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达叔:从拾贝到衍盛,对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会有更多积极的变化

市场资讯

关注

2022:终章VS序曲——达叔的年度文字

来源:达白话 原创:达叔

我要开启第三段职业生涯了。

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忠诚,我的第一段职业在建信呆了7年,第二段在拾贝到现在也有8年零3个月了,似乎在金融行业这个流动性还比较低。我曾经有一段经常跟师弟师妹们说的话,“你到每一个新岗位都要做好一辈子在这里的打算,用这样的心态去做事情;但从第三年起,每一年都要认真去思考自己是否应该继续留在这里”,这是我的职业价值观。组织与个人有一些阶段是高度契合的,到了另一些阶段,则可能会渐行渐远(一些时候是个人不再需要组织,但其实更多时候是组织也不再适合或需要个人)。

回头看看2014年的年度文字,自己刚加入拾贝、进入私募这个行业的时候,还真的是“从前那个少年”,激情与无知齐飞,努力共创造一色。那时候被叫“达叔”单纯是因为长得老,到哪个机构都要装成熟;现在被叫“达叔”真的是无比坦然因为真的老了,到很多机构见的都是小鲜肉小萝莉。我很感激的是,我的两段职业,都进入了很好的行业,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变化,生态环境日趋成熟;都认识了一群对我很有启发的同事们,无论是在投资体系的构建、为人处世的修炼、还是知识能力的提升上;都遇上了很自由包容的环境,让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事情,去创造很多价值;当然也因为自己的不够成熟而犯下一些错误帮助自己反思。

1月的前两周我聊了很多好友师长。当一位朋友说我“很沉稳”的时候,我真的笑了,这可能是我的现在,但并不是我的8年前,正是这些年的历练让我成长;当一位朋友说我“看不懂”的时候,我顿悟了,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处世体系,当我身上肩负的使命越来越大,做出的行为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的时候,我已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一个更需要自己慎重、更需要自己鲜明、更需要自己取舍得当的,在组织中承担更多责任的符号;同时也一定会遭到更多的议论甚至非议,一些是重要的,更多的其实并不重要。

我是一个感性动物,现在是大年初三的晚上11点,我正独身在一个小酒馆中,喝着啤酒,看着周围一群群对饮畅聊的陌生人们,心底内牛满面地写下这段文字。离开需要哭泣吗?哭泣是纪念自己的青春,有付出有收获,有欢笑有遗憾;哭泣不是悲伤,而是歌手正在唱着的那首歌“快乐的眼泪是恒星”;从8年前加入那个只有4个人的小公司,第一次从高大上的英蓝国际金融中心搬进酒店式公寓那种落差感,到2015年自己一年里几乎都在公司度过的那种快乐的孤独,再到后来各种的风风雨雨、尝试与摸索,真不敢相信现在已经是2023年,在这里居然呆了这么长时间。拾贝已经深深融入了我的血液中,有太多难以割舍的东西,有太多对我的思维影响(以至于这篇年度文字里的很多观点的源头都来自于它)尽管现在要离开了,但它给我留下的一些关于资管行业的本质认知和基础理念,这些“正道”,是不可磨灭的。感激这段职业生涯,感激这样一个组织,感激在拾贝8年多遇到的每一位同事,每一位合作伙伴,每一位客户,每一位同业;衷心希望拾贝能够持续“稳健者稳进”下去,实现它自己的愿景“成为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机构”。在这里也有一些遗憾未能实现,没能做的更好,这都将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经验教训,帮助我走的更长、更远。

关于未来,我要去迎接一些新的挑战了。这个春天我将加入一家量化机构——衍盛中国,和章友师兄牵头的一群志同道合的清华人、年轻人、追梦人一起,去创造自己理想中的价值。这是一个深思熟虑、锐意进取的梦想,是一个必将砥砺前行、矢志不渝的决定。

