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大盘会到2500点吗?还能给客户推荐基金吗?

市场资讯

关注

上周五刚开盘,

群里一好友语出惊人上证指数,可能要跌到2500点。

可能因为我还是相信光,马上回复:跌到2500点,我就把房子抵押了,去买沪深300

当然,今天我不是跟大家探讨大盘的走势,也不聊繁华渐逝,更不散发悲观情绪,博得大家共鸣。

我只是觉得冲动、情绪社会,需要一些理性的、独立的思考。

美联储到底什么时候降息?

去年12月,很多基金经理和媒体等都板上钉钉地说2024美联储至少降息3次。

我当时还在想,他们都是美联储主席吗?何况美联储主席都没办法怎么确定什么时候降息。

2024年年初,我听了好几场策略会,基金经理都板上钉钉说,今年机会就是美债。我还真听信了,还好只买了5万。收益率现在还看,还不如直接买国内短债、纯债。

今年5月,我还听到某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说7月美联储必降息。

有时候,我就在想:预测的人脸红吗?

我们都只看到了我们想看到的部分真相;

我们都只看到了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真相;

我们都只是基于我们的认知来判断未来的世界。

…… ……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的井。

不要把美好的时光浪费在预测,

也不要把美好的心情浪费在长吁短叹,这是极大的情绪内耗。

大盘会到2500点吗?

我不知道,但是任何判断需要“逻辑性”。

1. 既然专家、学者3年前无法预测今天的经济形势,去年无法预测准今年美联储的降息。凭什么,我们相信他们今天能预测准未来的经济走势呢?

2. 既然是预测,那就需要严密的“逻辑性”,不是简单的“假设”。我这个朋友预测大盘跌到2500点,是基于“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不断地创新高,如果他们掉头,市场不堪设想。

他的预测是基于“如果……那么……”。

可是,市场是具有反身性的,何况我们大A还有一双无形的手。

一切建立在“假设”前提上的推理,都不是唯一解。

3. 市场是中性的,是人性在里面博弈。

我们再退一步讲,市场是人在里面交易,是人性贪嗔痴癫互相交织。

市场本身不能决定向上还是向下,市场是中性的。只是看空的人多了,市场就跌;看多的人多了,市场就涨。

现在是悲观言论多了,没有增量资金进场,所以前几年基金重仓股如白酒、医药、新能源等,一直很难回本;

但是又有不少投机资金伺机而动,所以我们又看到热点切换很快。平时不怎么关注的版块,突然拉升。

总的来说:

未来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既然做投资,那就不要去“赌”、不要去“预判市场将会怎么样”、不要把自己投资策略建在不靠谱的“假设”上。

复杂社会需要回归简单常识,做投资用“闲钱”、保持一颗“闲心”、花一些“闲时”。

 还能给客户推基金吗?

当然可以,只不过要做好客户匹配。

我现在越来越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有时候无意识点开了一篇文章或者刷了某个小视频,互联网会不断地给我推送相关的资讯,把我紧紧地限制在信息的茧房之中。

现在看到一些负面悲观、刷屏的新闻或者是跟我自己观点非常吻合的,我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不是全部的真相。

是的,当你觉得周围人都悲观、周围人都在骂基金的时候,你一定要记得:这不是全部的真相。

很简单的判断标准:你去餐厅吃饭,如果餐馆没有诱导我们去APP上写好评,我们什么时候会去主动留言呢?

大概率是遭受了不好的服务或者是感受很差,我们才会找个途径去吐槽。同样的,只有遭受了不公、亏了钱的朋友或者客户才会四处发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还有很多积极的人们,选择了沉默。

所以,当我们给客户推荐基金时,一定不要陷入“你以为”。因为“你以为”只代表了你对事物的看法,而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又是很有局限性的。尤其是在缩量时代(不是增量、不是存量,是缩量),需要我们不断地揉碎自我认知,不断地勇敢地破圈尝试。

世界不如你所见,也不如我所见。

你相信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

我相信“世界是属于乐观者、积极者、不断学习者”!

《绝对成交》视频专栏从“开口话术、演示话术、攻心话术、异议处理、成交话术及风险提示话术”等6个模块循序渐进,给大家详解55个话术撰写的方法、提供近百条拿来就可以用的实战话术,扫码了解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