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从巴菲特的“抄底”中体会什么是“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

格上理财

关注

来源:正心谷创新资本

摘要

巴菲特一生共经历了5次美股熔断,其中4次发生在3月份。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巴菲特坦言“我活了89年,也没见过这种场面。”

人生总有新的惊喜(惊吓),不过对于市场的“跌跌不休”他还表示“此次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油价大跌所导致的危机,危害比不上2008年”。回顾巴菲特漫长的投资生涯,经历的“大风大浪”可不少,他在面临市场大幅下行时的操作,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与过去一样,暴跌的市场总有巴菲特抄底的身影。巴菲特分别于2月27日增持达美航空约4350万美元、3月13日增持纽约梅隆银行3.59亿美元。

但“股神”也未能“精准抄底”,在巴菲特购入达美航空后,该公司股价依然持续下跌,截至3月20日,相较于购入日已下跌44.35%,目前尚未有回调的趋势;同样纽约梅隆银行股价也于3月3日后一路下跌,截至3月20日,相较于购入日已下跌15.43%。

未能“精确抄底”不妨碍成就伟大的投资,作为“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的坚定践行者,复盘巴菲特历次“抄底”的经历,可以更加让我们相信长期的力量,理解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

1

相伴到永远”的华盛顿邮报

1973年至1974年,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同时受OPEC石油输出禁令的影响,美国股市陷入了震荡,道琼斯指数全年下跌幅度甚至达到了16.58%。华盛顿邮报1971年上市时股价为6.5美元,而在1973年震荡初期,股价跌至4美元(B级股票)。巴菲特当时对华盛顿邮报的估值为4-5亿美元,而每股4美元则意味着公司整体估价约为8000万美元。

1973年春夏两季,巴菲特购入1060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股票。随后经济衰退和通胀并未消退,到1974年底,持有的股票价值跌至800万美元,直到1976年才回调至其购入时的价值。此次“抄底”不只抄在了半山腰,还被足足套牢了3年之久。从1973年及以后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走势也可窥见一斑:1973年春夏,道琼斯工业指数震荡下行,越过1973年10月的小高峰后,开始大幅下跌。

但这并不影响该笔交易成为“伟大的投资”,在2014年巴菲特将持有了40年的华盛顿邮报股票出售时,该项资产已经惊人的由1060万美元涨至12亿美元。不考虑通胀的情况下,相当于该项资产以每年12.71%的速度持续增值。

2

爱不释手的参照物——可口可乐

巴菲特在1997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曾提到:如果有人向我们推销一家企业,我们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我们更愿意买入这家企业,还是更愿意增持可口可乐?”足以见得可口可乐在这位投资大师的心中近乎完美投资品的地位。

巴菲特入手可口可乐是在1988年。由香港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的股灾,其成因尚未可知,但市场信心下滑,资金回撤,股市恐慌性下跌带来的部分公司价值低估已经板上钉钉。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爆发后,美国股市进入又一轮大幅回调阶段。在1988年股市尚未修复估值前,巴菲特开始购入可口可乐的股票,并在1988-1989年间持续增持至9亿美元以上。1994年再度增持后,巴菲特累计持有可口可乐股票13亿美元。

由1987-1989年可口可乐K线图可知,在巴菲特持续增持区间内,股价并未完全探底,而是在低位震荡。

然而,在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价值已经上涨至133亿美元,价值翻了10倍之多。

3

伯克希尔十大持仓股——穆迪

巴菲特选择在2000年互联网科技泡沫破灭的时点在投资组合中引入穆迪。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5132.52点的高位,之后进入回调阶段,截至年底累计跌幅为51.05%。

巴菲特选择了权威评级机构穆迪作为此次回调中的投资标的,持续购入并一度成为穆迪的第一大股东。与前述“抄在半山腰”的投资不同,虽然纳斯达克指数继续下跌,但穆迪股票未出现明显波动,一直在低位震荡,直到2001年2月才开始持续攀升。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穆迪的股价已经由2000年末的8.11美元/每股升至213.68美元/每股,涨幅达到2634%。

4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Buy American.I AM.

