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新华保险:新华保险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市场资讯

关注

已赚保费增长率 -0.3% 3.1% -3.4pt 15.5%

赔付支出净额 37,607 41,750 -9.9% 54,402

退保率(3) 1.8% 2.0% -0.2pt 1.5%

注:

1. 投资资产包含独立账户中相关投资资产。

2. 总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卖出回购利息支出)╱(月均投资资产-月均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月均应收利息)。

3. 退保率=当期退保金╱(期初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长期险保费收入)。

4. pt为百分点,下同。

2.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2年1季度 2022年2季度 2022年3季度 2022年4季度

营业收入 74,963 49,832 46,383 43,141

保险业务收入 64,890 37,696 35,206 25,30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44 3,843 3 4,63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339 3,841 18 4,60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6,149 21,122 17,038 15,076

2.4 股东情况

2.4.1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2022年12月31日) 100,893 (A股100,605;H股288)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股东总数(2023年2月28日) 99,468 (A股99,182;H股286)

截至报告期末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内 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比例(%) 持股总数 增减(+、-) 数量(1) 股份状态 数量 股份种类

HKSCC Nominees Limited(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2) 境外法人股 32.17 1,003,696,697 -29,558,134 – 未知 未知 H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股 31.34 977,530,534 – – – – A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股 12.09 377,162,581 – – – – A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股 2.99 93,339,003 – – – – A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3) 境外法人股 1.41 44,105,689 +8,161,798 – – – A

华宝投资有限公司(4) 国有法人股 0.95 29,544,100 +29,544,100 – – – H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法人股 0.91 28,249,200 – – – – A

科华天元(天津)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境内法人股 0.43 13,450,000 -2,050,000 – – – A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富邦中证保险主题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 其他 0.33 10,448,394 -790,583 – – – A

大成基金-农业银行-大成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 其他 0.28 8,713,289 – – – – A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 一致行动关系的说明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除上述外,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注:

1.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全部A股和全部H股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

2. HKSCC Nominees Limited(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代香港各股票行客户及香港中央结算系统其他参与者持有。因联交所有关规则并不要求上述人士申报所持股份是否有质押或冻结情况,因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无法统计或提供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3.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沪股通股票的名义持有人。

4.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H股股份29,544,100股,登记在HKSCC Nominees Limited(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为避免重复计算,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数量已经减去华宝投资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截至2023年1月16日,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H股股票60,503,300股,登记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

2.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本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持股10%以上(含10%)的法人股东的最终控制人与本公司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1.34% 12.09%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三、重要事项

3.1 主要经营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2年╱2022年末 2021年╱2021年末

保险业务收入 163,099 163,470

个险营销员人力(千人) 197 389

投资资产 1,203,008 1,082,803

总投资收益率(%) 4.3 5.9

净投资收益率(%) 4.6 4.3

一年新业务价值 2,423 5,980

内含价值 255,582 258,824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140.53 243.35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238.20 252.09

3.2 业务情况

3.2.1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2年,世界局势加快演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加深。人身险业仍处于深度转型期,市场营销拓展难度加大、居民消费意愿减弱、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等诸多因素造成行业资产端与负债端同时承压,行业在坚守中促转型,加快回归保险本源;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推进“换挡续航”,以实现保险的专业属性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2.2 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在市场深度调整的形势下,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加快完善以寿险为核心,财富管理和康养产业为支撑,科技赋能发展的总体布局,努力推进业务转型,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营持续健康、稳定。

3.2.3 核心竞争力分析

品牌价值彰显。新华保险始终锚定“中国最优秀的以全方位寿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的发展愿景,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发挥保险保障职能,践行保险企业使命。2022年,公司已连续两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连续九年入选《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500强,连续八年入选全球最具价值保险品牌前50强。

主业基础坚实。公司始终坚守寿险本源,坚持“保险姓保、保险为民”理念,深耕市场需求,深化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销售渠道,健全机构与服务网络,打造专业化、高质量销售队伍,客户基础坚实广泛。2022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630.99亿元,整体经营保持健康稳定。

产业协同支撑。公司拥有以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融合型财富管理平台,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投资风格稳健,与负债端保持良好联动效应;康养产业与寿险协同更加紧密,“尊享、乐享、颐享”三大养老产品线全面落地,积极探索体验式营销,优化健康管理服务,完善“产品+服务”模式。

服务优质便捷。公司持续深化科技应用,优化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流程。智能化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多元化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健康增值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宽,服务支持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

