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如何解读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及未来政策走向︱重阳问答

重阳资产

关注

Q:请问重阳投资如何解读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及未来政策走向?

A: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基调与此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报告和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一致,进一步确认了5月以来货币政策的微调。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后实体经济复产复工力度的增强,货币政策最为宽松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在海外疫情继续蔓延、外部不确定性仍然较高的情况下,5月以来的货币政策中性化微调也已告一段落,货币政策大概率进入观望期。

政策对经济的评价更加积极。与政治局会议判断一致,报告指出二季度中国经济“明显好于预期”,“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基本趋于正常经济加快恢复增长”,“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政策当局对经济最为乐观的判断。

“逆周期调节”淡出,货币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货币社融回归“合理增长”。随着经济回归常态,经济工作的目标从单一的“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变为了“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首次提出跨周期设计与调节。相应的,2019年以来持续出现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逆周期调节”在二季度报告中已经消失。货币政策在保持灵活适度的同时,淡化了总量调控,更加强调“精准导向”。事实上,5月以来的货币市场利率回升,已经体现了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倾向。此外,央行对信贷政策口径也做出了微调,疫情期间提出的“保持 M2 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 GDP 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改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是因为,上半年社融增速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增速进一步大幅上升并不现实;随着下半年名义GDP增速将大幅回升,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的差值也会自然缩窄。

但是,货币政策尚未进入紧缩周期。原因在于,在内外部疫情防控压力下,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恢复仍然较慢,全社会就业压力仍然突出。美国在各方面打压中国,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加大。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风险防控,都不支持货币政策重回紧缩。保持国内宏观政策的稳定与稳健,是应对各种不确定的重要手段。事实上,随着央行5月以来的政策微调,货币政策已经回归中性,“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平稳运行”已经实现,未来货币政策大概率进入观望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