2007年次贷危机引致全球金融海啸,市场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巴菲特秉持着在市场恐慌的大环境中应有的“贪婪”心态,开始入手美股,并于2008年10月16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Buy American.I AM.》。股神此次“抄底”延续了以往“抄在半山腰”的状况,10月16日后,道指此后在震荡中下行,直到2009年5月才触底反弹,随后道指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5

“能力圈”外的新秀——苹果公司

2015年美国进入一轮小牛市,但苹果公司的股票却显得与市场大势格格不入:苹果股价从134美元的高位跌至100美元附近。巴菲特2016年第一季度开始,购入苹果公司981万股股票,并先后于2016年第二季度末和年底分别增持542万股和4217万股。但是此次“抄底”依旧不那么精准,苹果股价一度跌至90美元附近,几经波折,直到2016年7月跌至接近85美元才实现真正触底反弹。

苹果公司带给巴菲特的报酬依旧丰厚,截止2019年底,苹果的股价已经上涨至293.27的高位,5年内翻了将近3倍。

复盘巴菲特5次“抄底”的投资经历,大多数时候,股神并没有“精准”的抄在底部。事实上。对于常人所理解的抄底,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其实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优秀的企业“,而从来不会”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平庸的企业。”

合理价格买进优秀的企业

毫无疑问,优质企业是巴菲特先生选股的重要前提,那什么是巴菲特先生的“合理价格”呢?2003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先生曾就此问题给出过解答。他把对市场的分析回归到“机会成本”这一经济学基本的原理,并将“机会成本”的范围设定为“猜测的未来的机会成本”。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的回答如下:

如果有人向我们推销一家企业,我们脑子里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我们更愿意买入这家企业,还是更愿意增持(已经持有的)可口可乐?我们更愿意购买这家企业,还是更愿意增持吉列?”不拿这些未知的新企业与你非常确定的企业进行比较是疯狂的,你能找到的、未来前景和可口可乐一样确定的公司极少。因此,我们想购买那些确定程度接近可口可乐的公司,然后,我们想弄清楚购买新企业是否比增持我们已经持有的公司更好。如果每一个管理者都这样做,在收购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相关行业的企业之前,就问自己,“收购这家企业会比回购我们自己的股票更好吗?比购买可口可乐的股票更好吗?”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兼并收购交易将会少很多很多。我们会这么做,会将新的企业与我们认为我们能够得到的、近乎完美的企业进行对比。

从回答中,对机会成本我们可以理解为:新投资的机会成本是自身持有的最好的投资机会所带来的收益,该项投资的收益优于现有投资的收益时,新投资的产品对应的价格便是“合理价格”。合理价格的设定并不在于是否可以赚到很多钱,而在于是否能够赚到比投资可口可乐这样的“近乎完美的企业”更多的钱。当然能够用来和现有投资相比较的一定是在自己投资能力范围内的新机会中最具吸引力的那一个。

“合理价格”的产生要借助于市场,当优质企业的价值被市场低估时,其预期回报会相应上升,当价格低至预期回报可以超过自身持有的投资机会时,该优质企业便可以成为投资的目标,相应的价格也进入了“合理价格”的区间。

此外,判断“合理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评估。预期的收益来自股价的上涨与公司的红利,排除其他因素,股价上涨的原动力是公司的资产基础与经营效果。优质企业本身便暗含了良好的经营。当市场价格超过其合理资产估价时,上涨的动力疲软,预期收益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合理的价格应当停留在低于公司估计价值的区间内。

至此,我们总结出“合理价格”的两个条件:①机会成本②低估的市场价格。

回溯巴菲特的历次“抄底”,巴菲特从未追求过绝对的价值洼地,而是在寻找资产的“合理价格”。巴菲特本人也曾这样描述所谓的“抄底”:“抄底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价格是一种游戏,逢低买入的时候,不要过分考虑价格因素。”

相信低估的市场定价终会回调,相信新的投资值得自己放弃增持已持有的投资。至于购入后股市的波动与反复,关注但不纠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智的投前分析足够支撑自己冷静地等到云开雾散一片清明的那一天。

相信长期的力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