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平台型对冲基金公司的“炼成术”——对话保银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强
原标题:百亿级平台型对冲基金公司的“炼成术”——对话保银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王强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为中国第一代基金经理,保银投资创始人王强曾亲历过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见证过2015年A股的冰火两重天以及2018年的市场系统性调整。
市场的潮起潮落最终在他身上凝聚成了“谨慎”。在他看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虽无法预测市场何时会出现极端风险,但却要做到敬畏市场。王强选择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用行业个股对冲的投资策略应对牛熊更迭。“保银产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稳定,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努力做到每年都赚钱,我们现在力争的是12个月里面有10个月的时间是正回报,未来追求有11个月是正回报。”
作为一名管理者,王强也带领保银投资走出了一条特色化道路——采取平台化运作模式。转型的过程颇为艰难,但对于王强而言,随着管理资金容量的增大、上市公司数量的扩容,采取平台化运作模式是大势所趋。既然看到了远方,他义无反顾。
探索:从主观多头走向对冲之路
作为中国第一代基金经理,王强算得上是中国私募圈的元老级人物,在记者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中,做股票起家的他提及最多的词便是“谨慎”。
“2014年之前,资管行业其实连阳光私募四个字都没有,大家都在探索。”王强回忆称,1999年自己开始创业,行业里普遍的私募模式为‘保十五五分’,即保证收益达到10%,更高收益的部分可以收取50%的管理费,因此2001年市场跌幅极为明显的时期,99%的公司陷入困境,极少数的公司生存下来,这是王强第一次感受到主观多头策略在极端市场情况下的“无奈”。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保银投资也遭遇重创,保银大中华基金(Pinpoint China Fund)当年回撤超过30%。“那是历史上我们出现的最大回撤,这两次经历让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再遇到重大风险,我怎么才能控制住回撤?答案就是对冲。”提起十余年前的往事,王强依旧印象深刻。
据他介绍,2009年起,保银投资便选择走对冲投资这条路,通过多空双向投资,实现在股市上涨时获取多头收益,在股市单边下跌时获取空头收益,从而获取稳定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多数国内对冲私募基金不同,保银投资在股票策略里大量运用了行业内个股间的对冲。
“海外的大多数对冲基金采用行业间的指数对冲,比如做多互联网,做空银行指数,但这种方法获取的并不是真正的超额收益,保银要做的事情是行业内的个股对冲,即以价值投资为理念,找到某个行业最好的公司来做多,并通过融券来做空其中最差的公司,实现过滤市场波动,获取平稳的阿尔法收益。”王强直言。
具体到好公司的选择上,王强称,保银投资从点、线、面、体四种维度出发,来精选个股。
首先,在产品层面,洞悉公司产品在同类中的核心竞争力及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其次,在公司层面,深度剖析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状况、市场份额以及发展前景,同时考察管理层格局观及持续革新能力;再次,在行业层面,要深入研究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方向及生命周期,深挖产业上下游,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全局研究视角;最后,在宏观层面,洞察经济环境与宏观走势,以辅助投资决策。
转型:坚持平台化运作模式
保银投资采取平台型基金管理模式,二十多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同一只基金产品,形成投资合力,对产品业绩负责。
平台化运作是一种全球先进的对冲基金管理模式,可以去中心化、弱化产品对单一基金经理的依赖,同时可以提供更大的策略容纳空间。
他进一步解释道,首先,通才型基金经理往往广而不精,平台化运作使得基金经理能够将全部精力聚焦于其所擅长行业的研究。其次,平台基金经理拥有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每个基金经理独立做出子组合投资决策。此外,平台化运作模式可以降低产品内部不同子组合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使得产品配置更均衡,产品业绩更加持续、稳定。
不过,转型为平台化运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公司转型的过程中王强也吃了一番苦头。“当时我们把公司的研究员全部转成基金经理,对于这些研究员而言,压力突然倍增,因为之前更多是研究,现在是让你‘真刀真枪’去投资。而且,当时国内基本没有行业基金经理,我们要对人才进行培养。”
对于人才,王强毫不吝啬。“我们公司的激励措施在所有私募基金中算是最高的。”同时,他也颇为严苛。“培养一个人才要许多年,我们会让基金经理去轮岗,包括中后台的一些岗位也要去熟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公司,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
多年下来保银投资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一是采用公式化激励,每位基金经理收入与其管理规模、业绩挂钩,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每半年根据业绩动态调整;二是投研团队采用内部培养与外部引入的构建机制,每位优秀的研究员经过层层考验后均有机会成为基金经理、独立管理账户;三是公司设有合伙人机制,业绩较好的基金经理有机会成为公司合伙人,保持公司核心人员稳定性;四是设置投资经理跟投机制与奖金递延机制,真正从制度上促使投资经理将客户资金当作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运作,并保证团队稳定性。
除了人才以外,在平台化建设初期,摆在王强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系统的迭代。传统的单一基金经理模式大部分都是采用第三方公司提供的交易下单系统,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保银平台型模式下数位基金经理同时进行多线程多空交易。“转型成平台化运作后,对IT系统要求很高,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IT平台,同时风险控制也尤其复杂。”
经过6年的建设,保银已经建立了从基金经理下单到交易员交易到基金清算完整的IT系统,在子投资层面建立关键指标,实现全流程的风控监控。
谋定而后动,如今王强带领团队走出一条特色化道路,在他看来,随着股票市场不断扩容,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采取平台化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