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低位主题利好敏感期,中期还是看这类ETF

市场资讯

关注

周三,在内资主力连续流出20多个交易日之后,终于有了一次流入。当然,现在的统计口径很有问题,但显然这次是一次真正的做多,太难了。虽然流入金额不大,不过只要不砸或是少砸,市场就能稳定。

只是,从我们的数据统计来看,真正有获得增量资金的品种还是十分有限的,集中在传媒(含教育、游戏等)等AI应用端、新能源金属两大类主题。

传媒领域,主要是大模型方向领涨带动人气,而且真是低位。

其实OpenAI停止服务国内客户的消息周二就有了,但是大多数人是不知道利好会不会兑现的。而周三算是兑现,这也表明低位利好有兑现率了

其实OpenAI的用户,就算停了也不会用昆仑万维的,但是有资金炒作这就表明人气回升。低位的利好,有点变香了。

此外,快手还有一个视频的大模型,其实更值得炒。

AI应用端也带动了整个大AI领域,但资金量总体增量还是不足。

锂电今天气势如虹,其实也有商品市场配合炒作的意思。但总归低位品种对利好更为敏感,就算不成功,但试错成本相对较低。但新能源大环境,就是四个字:产能过剩,需要战略级别的信号。

而大多数主题没有增量资金,所以今天走完隔夜重新看逻辑,走势和今日没有关联。半导体、金融、消费等品种,反而缩量,只是指数强了抛盘弱了就能反弹,但不算周三的领涨品种。

从市场总体流动性来看,还是偏弱。难以指望持续反弹,但同样如果低位有利好,那么反击难度也会降低,只是存量博弈会加剧。

那么从大资产角度,人民币汇率数月新低了。从配置角度,人民币资产的逻辑不够强。

A股最大的问题,就是除了外资之外,长线资金基本没有。这样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缺乏逆周期的抄底资金。所有人,都想做“波段”,结果所谓波段越来越短,最后没有波段,国人特色。

中线角度,除了高股息(中特估)作为避险和机构抱团品种之外,大科技类主题依然是逻辑最足的。不但有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存储、算力等景气方向撑着骨架,还有下个月的高级别会议来炒情绪。虽然我们大多数人很“短”,但很多短也能攒出一个长,只能这么说了。

从市场风格上来看,总体还是向下的。我们现在期待逆境反转太过奢侈,短期应关注低位利好试错机会。但更期待战略级别的基本面、流动性、政策性利好来临,这样会有高的容错率。我们干啥都难,那么就加油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