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基金经理吴明鉴来去匆匆 天弘基金权益团队舵手难寻

新浪财经

关注

来源:红刊财经

文/曹井雪

曾几何时,余额宝就是天弘基金唯一的一张名片,而权益类基金只是公司几乎可以忽略的配角;长期畸形发展也让权益类基金经理星光黯淡,无论老将新秀都难以交出出色的答卷。

近日,天弘旗下的新价值、价值精选和云端生活优选3只基金同时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离任的基金经理有吴明鉴、王林和李宁3人,其中吴明鉴目前不再管理任何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吴明鉴在天弘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还不足2年,先后担纲了天弘互联网和天弘新价值的基金经理,任职回报率分别为-19.89%和-4.55%。而他的业绩表现某种程度上是整个团队的缩影,公司权益团队中老将的业绩实际也乏善可陈。例如老将陈国光,截至2月14日收盘,自其2015年11月接手天弘周期策略以来,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为-32.28%,跑输同期业绩基准26.29个百分点。

纵览公司权益类基金经理团队,除了昙花一现的肖志刚外,似乎一直缺少一位业绩亮眼的明星级人物。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公司主动型权益类基金还面临着规模迷你、清盘危机重重的问题:在12只主动型权益类基金中,有6只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末的规模低于1亿元。与公司一直重点发展的固收类基金的规模相比,权益类基金常年微不足道。

吴明鉴成为“匆匆过客”

春节前夕,内地基金公司频繁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为开年新的征程“排兵布阵”。据《红周刊》记者统计,节前一周(1月28日至2月1日),共有21家公募公司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其中包括了天弘旗下的三只主动权益类基金。经过一系列变动,王林和李宁目前仍在天弘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不过担纲的基金数量均下降,而基金经理吴明鉴则卸任了其管辖的全部基金。

天天基金网显示,吴明鉴曾在中银国际和华商基金担任电子研究员,2016年进入天弘基金后,他先后担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7年才开始正式管理基金。颇为遗憾的是,截至2019年1月29日,他任职基金经理的年限还不足2年。对此,《红周刊》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天弘基金,对方称吴明鉴目前未在公司管理任何基金,还不确定是否已经离开天弘了。

《红周刊》记者发现,业绩欠佳或许是吴明鉴卸任的主要原因。资料显示,他共管理过天弘互联网和天弘新价值2只基金。颇为有趣的是,2018年12月,他才开始管理天弘新价值,在该基金的任职期限只有52天,创下了一项最短的纪录。而从他管理时间较长的天弘互联网来看,其在该基金的任职时间为2017年7月28日至2018年12月8日,任职回报率为-19.89%,在1433只Wind同类基金中仅排在1235位。

以天弘互联网为例,聚焦2018年,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27.29%,而同期上证指数的跌幅为-24.59%。综合基金经理在季报中的观点,记者总结发现该基金全年的持仓重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电子,例如最新公布的四季度末重仓股,该基金四季度在上述两行业的重仓股共7只,分别为辰安科技、恒华科技、广联达、汇顶科技、大族激光、深南电路和超图软件,7只个股在四季度的平均跌幅为11.62%。四季度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也仅为-9.41%,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电子行业研究员出身的吴明鉴管理天弘互联网,本来是十分契合的。然而经历2018年的系统性风险释放,他未能在熟悉的领域看到风景,或许倒在了年度考核上。

对于吴明鉴这种“生不逢时”的菜鸟基金经理,天弘基金似乎应该拉长期限来考核;在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后,基金经理也许能够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不过记者查阅公司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发现,若将时间线拉长,2018年公司涉及变更基金经理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有新价值、价值精选、天弘优选、互联网、天弘精选、云端生活、周期策略和医疗健康8只,占公司权益类基金总数过半。据记者了解,或许是天弘基金严格的考察机制造成了公司基金经理变更频繁的局面,但这并不利于基金风格的保持和稳定。

陈国光长期“水土不服”

