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风口浪尖时,百亿私募人事密集“变动”!

资本深潜号

关注

作者 | 郑孝杰

编辑 | 袁畅

今年以来,量化私募持续站上风口浪尖。

要么与业绩曲线有关,要么与交易风格有关,要么与操盘衍生品有关。

头部量化机构的规模变化,亦是出现了不小的变化,甚至有的大牌机构主动缩减规模,寻求主业转型。

同时,过去一段时间,包括量化机构在内头部私募开始在股权结构、高管阵容上也在不断“迭代”、“进化”,日臻系统和全面。

这场变革正在塑造国内头部私募机构的新面孔。

01

百亿私募“奖励”高管

据官方备案信息:衍复投资于2024年5月申请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日前已获准办理通过。

一位名叫柏豪奇的人士升职为公司副总经理。

资料显示:柏豪奇早年任职于澳大利亚的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2018年加盟上海锐天投资,2019年8月与相关团队“过渡”至衍复投资,长期担任量化系统开发工程师。

考虑到衍复投资的核心团队本身脱胎于早年的锐天投资。柏豪奇的这段经历意味着,他是随着公司创始人高亢一起由锐天而至衍复的“核心班底”成员。

身为技术骨干和“老班底”的柏豪奇,被最新升任为公司高管,意味着衍复正在有序的培养和构建人才梯队。这是一家量化机构趋向成熟的表现。

事实上,这还不是衍复今年的人才团队上的全部动作。来自天眼查的信息显示,衍复投资在今年为另一位核心人物增配了股权(下图)。

具体来说,工商信息显示,衍复投资今年新增了上海衍复聚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其股东。

而上述合伙企业的出资人仅有两位,一位是衍复投资的实控人、创始高亢,另一位是郑利明(下图)。

相关路演资料显示:郑利明也是这家私募的“技术牛人”,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学士、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硕士,研究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毕业后曾在百度搜索引擎部工作。

擢升职务、分享股权,衍复的人才激励方案在逆势前进着。

02

新锐机构“制造”合伙人

今年1月,不少量化私募受到市场影响,栽了跟头。

上海的一家百亿私募稳博投资确在逆势向前,推出了一个风口浪尖下的“激励计划”。

方案提出:重点奖励“未来一年内,对(公司)Alpha做出杰出贡献的投研人员”,贡献一旦被认定,相关投研人员将获晋升为合伙人。

从激励内容看,除了晋升职位外,亦将根据(员工)实际贡献,发放公司分红/股权激励。

此外,计划启动后,两位创始人(大股东)对外职务也将变更为合伙人,换言之,获奖员工奖享有公司的“最高职级(顶级抬头)”。

如果这些书面的文字都能落到实处,这一激励方案给的相当有“诚意”。

事实上,如何激励麾下人才,保留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是几乎所有头部量化机构都面临的考验。

一方面,资管行业没有秘密,逻辑上,只要是公司核心骨干,都有机会“勘破”公司的策略核心。换言之也就具备了单独创业的能力。

另一方面,资管行业又是典型的团队作战的商业模式,一个运转良好的团队,在分家后未必能取得“1+1>2”的战绩。

公募业界曾经的“一哥”、“一姐”在离开初始团队后,都未能完全达到当年在团队内高度(当然规模也不小),就是例证之一。

这或许也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开始不断增加对既有团队进行激励的根本原因。

03

“头部机构”高管变动

除去上述机构外,还有一些的私募热点机构也在调整团队。

协会信息显示,灵均投资在年内变更了合规风控的负责人,该项变更的提交时间为2024年4月,如今已经变更完毕。

其前任合规风控负责人有比较丰富的从业经验,加入灵均不及一年,已经变更。

而且,现任合规风控负责人为闫彦,简历显示经历也比较丰富曾有律师事务所、信托登记机构、科创私募基金公司、基金销售公司等从业经历。

不过,除此以外,该公司的其他核心班底变化不大,保持了很高的稳定性。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