半年私募基金的调研次数,被老板戏称为“成绩不好,就得多报补课班”。

调研无疑是我们日常研究工作中几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这个内卷的环境下,确有一些走火入魔之势。

一、无研究,先调研

十多年前刚刚入行,对于上市公司的领导好奇又向往,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就能和董事长对话,也算是金融行业的“魅力”之一。常见一些同行,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调研的路上,但是对于公司并无提前做过较充分的功课,像追星一样,哪里有组织调研,就去哪里。

这种调研浅尝辄止,显然没有什么用,只能是听听哪个公司的董秘更能忽悠一点,道听途说一些观点、逻辑、八卦,买了股票怎么能睡得踏实?

二、当董秘和基金经理的传声筒

有的研究员还比较负责任,对于公司有过研究、筛选,重点公司跟得十分紧密,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赶紧去找董秘询问,然后得到一个解释,再汇报给基金经理。

但不得不说,投资和证券事务确实是两个业务,董秘作为上市公司对二级市场的窗口,默认会有报喜不报忧的倾向,更何况很多行业趋势变化的时候,业内人士看清的也寥寥(不信问问基金经理牛熊怎么判断)。所以,无论是负责任的角度,还是不负责任的角度,光和董秘打得火热在关键时候可能并没有什么用。

三、依赖专家

去年流出一份华商基金经理的机构调研纪要,被称为最实诚的基金经理,“不要任何框架,什么东西能涨,我们就买”,自然需要最快速地学习各种新东西,要1-2天内搞十几场专家会议。各样的第三方专家服务也成为近些年高速发展的商业模式,一来希望通过专家能更快地了解学习一个新的领域,二来可能听到一些市场不知道的信息。

不过用了专家会发现,找三个专家,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一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不一定客观,二呢大多数人知道的并没有那么全面,客观也是盲人摸象。再者那些真的专家,大佬会去挣这几千块/小时的专家费么?

四、卷信息

推荐的股票涨的时候好说,如果表现不好,而同行知道的信息你不知道,基金经理只能觉得你无能又懒惰。可不同于成熟市场,对于各种电话会议、业绩指引、路演材料都会公开在网站的投资者关系栏,咱们这儿大多公司的调研纪录表流于形式,券商各家都设有白名单,合规还要求纪要不得传播,研究员们就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内卷。数据越来越高频,不仅拍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还要未来三个季度,甚至三个月的变化,上市公司调研开口就是月度增速……下面这个是某董秘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截图,可见一斑。

市场在不断地进化,内卷的结果是博弈越来越严重,超预期会高开低走,暴雷也可以是利空出尽,算得准业绩,也能算得准人心么?且不说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这种信息依赖型的投资体系(如果姑且能称为体系的话)不能持续,做调研的大体都想把自己算价投吧,又不是量化,见过哪个长期业绩优秀的大师是依赖季度增长变化做决策的?

五、小样本

还有一种投资者可能是受了彼得·林奇的影响,深入一线调研公司的业务,比如门店的人数,广告的数量,超市里产品的生产日期,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医生对产品的反馈等等。林奇讲非专业人士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比金融从业者有优势,是因为他们通过长期的工作建立的能力圈,不同于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些小样本的调研,就自以为掌握了世界的真相,小样本符合实际往往是小概率,别自我感动,陷入其中。

调研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但我们推崇优先使用上市公司经审计的年报,公开的业绩说明会、股东大会,以及定期报告及相应的业绩说明会的资料,作为信息-加工的过程,只有高质量的信息才会更准确、完备、高效。在此之上构建自己的认知拼图,然后才是把上面的漏洞、冲突、疑问通过上市公司调研,或专业人士逐渐补充完整的过程,还离不开时间的考验,再不断地修修补补。最终能有独立、可信、可证的判断。

投资是个系统工程,在一个方向上卷到极致应付不了这复杂的市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