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理财答疑 | 为什么我一买就被套,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市场资讯

关注

投资者问

当前时点:2024/05/25

宏赫臻财某会员提问:大盘冲过3100点,房产放开,一片向好,为啥我一买就被套,我该如何投资操作?

这个问题估计近日很多人遇到,其实大盘(上证指数)自2月5日收盘2702点以来至5月20日收盘3171点最高,涨幅为:17.5%。到5月24日回落四天后的涨幅也有14.3%。

而好多投资者手中持股没有达到这个涨幅,甚至好不容易微赚,这四天调整就重回2700点水平了。

也就是赚了指数不赚钱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大可小,背后涉及到投资理念和价值观看法。

看着美股除了涨不会别的的架势,我们的大A除了跌不会别的,我们该如何应对?

宏赫臻财本期为大家思考分析,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答疑提纲:

  1. 被套是个伪命题

  2. 过度自信是原罪

  3. 情绪控制是利器

1、『被套』是个伪命题

如果你是来市场投机的,炒作一把就走,那么你不应该被套,或者说做投机的字典里没有被套一词,止损是投机者的第一道风险控制手段,比如常见的一条投机铁律:买入后3日内不达预期立即走。

宏赫臻财是秉承价值投资理念为基石为大家做策划和思考的,不鼓励大家做投机,那是拿着自己辛辛苦苦赚得的薪水钱做接近于赌博的事情。

但我们就事论事,就拿上面那个“3日内不达预期就走”的投机原则,其实执行好了,亏大钱的概率也很小。但往往投机高手最后都跌倒在自己制定的铁律下。“这次或许不一样”使得它们一套再套。

比如上证指数如果你执行此原则会在高点买入后3日即5月23日走掉,躲开了24日的大跌。很神奇吗,这就是典型的后视镜看问题。根据结果你会找到很多原则适用这个结果,最终导致自己盲目相信所谓的“神秘公式”或者“黄金原则”而在下一次赌博中使用它,结果自然而知。

所以投机者理应没有“被套”一词。走为上策本来就是你的权利。

那么对于投资者呢?如果你自认自己是个投资者,如何看待被套呢?

投资者的字典里更没有被套一词。

因为投资者的第一道入门门槛是:投资的是企业,而不是上下浮动的筹码。

如果你否定这句话,那你应该往上回去到投机者的阵营。

如果你是这句话的笃定者,那么你的企业每天赚得真金白银,你干嘛要说自己被套呢?

比如拿腾讯控股来说,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是1800亿元人民币,那么腾讯公司每天都给投资者赚得1800/365=4.9亿≈5亿人民币的利润。

一家公司每天为投资者赚5亿,你可以按照你的持股比例得到相应分成,你持有的时间越长分得的钱越多,而且公司现在正在执行计划中的1000亿元的2024回购操作,回购会使你的持股比例增加,你分的钱会更多。哪里来的被套一词。

如果你心里还有此词,那你还是往上回去找投机者阵营。

2、过度自信是原罪

股票投资市场聚集了金融界各路高手,私募基金门派林立,公募界持有CFA拍照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以后这个证要是个基本要求了。

CFA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它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是全世界公认的“金融投资行业高规格等级证书",也是“全美重量级财务金融机构金融分析从业人员专业证书”。《金融时报》将CFA专业资格比喻成投资专才的“黄金标准”

而如果你去参加下CFA的考试,你会感知到它的难度,你或许会思考:一个普通的打工仔,边上班工作,边投资,能轻易战胜CFA持证人士吗?

其实专业的机构投资者长期战胜指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你呢?

你是来股市玩玩的,还是来投资增值的。

如果是前者,那么过度自信就是短期亏损的原罪。过低的入市门槛使得众生很轻易踏入股林,而你的对手可是全网的所谓“高手”。

如果是后者,那你需要想想巴菲特的话:“买入一只股票,期望它第二天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既然这样,买入一只股票,第二天就下跌,不也是正常吗?