投资的两大分支,价值投资与量化(技术分析)投资,底层逻辑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手段不同;过去十几年我都在前一个领域,有一些积累,但对量化这个领域并不熟悉。我自以为,过去在价值投资这个领域,自己还是积累起了一些“专业”的标签;我希望几年之后,我也能够在量化(特别是衍生品方向)这个领域成为“专业”的从业者。资产管理的专业,实质上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生产力,这是基础,是创造优异业绩的能力;另外一层是解读力,这是桥梁,是链接理想化假设与现实价值的能力。我不是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但我想要做一个优秀的、专业的,甚至独一无二的“搬运工”。而价值投资与量化投资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是中心化的,以基金经理的个人判断为核心;后者则对团队协作和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更高。业态模式的不同决定了我未来将更多地站在更高的管理视角(而非更聚焦于市场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我,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能够做到二者的充分结合。在我的概念里,私募基金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不能是“自说自话”,以为自己能做到好的净值曲线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业绩能力和策略特点,与产品形式以及市场时机高度结合好,真正让客户赚到钱(参见公众号《白话基金》系列文章)。过去我在拾贝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实现了一些还不错的结果。比如我常自豪地说,拾贝的百亿规模中(以及历史上曾经参与过的客户),极少有亏损/浮亏的(即使在当前这样一个市场低点),这既是拾贝稳健的业绩特点的结果,可能又和我们的市场行为以及长期负责任、充分的投资者/合作机构交流相关。而这也是衍盛的愿景。未来我也将继续践行这些理念,并期待做的更好。我相信,未来一定可以让大家持续看到一个有责任感的,让客户赚钱,与合作机构共赢,使员工有归属感的衍盛。

在衍盛,我将以重要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公司的体系建设。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伙创业,让我所崇尚的“创业者精神”能够安心安放。我的概念里,合伙人是一个神圣的名词,意味着公司就像自己生的孩子一样,需要细心呵护,需要看到它的诗和远方,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养一个孩子的时候,希望的是他永远健康,而不是一时的外强中干;希望的是他德才兼备,而不是急功近利。合伙人之间需要的是互补,就好像“强链补链”一样,既持续塑造长板优势,又不断补短板;需要的是相互之间的平等交流、充分信任和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可持续性”,在公司治理层面让人看到“稳定性”。衍盛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加入了几位重磅海归人才,在量化的几个细分策略上都有了牵头人,再加上过去的小伙伴们,构成了一个既有历史沉淀,又有新生力量的团队,我希望我的加入也能够使团队发生化学反应,稳扎稳打,开花结果。

从拾贝到衍盛,对我来说是更大的挑战,会有更多积极的变化;当然也还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是不变的,比如长期主义,比如奋斗精神,比如职业道德,比如受托者责任,比如良好的企业文化等等,我会和新的小伙伴们一起努力,打造和延续下去。

在到最终决策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师长朋友的建议,帮助我理清思路,找到方向,感谢祥方,吕总、小晨,方师姐、fy、wj师兄,翟总、于大、沈大佬、yl,xx、yh、添天、麦子、jc、芳总,金总、何总,师座、老睿、宇东,罗神,……太多了,原谅我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你们给我从性格、感情到业务,从思想、节奏到行为细节的提醒和启示。没有你们,就不会看到一个像现在这样,拥有一点点力量的我。

感谢我的朋友们,未来,我将继续和你一起进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创造价值的快乐。

感谢我的家人们,无论我做什么决定,都是我安心的后盾。

所以,过去的2022是世界和很多人的“终章”,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终章”。有终章就有序曲,记得2008年入职培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就有一条“以终为始”;现在,就是那个节点了。

封面这幅图,是海边沙滩上一颗小小的芽儿,退潮时留下的海藻像是给她穿上了华丽的裙子,被我偶然间遇到。世界总是在不经意处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对生命敬畏、珍惜,对未来满怀向往。

2023,到底是莫比乌斯环还是螺旋式上升?我要用行动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现在的我,是兴奋的。真的。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