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用ETF构建哑铃策略,资产配置也可以反脆弱

市场投研资讯

关注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就连这一点也无法确定。”

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曾说过这样一句经典名言。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不确定性是生活的常态。

投资市场作为现实世界的缩影,同样瞬息万变。股票、债券、商品、外汇……每一类资产都在不断经受着市场波动的考验。

那么,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该如何寻找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呢?

纳西姆·塔勒布在他的著作《反脆弱》中给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思路。与其追求精准预测,不如利用不确定性,将其转化为投资机会。其中,哑铃策略就是一种能够应对不确定性,获得相对确定性收益的投资策略。

何为哑铃策略?

简而言之,哑铃策略就是将资金分散投资在风险收益截然不同的两端资产上,以平衡整体风险和回报。一端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标的,如景气成长、新兴产业等;另一端则选择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标的,如高股息红利标的、债券等。哑铃策略的核心思想是选取风格差异较大的两类投资产品进行组合,使其投资组合兼有两类投资产品的某些优点,同时能够回避某些市场波动。

从数学原理上说,哑铃策略通过两端配置实现了投资组合的风险对冲。当市场剧烈波动时,高风险资产的亏损会被低风险资产的稳定收益所抵消;而当市场向好时,高风险资产的高收益又能够拉高整个组合的回报水平。可以说,哑铃策略在牺牲了一部分上行空间的同时,也规避了极端下跌的风险,从而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博取相对确定的正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哑铃策略不仅能有效分散风险,还具有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优势。

近年来,市场热点频发,行业轮动频繁,采用哑铃策略让我们追逐热点时,也不至于担心风险太大。就像有个安全垫在下面托着,始终还有一端低风险资产兜底。

此外,该策略的灵活性允许我们在市场状况变化时作出及时调整:在市场持续下行时,我们可以增加低风险资产的比重,以维护投资组合的稳定性;相反,在市场上升且风险偏好较高时,我们可以加大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以实现更高的收益潜力。

攻守自如

ETF成哑铃策略趁手工具

当前,随着指数基金和ETF的蓬勃发展,哑铃策略的应用空间进一步拓宽。

如果把投资看作是一场棋局,在投资的棋盘上,ETF就像是一种多功能的棋子,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局面。而哑铃策略,就是将这些棋子巧妙地布局在攻防之间,创造出一种既有攻击潜力又不失防守稳固的均衡状态。

作为资产配置的趁手工具,ETF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投资主题和资产类别,且具有流动性好、交易成本低、透明度高等优点,十分适合构建哑铃策略。

在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苏俊杰看来,当前市场轮动较快,单一方向可能存在阶段性波动和回撤放大现象。哑铃策略是应对长期不确定性(逆全球化、资产负债表问题)的较优资产组合。其一端是“稳定价值类资产”,具备稳定ROE、稳定现金流、高分红、垄断&产能壁垒的资产作为配置底仓;另一端采用政策扶持、远景空间大、高风险高收益的“景气成长类资产”。

鹏华Ashares

用ETF一站式构建哑铃策略

作为指数系统投资解决方案提供商,鹏华Ashares为投资者紧跟当前市场风格、构建哑铃策略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工具。

鹏华Ashares旗下稳定价值类产品有聚焦高股息国央企的油气ETF(159697)、中证银行ETF(512730)和稳健风格QDII产品道琼斯ETF(513400)和恒生央企ETF(513170);旗下景气成长类有聚焦科创新兴黑马的宽基产品科创100ETF基金(588220),捕捉AI和创新药产业趋势的大数据ETF(159739)、传媒ETF(159805)和香港医药ETF(513700),以及困境反转主题下的国防ETF(512670)畜牧ETF(159867)。

值得一提的是,鹏华基金近期上市交易的电信主题ETF(560690)自带哑铃属性,跟踪的中证电信指数同时覆盖高股息国央企及AI算力龙头,不失为投资者一键把握“中特估”和AI行情的便捷工具。

结语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哑铃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寻求相对确定性收益的思路。

通过两端配置风格迥异、相关性极低的ETF产品,既能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又能把握市场机遇,可谓是一举两得。当然,任何投资策略都有其局限性,盲目追求收益而忽视风险控制,只会适得其反。投资者还是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做好资产配置,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在动荡市场中进退自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