管理专业高效。经过26年发展积淀,公司拥有一支具备丰富经营管理经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管理团队和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核保核赔、保险精算、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管理效能不断提升。

3.2.4 保险业务

2022年,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公司积极应对多重挑战,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聚焦业务与队伍转型,强化产业协同,着力提升专业化销售、管理与支持能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总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定。

业务规模

2022年,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1,630.99亿元,规模保持稳定,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388.05亿元,同比下降5.3%;续期保费1,197.37亿元,同比增长2.5%。

内含价值

截至2022年末,公司内含价值为2,555.8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3%;一年新业务价值24.23亿元,同比下降59.5%;新业务价值率为5.5%。

业务结构

2022年,公司续期保费占总保费比例为73.4%,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为46.0%;传统险和分红险长期险首年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合计89.6%,占比较上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健康险长期险首年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为10.4%,占比较上年下降10.1个百分点。

业务品质

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82.6%,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25个月继续率为77.2%,较上年下降6.6个百分点。全年退保率为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总保费收入 163,099 163,470 -0.2%

长期险首年保费 38,805 40,962 -5.3%

期交 17,861 21,764 -17.9%

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 2,563 6,136 -58.2%

趸交 20,944 19,198 9.1%

续期保费 119,737 116,862 2.5%

短期险保费 4,557 5,646 -19.3%

注: 由于四舍五入,数字合计可能与汇总数有细微差异。

1、按渠道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个险渠道

长期险首年保费 10,672 15,438 -30.9%

期交 10,074 14,561 -30.8%

趸交 598 877 -31.8%

续期保费 103,836 101,353 2.4%

短期险保费 1,854 3,041 -39.0%

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合计 116,362 119,832 -2.9%

银保渠道

长期险首年保费 28,046 25,206 11.3%

期交 7,748 7,181 7.9%

趸交 20,298 18,025 12.6%

续期保费 15,867 15,493 2.4%

短期险保费 18 38 -52.6%

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合计 43,931 40,737 7.8%

团体保险

长期险首年保费 87 318 -72.6%

续期保费 34 16 112.5%

短期险保费 2,685 2,567 4.6%

团体保险保费收入合计 2,806 2,901 -3.3%

总保费收入 163,099 163,470 -0.2%

注: 由于四舍五入,数字合计可能与汇总数有细微差异。

(1) 个人寿险业务

① 个险渠道

2022年,公司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163.62亿元,同比下降2.9%,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106.72亿元,同比下降30.9%;续期保费1,038.36亿元,同比增长2.4%。

2022年,公司主动加快人力清虚,队伍建设向“年轻化、专业化、城市化”转型。截至12月末,个险营销规模人力19.7万人,同比减少49.4%;月均合格人力(1)4.5万人,同比减少50.5%;月均合格率(2)15.0%,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月均人均综合产能(3)3,237元,同比提高18.8%。

② 银保渠道

2022年,公司银保渠道抢抓市场机遇,着力发展期交业务,优化渠道合作模式与产品服务供给,实现保费收入439.3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77.48亿元,同比增长7.9%;续期保费158.67亿元,同比增长2.4%。

(2) 团体保险业务

2022年,团体渠道积极满足企业客户员工福利保障需求,聚焦短期险业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保费收入28.06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团体短险保费26.85亿元,同比增长4.6%。公司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48.5%,覆盖客户1,795万人,同比增长108.2%。

注:

1. 月均合格人力=(Σ月度合格人力)╱报告期月数,其中月度合格人力指月度内承保且未撤保一件及以上新契约(包括卡折式业务保单)、当月首年佣金≥800元的营销员人数。

2. 月均合格率=月均合格人力╱月均规模人力*100%。

月均规模人力={Σ[(月初规模人力+月末规模人力)╱2]} ╱报告期月数。

3. 月均人均综合产能=月均首年保费╱月均规模人力。

2、按险种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保险业务收入 163,099 163,470 -0.2%

分红型保险(1) 54,008 56,746 -4.8%

长期险首年保费 20,335 18,250 11.4%

续期保费 33,673 38,496 -12.5%

短期险保费 – – –

健康保险 57,861 60,724 -4.7%

长期险首年保费 4,018 8,405 -52.2%

续期保费 50,749 48,638 4.3%

短期险保费 3,094 3,681 -15.9%

传统型保险 49,842 44,123 13.0%

长期险首年保费 14,452 14,307 1.0%

续期保费 35,268 29,683 18.8%

短期险保费 122 133 -8.3%

意外保险 1,341 1,832 -26.8%

长期险首年保费 – – –

续期保费 – – –

短期险保费 1,341 1,832 -26.8%

万能型保险(1) 47 45 4.4%

长期险首年保费 – – –

续期保费 47 45 4.4%

短期险保费 – – –

投资连结保险 – – –

长期险首年保费 – – –

续期保费 – – –

短期险保费 – – –

注:

