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资产配置能收获绝对收益吗?(少数派投资)

少数派投资

关注

近期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笔者明显感觉到大家对于资产配置重要性的认知在不断提升,但是随着过去银行理财、非标信托等刚兑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大部分投资者突然进入到风险投资新世界,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收获绝对收益,是当下绝大部分客户焦虑并着重思考的问题。

然而,今年年初的下跌让大家意识到,无论是买了雪球,还是中性产品,或是指数增强量化产品,还是主观多头,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似乎从数字上看,产品的相关性并不高,但最后结果确是同频大幅下跌,并没有很好的起到分散作用。

其主要原因是,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降低的大背景下,市面上大部分不同风险特征的产品,都共同受到市场流动性、活跃度,以及监管方向的影响。所以,当泥沙俱下的时候,谁也跑不了。

细心的读者已然发现,以上所述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配置在A股,只是在策略上和产品结构上有所不同,导致其相关性不高。

但在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下行的周期下,资金存量市场的流动性、活跃度,以及监管对其影响,今年出现了泥沙俱下的系统性风险。

所以,对于想要稳定绝对收益的投资者,拥有海外配置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事实上,从历史数据上看,中国A股市场的贝塔回报率很低。从2018年中熊市结束算起,过去5年时间,香港股市提供的回报率为-34%,中国A股14%,而日本股市67%,接近中国的5倍,美国股市回报率90%,印度股市回报率100%。如果单看2023年的话,对比更加惨烈,港股、A股均下跌,而日本、美国、印度均录得两位数回报。

那么,为何中国A股市场提供的贝塔回报低迷?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它不断地、大幅度地降低了每单位资本产生新增GDP的能力,也就决定了资本回报率水平的不断下滑趋势。

本质上,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全体公司的一个缩影,而股市提供的贝塔回报,也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资本回报率。美国实体经济9%左右的资本回报率,也构成了美国股市长期回报率9%的扎实基础。同理,中国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与中国股市投资回报率也在低端保持了一致。

这一现象,与中国经济累积过多的无效资本、过剩产能、巨量负债、有效需求不足等等现象,都具有内在一致性。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很难回升,也就注定了中国股市贝塔回报难以大幅改善,牛短熊长仍将持续。所以,中国投资者在面临资产配置问题之时,考虑国际化贝塔、而不是局限在中国贝塔范围。因此,多元化、国际化的贝塔是资产配置的第一个思路方向。

根据中金财富的计算,仅仅只做一定比例美股和A股的混合配置获得了比两者单独更好的收益风险比。这也意味着即使权益总仓位不变,但是通过分散配置不同国别的权益资产,也可以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同样,承担同样波动的收益空间也更大。

所以,如果具有一定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投资者,可以将目光着眼于全球的市场,例如权益市场中的美股、日股、欧股、印度股市、越南股市、某些新兴国家股市等,固定收益市场中的美国利率债、美国高收益债、发达国家利率债等。如果对于商品、外汇也有一定的把握能力,那么黄金石油、商品ETF、美元、欧元、日元也是可以考虑配置的品种。

那么对于大部分国内的投资者,中国A股就没有配置的价值了吗?

事实上,虽然A股的贝塔相较于全球其他市场性价比不高,但是由于交易制度,以及市场参与者结构的特殊性,目前A股的定价错误随处可见,也就使得A股能够获取到很高的阿尔法。

阿尔法的主要来源,是对于上司公司的定价错误的识别、捕捉和纠正。无论是主观策略还是量化策略,都是不断在挖掘定价错误,从而获取超额收益。

因此,对于中国投资人而言,能够有更多信息优势的了解和考察产品获取市场阿尔法,也是另一个资产配置获取绝对收益的主要来源。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曾说过,“从长远看,大约 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笔者以为,布林森所说的资产配置更多是战略层面上的标的选择,剩下的10%则有可能来自于更战术层面上时机的选择。

所以,站在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由于短期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战略配置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战术配置,过分强调战术调整而忽略战略配置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因此,基于各类资产价格的长期变化规律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战略资产配置组合,再以此为基础做有限的、基于一定规则的短期战术调整,才是专业的资产配置的策略。

回归到投资者,当前更稳健的配置方式就是,布局全球的贝塔,再叠加中国的阿尔法,从而追求更多的机会,更低的波动,以及更好的分散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