股市,本来就是涨涨跌跌,但它不影响上述腾讯案例,每天都赚5亿,你每天都能按股份比例分成。

我们再来看一张表,宏赫臻财统计了自240206日大盘启动以来申万一级行业龙头(市值最大的)公司的涨幅表现。

申万一级行业有31个,我们把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的腾讯加进去,这样在此阶段战胜上证指数17.35%涨幅的行业有18个,占比56%。

就是说你闭上眼睛在申万一级行业龙头公司里扔飞镖盲选一家,你有56%的概率会胜过上证指数的。

上回有一次答疑统计时是74%,见=>理财答疑 | 收复3000点了,为啥我的收益回不来。

而实际中的“投资者”是否在概念满天飞的“市场”里过度自信,自己看不起龙头公司,选择了某个神秘代码。

写到这里,大家需要思考一个现象,港股美股的市场都是以大为美,大而不倒,越大的公司,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竞争壁垒的累积,反脆弱性会逐渐增强,护城河也比小公司要深厚的多。

未来大A的公司是不是也会逐步走向以大为美的逻辑呢?投资者需要思考。你“研究”认为的某一家公司能够逐渐赚钱,市值增大的可能性或概率,和目前已经是行业龙头的公司在未来继续赚钱并增长的可能性和概率那个大?

当然我们不否认通过深度的研究,可以挖掘到更具投资性价比的公司,但首先你是不是得成为一个职业投资者再说?业余投资者选股的成功概率有多大?

所以,一般而言,宏赫臻财不建议普通打工仔直接投资股市,不如选择优质的基金替你理财。定投基金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当然基金也绝非闭眼投资,好的基金也是少数,可以关注宏赫优选基金频道,我们为大家缩小了范围。

3、情绪控制是利器

而真的你经过思考后,还是坚定的认为自己更适合直接投资股市,或者说你对此非常感兴趣,不操作就手痒。

那么要想一个问题,股市投资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

这个问题难有终极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巴菲特对其接班人的三个标准中窥探一二,这三个标准是:“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和机构的行为有深刻的了解”。

巴菲特对于接班人的要求没有什么专业的资质,三点要求都汇集于一点:如何面对市场波动?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面对市场波动的重要性要胜过如何给公司估值。

如果你有较优的情绪控制能力,能够很好的看待市场波动。你的字典里也没有“被套”一词。

情绪控制的几个方面的思考:

1、不要被财经媒体头条或热度文章带偏了节奏,如果一定要参考的话,反着操作胜率更大。

2、如果你买入一家公司后亏损概率大,那么你不妨反着操作,看哪家公司必会下跌,就买入它,说不定效果会好。因为你认为的下跌,大家也都认为,大家都认为的必然下跌股价往往已经基本反应到位。

3、多读读投资心理学的文章,会胜过你深入的研究。投资者可以在后台输入关键词『心理』或『情绪』看看我们之前的投资心理学类故事类文章,或许或有所帮助。

后我们再放两个时段的龙头公司的涨幅,供大家思考:

第一个时段是我们以当前龙头公司标的为样板,看过去十年它们的表现,当然这个有点后视镜的可能,有些公司是在十年间长大的。或许过几天我们另做一个小统计:十年前的龙头公司如今如何了?欢迎关注宏赫臻财后续的研究推送。

时段1:当前的龙头公司过去十年的涨幅VS指数

十年的时段这些公司得涨幅全部胜过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时段2:当前的龙头公司自2021年高点以来的涨幅VS指数

时段2是非常有趣的一张图,自2021年2月19日开始下跌至今的3年零3个月,32个行业正好有一半16个行业的龙头公司涨幅大于上证指数,另一半涨幅小于上证指数。好巧

那么投资者要思考,既然十年时段这些公司完胜指数,那么已经过去的3.3年里落后的公司在未来7.7年里表现如何呢?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时点投资,你配置上图中上证指数以下的公司权重多些,还是以上的公司权重多些?

思考这个是不是比你整日想着防止被套有些用。你也可以自己制作上表,不定期跟踪,观察行业周期的变化。

以下列举一些之前的推文,帮助有志于成为职业投资者的朋友筛选公司参考。

也欢迎留言区留言,留下您关注的理财问题,我们将抽选优质问题进行推文回答。

最后让我们回顾下时年26岁的巴菲特小伙,在其刚刚准备建立合伙基金时,亲自撰写的一个基本原则,或许能让你的字典里去除“被套”一词。

基本原则五:尽管我更倾向于以五年为跨度来评价投资表现,但退一步说,三年绝对是评判投资业绩的最短周期,低于三年的业绩表现没有观察意义。

---巴菲特@致合伙人信195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