1. 分红型健康险计入分红型保险,万能型健康险计入万能型保险。

2. “–”为金额少于500,000元。

2022年,公司积极满足客户需求,分红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203.35亿元,同比增长11.4%;传统型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144.52亿元,同比增长1.0%;受行业健康险业务低迷和公司人力主动清虚影响,公司健康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收入40.18亿元,同比降低52.2%。

3、 按机构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保险业务收入 163,099 163,470 -0.2%

山东分公司 15,863 15,812 0.3%

河南分公司 13,335 13,482 -1.1%

北京分公司 10,567 11,265 -6.2%

江苏分公司 8,718 8,058 8.2%

浙江分公司 8,618 8,344 3.3%

湖北分公司 8,350 8,036 3.9%

陕西分公司 8,212 8,139 0.9%

广东分公司 7,734 9,264 -16.5%

内蒙古分公司 6,414 6,284 2.1%

湖南分公司 6,184 6,425 -3.8%

其他分公司 69,104 68,361 1.1%

截至2022年末,本公司在全国设有35家分公司。 2022年,约57.6%的保费收入来自山东、河南、北京等经济较发达或人口较多区域的10家分公司。

4、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排名 产品名称 原保费收入 主要销售渠道 退保金

1 稳得福两全保险(分红型) 19,944 银保渠道 67

2 惠添富年金保险 12,883 个险渠道、银保渠道 736

3 荣华世家终身寿险 7,941 银保渠道 193

4 健康无忧C款重大疾病保险 5,937 个险渠道 455

5 惠金享年金保险 5,262 个险渠道 25

排名 产品名称 首年保费收入

1 稳得福两全保险(分红型) 19,944

2 惠金享年金保险 5,118

3 荣华世家终身寿险 3,256

4 荣尊世家终身寿险 2,148

5 荣耀终身寿险 1,574

5、 前五大客户

报告期内,来自本公司前五大客户的保险业务收入占本公司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1.03%,无本公司关联方。鉴于本公司业务性质,本公司无与业务直接相关的供应商。

6、业务品质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个人寿险业务继续率

13个月继续率(1) 82.6% 83.7% -1.1pt

25个月继续率(2) 77.2% 83.8% -6.6pt

注:

1. 13个月继续率=考察期内期交保单在生效后第13个月实收保费╱考察期内期交保单的承保保费。

2. 25个月继续率=考察期内期交保单在生效后第25个月实收保费╱考察期内期交保单的承保保费。

7、赔款及保户利益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退保金 18,547 17,786 4.3%

赔付支出 40,522 43,577 -7.0%

摊回赔付支出 (2,915) (1,827) 59.6%

保单红利支出 1,654 1,207 37.0%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净额 119,111 112,721 5.7%

摊回赔付支出同比增长59.6%,主要原因是部分分保业务满期,摊回满期金增加。

保单红利支出同比增长37.0%,主要原因是分红业务持续增长。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赔付支出 40,522 43,577 -7.0%

分红型保险(1) 26,251 28,097 -6.6%

健康保险 10,598 10,431 1.6%

传统型保险 3,106 4,373 -29.0%

意外保险 544 651 -16.4%

万能型保险(1) 23 25 -8.0%

赔付支出 40,522 43,577 -7.0%

赔款支出 2,929 3,366 -13.0%

年金给付 8,557 9,366 -8.6%

满期及生存给付 18,838 21,157 -11.0%

死伤医疗给付 10,198 9,688 5.3%

注:

1. 分红型健康险计入分红型保险,万能型健康险计入万能型保险。

2022年,赔付支出同比减少7.0%,其中传统型保险赔付支出同比减少29.0%。

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析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增减变动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0,168 14,592 -30.3%

分红型保险(1) 761 716 6.3%

健康保险 5,733 10,151 -43.5%

传统型保险 3,431 3,260 5.2%

意外保险 243 465 -47.7%

万能型保险(1) – – –

注:

