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公募基金降费暗流涌动: 管理费年费率低至0.4%

中证网

关注

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一降再降。

近日,兴业基金将旗下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60%调整为0.40%;长城基金则“一口气”调降了旗下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以及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率。其中,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1.20%调降为0.40%,其他三类费用的降幅也在50%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加上上述两只基金,今年内,已有9只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降至0.40%,创下同类基金管理费率新低。

不只是主动权益基金,近一个月,中银信用增利、汇添富安心中国等多只债券型基金同样调降了管理费。

一位受访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来看,众多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对存量基金费率进行调降,并着手发行一些创新型的浮动费率基金,这不仅提高了投资者获得感,还使得行业健康发展并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

“虽然降低费率会直接导致基金公司收入降低,但当整个基金市场适应新的费率水平并达到新的均衡后,行业内的优秀基金公司可能已经有了更强的竞争力,行业也可能呈现新的竞争格局。”该人士谈道。

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年费率开始步入0.4%的时代。

6月25日,兴业基金公告称,公司决定自2024年6月25日起调整兴业聚惠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率。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60%调整为0.40%。

无独有偶,6月21日,长城基金公告称,决定自2024年6月24日起降低长城久益混合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 C 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率和 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率,并相应修改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

其中,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1.20%调整为0.40%;托管费年费率由0.20%调整为0.12%;C 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由0.60%调整为0.20%;A类基金份额申购费率实施分层费率,申购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申购费率由1.5%降至0.4%,100万元(含)—500万元的,申购费率为0.2%。

在此之前,华安新恒利、华安安益、天弘惠利、鹏华弘信、中加心悦、鹏华弘实、鹏华弘尚这7只主动权益基金(且均为灵活配置型基金)也分别将管理费年费率降至0.4%。

其中,部分基金在成立时就采取了低管理费模式,例如,在今年5月调整之前,天弘惠利的管理费年费率为一直为0.6%。

在绝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每年收取1%—1.2%的管理费的当下,为何有基金能够将管理费降至0.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将管理费年费率降至0.4%的9只基金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除了鹏华弘尚、兴业聚惠,其他7只基金的管理规模均不足1亿元;并且,一些基金已沦为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

业绩表现方面,截至6月25日,除了华安安益,其他8只基金今年以来的回报率均为正。并且,大多数基金跑赢了基金的业绩基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业绩尚可的“迷你”基金可能会通过降低各项费率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继而实现“保盘”。

整体上看,目前,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年费率在1%(含)—1.2%(含)区间,仍是市场主流,这类基金的占比约为86.2%;其次,0.6%及以下费率水平的基金占比约为8.2%;费率水平在0.7%(含)—0.9%(含)区间的基金占比约为3.7%。此外,仍有1.8 %的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超过1.2%。

实际上,基金调降管理费已不是偶发事件。

据记者粗略统计,截至6月26日,今年内,至少有35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主动权益基金降低了管理费年费率,且以灵活配置型基金为主。这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基金的管理费降幅达到50%。

例如,泰信互联网+、东海祥龙、东海美丽中国的管理费年费率均由1.2%降至0.5%。

值得一提的是,与长城久益混合基金的情况类似,不少主动权益基金在降低管理费的同时,还会调降申购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

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分析,由于近三年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基金表现不佳,赚钱效应差,投资者持有体验差,整个基金行业的评价都受到拖累。为了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基金行业的综合竞争力,行业各方让利于基民,包括基金公司调降管理费、基金销售渠道降低销售费用、托管方降低托管费用,以此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提升投资者的幸福感。

与此同时,在今年内调降管理费年费率的债券型基金共有56只。其中,部分债券型基金调降管理费的幅度也达到50%或50%以上。

自6月11日起,汇添富安心中国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率由 0.70%/年降低至 0.25%/年,托管费率由 0.20%/年降低至 0.10%/年。该基金的管理费率降幅为64%,为今年内管理费降幅最大的一只债券型基金。

此外,华夏润鼎、银河通利、新华丰利、长信利鑫、国寿安保尊庆6个月持有等22只基金的管理费降幅也较大,为50%或最大至57%。

从费率水平看,目前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水平普遍在1%以下:华夏亚债中国A的管理费年费率仅为0.13%,为费率最低的债券型基金;多数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率位于0.15%(含)/年——0.3%(含)/年区间;极少数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为1%或0.8%。

另外,今年内也有ETF、货币型基金降低管理费率的案例。

自去年7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启动以来,公募降费逐渐从监管要求演变为基金公司主动谋变。这意味着,投资者有望享受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投资服务。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谈道,证监会前期发布实施《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指导文件,旨在引导公募基金进行费率改革,降低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以及托管费等在内的综合费率,相当于对投资者让利。

目前来看,众多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对存量基金费率进行调降,并着手发行一些创新型的浮动费率基金,这不仅提高了投资者获得感,还使得行业健康发展并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

在王祎看来,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资产管理行业十分重要的部分。稳步降低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水平,优化费率模式,是为了促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

不过,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降费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短期基金行业可能进入调整期,来适应新的费率模式。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降本增效成为每一个环节都面对的课题,同时也倒逼基金公司提升效率。为了应对基金降费,基金公司应当加强特色产品的研发、做好产品业绩、丰富投资服务等提升自身竞争力。”王祎指出。

上述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分析,在短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难以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降低费率会直接导致基金公司收入降低,这对于基金公司的运作将产生负面冲击,比如维持运营、投研、人力的投入可能直接减少,尤其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基金公司来说,短期收入的降低带来的冲击可能更大。

“但另一方面,当整个基金市场适应新的费率水平并达到新的均衡后,行业内的优秀基金公司可能已经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并且有着更大的管理规模,总收入甚至有提升的可能,从而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竞争加剧将导致效率提高,最终使得整个市场受益。”该研究员指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