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1500个红包|英伟达飙涨,大基金扶持,半导体怎么看?

市场投研资讯

关注

上周,AI“卖铲人”英伟达成功跻身3万亿美元俱乐部,市值曾一度超过苹果。费城半导体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近两周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上涨达到10%,半导体行情要来了吗?

今天邀请了鹏扬基金经理施红俊来聊聊半导体的趋势。

近日来英伟达的股价之所以狂飙,主要也是因为AI的火速发展。要知道,像亚马逊谷歌、OpenAI,这些大厂都是英伟达的客户。AI的火爆带动半导体行情开始回暖,那么针对这个情况,国内又有什么催化帮助呢?在说国内的利好因素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半导体行业的周期变化。

历史上半导体行业有7次明显的下行周期,最短的是3个季度,最长的是9个季度,平均时间维度在6个季度左右。本次周期从2021年4季度见顶,持续7个季度后,销售额在2023年2季度开始出现拐点。当前,全球半导体库存周期在AI及新型消费电子带动下正加速回升。

细数2010年后的半导体周期,我们经历了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共振的蜜月期,随后迎来贸易战的冷冻期,接着又遇上了疫情带来需求爆发的暴涨期,以及后来不得不面对的供需错配低潮期。半导体产业景气度的变化如潮汐一样起伏不停,让我们顿悟万事皆周期,然而其中也总有一些常识性的规律值得我们铭记。

作为一个周期性行业,半导体一直以来在科技发展的强势与供需错配的弱势中徘徊。

2010-2018年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个相对较长的市场增长阶段,背后的积极因素主要有:移动设备市场的快速崛起,特别是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普及;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突破;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产业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一代的处理器、存储芯片和传感器,优质供给创造了需求,从而促进了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扩大;头部半导体企业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不断增加投资。

201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中美贸易战、芯片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半导体市场进入下行阶段,经历了一段市场调整期。

到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半导体行业迅速恢复和反弹,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这里主要原因是,疫情催生的居家办公及娱乐需求大幅刺激了消费电子的消费,而消费电子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下游。从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整体表现强劲,需求繁荣,供应链短缺,同时价格上涨问题也引发了市场关注。

本轮半导体下行周期则从2021年中开始下行,与过往的小周期相似,下行的直接原因是,在上行时半导体企业做的资本开支开始兑现为新增供给,但需求却“意外”萎缩了。

需求萎缩的表观原因包括,疫情前半段提前透支了消费电子的部分未来需求,大家新换的手机、PC等设备并不迫切需要更换。另一方面,海外目前通胀压力较大,生活必需品的成本增加挤压了非必需品的消费。

从去年年底开始,随着新能源汽车、5G、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正在从低谷中慢慢走出来。

首先,AI浪潮引发算力革命,算力芯片需求确定性较强。当前,受益于AI产业的发展,算力,成为了AI发展的重中之重,而紧缺的算力其实也意味着对芯片的强烈需求。

在AI的比拼中,算力是执行算法所需的硬件资源,包括CPU、GPU、TPU等芯片。算力水平直接关系到AI大模型训练的速度和效率,是实现模型快速迭代和优化的关键,各厂商、研究机构所开发的模型为获得更好的性能,用到的数据量和参数规模均呈“指数级”增长,算力需求持续提升。

例如,ChatGPT-4训练所需算力成本是ChatGPT-3的18.1倍,Gemini Ultra则是ChatGPT-4的2.4倍。因此,随着大模型的竞争白热化,海内外科技公司对算力芯片的需求会不断提升,在全面自主可控的大趋势下,国产AI算力芯片替换有望提速,赛道景气度或将提升。

其次,存储芯片或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的重要细分赛道,历史上看它与半导体大板块有趋同的周期性,但一定程度上又有更高的波动性。

2024年以来,随着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的改善和AI应用场景日渐丰富,存储需求随之增长,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预测数据显示,存储芯片将引领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成长,销售额将较2023年跃增44.8%。

再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强劲,驱动车规级芯片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0%,出海优势也在不断提升,车规芯片同时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厂商对供应链自主可控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我们相信接下来芯片本土替代会持续打破国际垄断,车规级芯片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最后,AI赋能电子产品,推动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复苏,从而带动芯片需求持续上升。4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转正,GPT4o发布驱动端侧创新,华为夏季全场景新品会发布十余种新品,Apple发布全新iPad,惠普发布2024款PC新品,搭载第二代AIPC处理器,AIPC渗透率持续提升。AI终端应用除了手机和PC(平板),还逐步扩散至可穿戴装备、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AI物联网领域。因此,下半年有望迎来电子产品的换机主周期。

除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在政策上,我国对于半导体也有着强力的支撑。 

比如,国家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第三期已于5月24日成立,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该规模大超市场预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化的正向发展。

我们认为超预期的规模资金将会投向芯片产业全链条,国产替代机遇更为突出。考虑到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依然是重点关注领域,其中,卡脖子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以及AI相关芯片研发也许是更需关注的细分方向。

近期,在国家大基金第三期成立以及苹果举办全球开发大会的利好催化下,半导体板块稳步上涨。在AI新浪潮的背景下,电子产品接入AI将会催生新一轮的换机潮。当前半导体行业周期已开始上行,再加上消费电子的复苏,半导体景气度有望持续上升。而随着AI生态不断扩张,AI应用也会日趋多样化,或会刺激计算机板块加快修复估值。

展望未来,在产业周期趋势向上以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对半导体的未来较为看好。短期来看,当前市场风险偏好不高,若已有持仓,更适合在指数上升较快时适当止盈,后续再逢低加仓,若无持仓,则可以考虑在指数低位时分批建仓。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复苏,TMT板块有望从局部行情转为普涨行情,我们认为可以观察经济数据的变化分批布局涵盖电子和计算机板块的数字经济指数。在“新质生产力”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叠加AI驱动科技创新周期加速发展及国产替代不断强化,我国的科技行业终将会迎来春天。

有奖互动

鹏扬粉丝的日常福利来啦~

此次,鹏扬基金为大家准备了1500个现金红包!只要在【鹏扬基金】公众号首页的对话框内回复“半导体”,即可参与拼手气现金红包活动。6月25日10:00准时开奖哦~快来参与吧!

本材料由鹏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以下简称“鹏扬基金”)。本材料为客户服务材料,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刊载部分内容引用信息来自公开资料,鹏扬基金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所载观点、结论及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与交易决策依据。本材料中所列示行业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也不代表本公司未来长期必然的配置方向。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料内容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鹏扬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材料所刊载内容可能包含某些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若后续市场情况存在变化,鹏扬基金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投资鹏扬基金管理的产品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更新)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更新)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