1. 分红型健康险计入分红型保险,万能型健康险计入万能型保险。

2022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减少30.3%,其中意外保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减少47.7%,主要原因是意外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健康保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减少43.5%,主要原因是健康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

9、保险合同准备金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增减变动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150 1,585 -27.4%

未决赔款准备金 2,194 2,184 0.5%

寿险责任准备金 776,007 707,345 9.7%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190,805 152,581 25.1%

保险合同准备金合计 970,156 863,695 12.3%

分红型保险(1) 578,905 554,499 4.4%

健康保险 174,859 136,917 27.7%

传统型保险 215,567 171,214 25.9%

意外保险 798 1,037 -23.0%

万能型保险(1) 27 28 -3.6%

保险合同准备金合计 970,156 863,695 12.3%

其中:剩余边际(2) 215,919 226,048 -4.5%

注:

1. 分红型健康险计入分红型保险,万能型健康险计入万能型保险。

2. 剩余边际是本公司于保险合同初始确认日为了不确认首日利得而计提的准备金,并在整个保险合同期间内进行摊销。

2022年末保险合同准备金较2021年末增加12.3%,主要原因是保险业务增长和保险责任的累积。

在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各类保险合同准备金均通过了充足性测试。

3.2.5 资产管理业务

2022年,受到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资本市场均受到多轮冲击,本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秉持“稳健、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面对权益类资产频繁轮动、固收类资产“资产荒”的投资环境,在战略资产配置指引下,灵活调整战术资产配置,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2022年,公司投资组合总投资收益率为4.3%,净投资收益率为4.6%。

债权型金融资产投资方面,投资金额6,017.94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50.0%,较上年末减少3.3个百分点。从战略配置角度,公司持续配置长久期地方债、国债等利率债品种,拉长资产久期;同时灵活把握债券的交易性机会,波段操作。另外,在金融产品的配置上,继续围绕绝对收益目标要求寻找风险收益满足要求的项目进行配置,并通过多种手段坚决避免和化解各类潜在风险。

股权型金融资产投资方面,投资金额2,791.72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23.2%,较上年末减少0.6个百分点。2022年,权益市场整体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各行业、风格板块快速轮动,整体市场全年震荡下行。公司权益类投资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自下而上优选行业和个股,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此外,在港股投资方面坚持高股息策略,公司持续挖掘港股市场这一价值洼地。

截至2022年末,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受托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达4,796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48%。其中,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规模达4,377亿元,分别比2021年、2020年增长1,713亿元及2,947亿元,连续3年保持每年增长规模超千亿元。

1、投资组合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2年 2021年

截至12月31日止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增减变动

投资资产 1,203,008 100% 1,082,803 100% 11.1%

按投资对象分类

定期存款(1) 227,547 18.9% 168,540 15.6% 35.0%

债权型金融资产 601,794 50.0% 577,214 53.3% 4.3%

-债券及债务 481,752 40.0% 416,579 38.5% 15.6%

-信托计划 68,152 5.7% 83,733 7.7% -18.6%

-债权计划(2) 46,663 3.9% 57,747 5.3% -19.2%

-其他(3) 5,227 0.4% 19,155 1.8% -72.7%

股权型金融资产 279,172 23.2% 257,436 23.8% 8.4%

-基金 87,131 7.3% 75,306 7.0% 15.7%

-股票(4) 82,164 6.8% 91,716 8.5% -10.4%

-其他(5) 109,877 9.1% 90,414 8.3% 21.5%

长期股权投资 5,820 0.5% 5,452 0.5% 6.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 17,586 1.5% 15,459 1.4% 13.8%

其他投资(6) 71,089 5.9% 58,702 5.4% 21.1%

按投资意图分类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79,465 6.6% 70,226 6.5% 13.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75,654 31.2% 403,427 37.3% -6.9%

持有至到期投资 378,391 31.5% 301,102 27.8% 25.7%

贷款及其他(7) 363,678 30.2% 302,596 27.9% 20.2%

长期股权投资 5,820 0.5% 5,452 0.5% 6.7%

注:

1. 定期存款不含三个月及三个月以内定期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含三个月及三个月以内定期存款。

2. 债权计划主要为基础设施和不动产资金项目。

3. 其他包括永续债、资产管理计划、同业存单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

4. 股票含普通股和优先股。

5. 其他包括资产管理计划、私募股权、股权计划、未上市股权、永续债等。

6. 其他投资主要包括存出资本保证金、保户质押贷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股利及应收利息等。

7. 贷款及其他主要包括定期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存出资本保证金、保户质押贷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归入贷款及应收款的投资等。

