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均衡型长跑选手”蔡宇滨:低波动是投资风格的“果”

资事堂

关注

投资如长跑,每个基金经理都是不同风格的“跑者”。

蔡宇滨是那种均衡型风格的长跑选手,步伐轻盈、配速求稳、短期内很少落在最后面,中长期的排名倒不低。

观察他的持仓,也是这种复合的风格。

过去几年的重仓股中,既有TMT、AI这样的成长板块的主流品种,也有地产、金融这样的纯价值型品种,视野足够宽广。

同时,它管理的产品净值表现也颇有特点:大牛市中未必是涨的最前面的,大回荡中倒是常常能“及时稳住阵脚”,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投资又和价值风格有相呼应的地方。

而他自己总结则是:低波动、低回撤并不是刻意为之的。这种净值风格可能和他不偏好高风险的性格相符。

01

低波动是投资风格的“果”

蔡宇滨管理的产品,历史上的回撤都不大,尤其是市场整体明显回荡的时候,很多人关心,这是如何做到的?

蔡宇滨表示,低波动是他投资相对分散配置的结果,相对分散本来就是可以对冲一部分风险,而如果能够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例如价值股、成长股),就又能对冲掉一部分风险。

当基金仓位配置在不同的资产之间时,有些板块调整的时候,另一些风格板块就比较容易走强,反之亦然。所以,蔡宇滨管理的组合净值日波动(上涨或下跌)幅度超过2%的天数比较少。除非整个大盘普涨或者普跌。

同时,在选股上,他的风险偏好没有那么高,在考虑潜在收益时,也会考虑被投资标的的风险或者安全边际,从心底里,蔡宇滨希望选到“下跌空间不大,但是上涨空间比较大”的公司。这样,组合资产往往更偏向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02

市场便宜时要更积极

另外,蔡宇滨对市场整体也会有一个判断,如果市场整体比较贵,或者组合配置的品种都比较贵,他会适当做一部分止盈,不让自己组合的风险暴露太高。

而当市场很便宜时,蔡宇滨就会更积极的布局,把自己组合的弹性提升些,或是更加偏重性价比良好的品种,为未来的收益打基础。

总体来说,蔡宇滨历史上较低波动、较低回撤的表现不是刻意为之,是他均衡、长期的投资风格的自然结果。

03

组合更趋分散

近年,A股市场的波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行情特征、估值底部的表现都与以往有所不同,不少市场投资者对之非常关注,蔡宇滨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蔡宇滨认为,去年以来,政府在经济支持政策方面始终保持定力,这一点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但从实际情况看,这可能是必须也必然会采取的措施。对此要充分认知,尤其是由此带来中长期的经济增速的变化。

从基金管理角度,蔡宇滨也在积极的做调整,其一、适当降低对权益投资的收益率预期;其二、让组合更加分散,以应对热点的频繁切换;其三是,积极反思和迭代,不断适应当下的新的经济环境。

04

先求稳后迭代

过去一年,蔡宇滨的投资体系也有了新的“突破”:

在标的市场方面,他管理的基金增加了港股投资,这花了他不少时间。除了需要更仔细的判断港股公司价值外,更需要分析港股市场的运行规律。

蔡宇滨清楚,完成一个新市场的投研“攻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续积累,更需要形成业绩和研究的良性循环,好在当下的时机不错。

另外,蔡宇滨也在积极考虑投资体系的迭代。其中的一个着重点是打磨新时期的选股策略。

今年开年以后,他已感受到了市场中选股标准的“变迁”。以往有效的选股策略,比如红利股等,选股的效率在下降。这让他有所警醒,并着手在保持组合一定的稳定性的前提下,逐步迭代新的选股思路。

05

不担心红利股上涨

在市场里,蔡宇滨是长期在红利股上有所配置,并且收获颇丰的基金经理。当红利股从市场边缘走向“舞台中央”,他对红利股的态度会改变么?

蔡宇滨表示,自己当年投红利是追求稳定、相对合适的收益。但如今红利股渐渐形成炒作的势头,甚至有和白酒一样的主题投资苗头,这和他投资红利股的初心已明显不同。

而蔡宇滨的原则是,如果有一波行情把某个板块未来三到五年的预期收益空间都“实现了”,那他就会明确的把仓位转换到其他还没有涨的板块上去。

06

重点关注医药和化工

未来一个阶段,蔡宇滨对市场和机会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蔡宇滨表示,如果以一年维度来考虑,他对黑色金属(煤炭、钢铁)的板块稍微谨慎一点,这个领域的产品价格已经开始出现调整,但股价远强于基本面表现,这种情景下,他通常都会持更谨慎的态度。

从更长的维度来说,蔡宇滨相对看好两个方向:

其一是关注医药板块,之前市场是以买成长股的方式去买医药股,结果发现医药股的“弹性”不足,于是开始杀估值。

但“估值”杀着杀着,现在很多医药股又进入了“价值区间”,有些医药股的股息率甚至比周期股的股息率都高,而且,医药行业的基本面的稳定性又比周期好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他正在认真分析医药股的投资机会。

其二是关注化工板块。蔡宇滨认为化工行业目前处于相对的左侧。产品价格可能还没有完全见底,但股价里包含的预期已经相当充分了。

尤其是过去两年行业需求的下降,化工产品价格不断调整,这导致很多过剩产能的退出。这令其中的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潜力都比调整前更加大,考虑到周期波动的永恒性,一旦行业洗牌结束,到部分龙头企业的成本优势叠加产能周期、库存周期回升,可能会孕育一定的机会。

而且,从长周期来看,作为中游制造业的代表行业,化工行业的盈利周期相对稳定,应收账款也不是很高。其中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尤其是有长期分红习惯的品种,更适合左侧入场。

而左侧入场,逆向布局,不就是蔡宇滨这个“长跑者”最擅长的部分么?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