吴明鉴卸任后,目前只有陈国光一人担纲天弘互联网。据《红周刊》记者统计,天弘权益类团队中,拥有5年以上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有3位,陈国光就是其中之一。但不论从知名度还是业绩表现来看,与另外两位基金经理肖志刚和钱文成相比,陈国光都较为“低调”。以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天弘周期策略为例,截至2019年2月14日收盘,自2015年11月接手以来,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仅为-32.28%,跑输同期业绩基准26.29%个百分点。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月14日,陈国光担任基金经理一职已经超过6年。加入天弘基金前,他于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在诺德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诺德周期策略的任职回报曾高达174.78%,跑赢同期上证指数87.29个百分点。彼时陈国光偏向于平衡型的投资风格,不论是大盘还是中小创均有配置,而当时的市场也处于整体的牛市周期,因此基金净值亦有不俗表现。

深究陈国光加入天弘基金后一直“水土不服”的原因,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分析:“从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以及A股市场表现来看,该基金的业绩受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影响较大,其次是基金经理对市场风格的把握。”

首先,在市场环境方面,陈国光进入天弘基金以来,市场先后经历了“股灾”后的反弹、结构性行情以及单边下行行情,都增加了权益类基金的操作难度。其次,从基金经理的操作来看,在2016年2月23日陈国光独自担纲天弘周期策略后,逐渐增加食品饮料股的配置,在2017年平均每季度末重仓食品饮料股的数量为4.5只,随着消费股的上涨,2017年该基金22.34%的净值增长率也在同类基金中排在了前1/4。

因此, 2018年前三季度,陈国光继续保持2017年重仓食品饮料股的风格,而且相比于2017年平均79.96%的持股比例,该基金前三季度末的平均持股比例也升至87.73%。然而彼时消费股的行情已经告一段落,该基金前三季度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5.56%,在2461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1886位;第四季度,基金经理将股票的仓位降低至71.2%。而从结果来看,调低仓位的的时机似乎有些滞后:该基金2018年的净值增长率为-27.09%,在2457只同类基金中仅排在了2082位。

权益类产品谁能笑傲?

纵览天弘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团队,目前在19位基金经理中,掌管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有陈国光、谷琦彬、田俊维、沙川、姜晓丽、肖志刚、钱文成、李宁、张子法、刘盟盟和郭相搏11人;而公司目前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数量为12只,基本上可以做到每人平均管理一只产品的配备。

从12只产品的成立时间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阵营:2015前成立的和2015年后成立的。前者只有天弘精选、永定成长和周期策略3只;后者则包含了云端生活优选、新活力、互联网等9只基金。

首先看老牌基金,天弘精选、永定成长和周期策略分别成立于2005年、2008年和2009年,几经市场牛熊更替,截至2月14日收盘,3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回报率分别为102.51%、125.06%和62.47%,在主动型权益类基金中一骑绝尘。但聚焦去年的表现,这3只基金却纷纷失色,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5%。以天弘永定成长为例,该基金去年的净值增长率为-26.46%。其去年各季度末的持股比例均超过了90%,这样看来,肖志刚较为激进的投资风格或许是导致该基金业绩欠佳的主因。相对应的是,该基金的规模也从2017年末的13.4亿元缩水至2018年末的8.3亿元。

对比来看,2015年后成立的这批基金整体比较抗跌,去年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7.27%。以最新成立的天弘文化新兴产业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8月9日,由天弘鑫动力变更而来,去年的净值增长率为-14.77%。该基金刚刚成立后的第一个报告期末,其持股比例仅为1.78%,虽然此后仓位大幅提升,但2018年各季度末的平均持股比例为82.48%,与天弘永定成长相比较为保守。

虽然去年业绩回撤幅度较小,但天弘文化新兴产业成立以来的总回报也仅为-6.37%;同时,该基金2018年末的规模仅为0.44亿元,面临着清盘的隐患。此外,主动型权益类基金中还有价值精选、量化驱动、策略精选和新价值4只基金的规模位于清盘线以下,它们均是2015年以后所成立的。

综合看天弘基金公司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规模,这类产品自2017年二季度开始规模就持续缩水;截至2018年末,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总规模仅为33.8亿元,较2017年一季度末缩水了41.66亿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来,天弘新发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数量为零。

综上所述,如果剔除货币基金的规模,天弘基金就将被打回原形,难以跻身公募基金公司二十强之列;然而,在余额宝这棵参天大树停止长大的背景下,权益类小苗们暂时还难以看到茁壮成长的美好前途!

(本文已刊发于2019年2月16日出版的《红周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