8. 由于四舍五入,数字合计可能与汇总数有细微差异。

2、投资收益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利息收入 168 138 21.7%

定期存款利息收入 7,318 5,710 28.2%

债权型投资利息收入 25,359 25,884 -2.0%

股权型投资股息和分红收入 15,147 7,876 92.3%

其他投资资产利息收入(1) 2,394 2,246 6.6%

净投资收益(2) 50,386 41,854 20.4%

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损益 2,820 17,985 -84.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42) (327) 341.0%

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4,954) (2,269) 118.3%

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权益法确认损益 (18) 378 不适用

总投资收益(3) 46,792 57,621 -18.8%

净投资收益率(4) 4.6% 4.3% 0.3pt

总投资收益率(4) 4.3% 5.9% -1.6pt

注:

1. 其他投资资产利息收入包括存出资本保证金、保户质押贷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利息收入。

2. 净投资收益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债权型投资及其他投资资产的利息收入、股权型投资的股息和分红收入。

3. 总投资收益=净投资收益+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权益法确认损益。

4. 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卖出回购利息支出)╱(月均投资资产-月均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月均应收利息)。

3、非标资产投资情况

截至2022年末,公司非标资产投资金额2,211.13亿元,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18.4%,较上年末减少2.1个百分点。2022年,公司非标项目投资兼顾投资收益与风险管控,在严格项目准入、精细投后管理的同时,高度重视并投资了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领域的优质投资项目。当前非标资产整体质量良好、风险可控,融资主体基本为行业龙头、大型金融机构等,且具有良好的增信措施。

(1) 评级情况

扣除无需外部评级的非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和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公司目前存量的非标资产AAA级占比达97.96%,整体信用风险低,安全性高。

(2) 投资组合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2年12月31日 金额 占比 较上年末占比变化 较上年末金额变化

非标债权投资 115,403 52.2% -12.4pt (28,022)

-信托计划 68,152 30.9% -6.8pt (15,581)

-债权计划 46,663 21.1% -4.9pt (11,084)

-项目资产支持计划 543 0.2% -0.7pt (1,357)

-资产管理计划 45 – – –

非标股权投资 105,710 47.8% 12.4pt 27,229

-资产管理计划 62,699 28.3% 9.3pt 20,644

-私募股权 12,505 5.7% 0.9pt 1,841

-未上市股权 16,708 7.6% -0.3pt (764)

-股权投资计划 11,804 5.3% 1.6pt 3,514

-信托计划 1,994 0.9% 0.9pt 1,994

合计 221,113 100% (793)

3.3 合并财务报表中变动幅度超过30%的主要项目及原因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资产负债表项目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增减变动 主要变动原因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8,847 4,112 115.2% 投资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

应收利息 16,241 12,021 35.1% 定期存款应收利息增加

应收分保账款 939 243 286.4% 部分分保业务满期,摊回满期金增加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572 1,595 -64.1% 部分分保业务满期

其他应收款 5,461 3,864 41.3% 应收投资证券清算款增加

定期存款 227,547 168,540 35.0% 定期存款配置增加

递延所得税资产 6,253 196 3,090.3%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加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5,877 2,612 890.7% 应付合并结构化主体第三方投资人款项增加

应付分保账款 100 504 -80.2% 业务变动和时点因素

其他应付款 14,240 7,596 87.5% 新增应付资产专项支持计划款

递延所得税负债 57 1,118 -94.9%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减少

其他综合收益 (3,578) 7,465 不适用 资本市场波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利润表项目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主要变动原因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414 616 -32.8% 短期险业务规模下降速度减缓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18) 378 不适用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42) (327) 341.0% 资本市场波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汇兑损益 452 (116) 不适用 外币资产汇率变动

摊回赔付支出 2,915 1,827 59.6% 部分分保业务满期,摊回满期金增加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723) 466 不适用 部分分保业务满期

保单红利支出 (1,654) (1,207) 37.0% 分红业务持续增长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0,168) (14,592) -30.3% 健康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

资产减值损失 (4,958) (2,272) 118.2% 本报告期内符合减值条件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比增加

营业利润 6,515 15,638 -58.3% 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本期受资本市场影响,投资收益减少,导致本期营业利润同比变动较大

利润总额 6,507 15,670 -58.5% 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减少

所得税费用 3,319 (719) 不适用 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减少及非应税收入同比增加

净利润 9,826 14,951 -34.3% 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减少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822 14,947 -34.3% 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11,043) (3,785) 191.8% 资本市场波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综合收益总额 (1,217) 11,166 不适用 公司净利润下降及资本市场波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4 专项分析

3.4.1 偿付能力状况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计算和披露核心资本、实际资本、最低资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中国境内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必须达到中国银保监会规定的水平。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变动原因

核心资本 143,990 278,510 规则调整(2)、当期盈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保险业务增长

实际资本 244,069 288,510

最低资本 102,463 114,448 规则调整(2)、保险业务与投资业务增长及结构变化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 140.53% 243.35%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 238.20% 252.09%

注:

1.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资本╱最低资本;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最低资本。

2. 按照监管要求,本公司自编报2022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起执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2021年12月31日偿付能力充足率根据原《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1-17号)》计算。

3.4.2 流动性分析

1、资产负债率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资产负债率 91.8% 90.4%

注: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2、现金流量表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增减变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9,385 73,853 21.0%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470) (106,531) -15.1%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839 35,241 -91.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1.0%,主要原因是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增长和以现金支付的手续费和佣金同比下降。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额同比减少15.1%,主要原因是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额同比减少91.9%,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卖出回购业务为现金净流出而上年同期为净流入。

3、流动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本公司的主要现金收入来自保费收入、投资合同业务收入、投资资产出售及到期收到现金和投资收益。这些现金流动性的风险主要是合同持有人和保户的退保,以及债务人违约、利率风险和其他市场波动风险。本公司密切监视并控制这些风险。

本公司的现金及银行存款为本公司提供了流动性资源,以满足现金支出需求。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5.86亿元,定期存款为2,275.47亿元。在承担利息损失的情况下,本公司几乎所有的定期银行存款均可动用。此外,本公司的投资组合也为本公司提供了流动性资源,以满足无法预期的现金支出需求。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公司债权型金融资产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017.94亿元,股权型金融资产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791.72亿元。

本公司的主要现金支出涉及与各类人寿保险、年金、意外险和健康险产品之相关负债、保单和年金合同之分红和利息分配、营业支出、所得税以及向股东宣派的股息。源于保险业务的现金支出主要涉及保险产品的给付及退保付款和质押贷款。

本公司流动资金能够充分满足当前的现金需求。

3.4.3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资产项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 70,226 79,465 9,239 (1,35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 403,427 375,654 (27,773) (4,954)

合计 473,653 455,119 (18,534) (6,306)

注:

1. 包含独立账户资产中相对应的投资资产。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为资产减值损失。

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本公司以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本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资产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等。采用估值技术时,尽可能最大程度使用市场参数,减少使用与本公司特定相关的参数。

3.4.4 再保险业务情况

本公司目前采用的分保形式主要有成数分保、溢额分保以及巨灾事故超赔分保,现有的分保合同几乎涵盖了全部有风险责任的产品。本公司分保业务的接受公司主要有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本公司分出保费如下 :

(1)各接受公司分出保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1,764 1,696

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 640 761

其他(1) 205 315

合计 2,609 2,772

注:

1. 其他主要包括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德国通用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和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等。

(2)各险类分出保费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12月31日止12个月 2022年 2021年

寿险 213 276

健康险 2,370 2,464

意外险 26 32

合计 2,609 2,772

3.5 未来展望

(一) 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仍较多,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将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中国银保监会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的持续推进,监管政策引导人身险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行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新周期,转型方向愈发清晰,发展路径更加明确,负债端要深度融合到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之中,资产端要深度融合到国家战略中,凸显保险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

(二)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十四五”期间,公司将以提升发展动力为主旨,统筹推进以寿险业务为核心、财富管理和康养产业为支撑,科技赋能发展的总体布局。公司通过推动养老产业、健康产业发展,做强、做稳资产管理业务三个方面,助力寿险主业发展,全面提升科技赋能水平;践行卓越服务、卓越成长、卓越管理,实现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 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应对行业变局。在业务发展中,推动价值提升,稳定业务规模,引导业务向长年期、多元化转型,深化产业协同,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 可能面对的风险与应对举措

1、可能面对的风险

2023年,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持续加剧,市场、信用、流动性风险的交叉传染,金融风险加速累积,保险资金的安全性和投资收益承压。同时,近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舆情的传播扩散,给声誉风险防控带来新挑战。

2、应对举措

为应对以上可能面对的风险,公司将结合行业监管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推动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风险管理基础、优化风险管理工具、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及制度执行,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