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今日必读:大成基金某五年期产品,基金经理管了不到一年就离任

一地基毛

关注

市场行情

创业板指反弹涨0.88%,光伏概念股掀涨停潮

1、整体走势:沪指今日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午后一度涨超1%。截止收盘沪指涨0.02%,深成指涨0.12%,创业板指涨0.88%。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超3000只,今日成交8344亿元。

2、行业板块:光伏ETF今日涨幅居前,新能源ETF紧随其后。跌幅方面,疫苗ETF、中医药ETF等跌幅居前。

3、热门个股:光伏板块掀涨停潮,金刚光伏、东方日升、拓日新能、钧达股份、欧晶科技、TCL中环、爱旭股份等近20股封板,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大涨超6%。玻璃基板概念股反复活跃,金瑞矿业4连板,麦格米特涨停,雷曼光电、三超新材涨超10%。房地产板块冲高回落,渝开发、我爱我家涨停。下跌方面,化纤板块调整,南京化纤跌停;旅游板块走弱,长白山跌超5%。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跌0.13%,小鹏汽车涨超13%

恒生科技指数涨0.3%。汽车股上涨,蔚来涨超5%,理想汽车涨近2%。物业管理股上涨,碧桂园服务涨近8%,世茂服务涨超5%。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近500份紧急提示风险!这些基金 密集公告

近期,易方达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多只产品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市场上QDII密集发布溢价风险的产品投资主题或区域主要集中在原油和日本,并且随着A股、港股行情陆续出现结构性回暖,前期被资金爆炒的日经ETF、美国50ETF等基金产品热度有所下降,产品溢价陆续收窄。

在美元指数强势,日元汇率持续且快速贬值的背景下,公募从业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底以来港股市场回暖,一些长期关注境外股票的投资者转而投资港股,港股市场似乎成为了一个较好的“避风港”,或是QDII基金的受追捧程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券商中国)

资管巨头唱多 对冲基金加仓中国资产

近日披露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全球资金正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力度。高盛集团大宗经纪部门最新数据显示,上周对冲基金在全球各地区净买入股票,其中对中国股票的净买入已持续四周。此外,在最新发布的股票策略报告中,高盛将沪深300指数12个月目标位从3900点上调至4100点,对A股维持“增持”评级。多家机构表示,海外市场持续波动以及中国经济基本面逐步好转,是吸引外资回流的主要原因。

(上海证券报)

自购再次涌现 近六成股票私募满仓出击

近期A股市场震荡走高,私募机构自购潮再次涌现。近日,海南希瓦私募基金和聚宽投资发布自购公告,分别自购旗下产品420万元和2000万元。今年年初,在A股市场波动较大的阶段,私募机构曾掀起一波自购潮。

业内人士指出,私募机构自购旗下产品,显示了其对自身产品的信心,同时也可视为对未来市场预期积极。此外,数据显示,当前有六成股票私募“满仓”出击。尤其在港股市场迎来反弹之际,不少私募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力度。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机构再掀调研热 多家百亿私募造访超百家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最近一个月,机构掀起新一轮的调研热潮,调研次数创下年内新高。其中,迈瑞医疗、爱美客、天孚通信、传音控股等9家上市公司成了机构眼中的“香饽饽”,获机构调研次数均超过300次。百亿私募也纷纷加入调研大军,包括淡水泉投资、正圆投资、明世伙伴基金、高毅资产、和谐汇一在内的明星私募,是近一个月调研“最勤奋”的私募。尤其是淡水泉投资,近一个月调研总次数高达203次。此外,不少私募近期出手自购,用“真金白银”坚定看好后市。

(证券时报)

公募基金自查引关注,“严”字当头不止合规忙

近日一则“基金公司开展自查”的消息迅速传开。不过第一财经记者随后向多家基金公司进行求证,多位内部人士表示,并未收到公司自查的通知。同时,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公司近期确实有年度自查举动,只是“例行公事”,并非临时要求。

在上述受访人士看来,自查工作本身是一个定期出现的常规举动。而引发市场关注的背后,是监管趋严的信号持续释放。今年以来,不仅相关政策和意见陆续出台,部分从业人员也深有感触。

(中证网)

限购令频现 年内超千只基金限购

在市场持续回暖之际,基金频频发布限购令。其中,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限购占比较高,超过50%的QDII基金宣布了限购措施。这一方面是由于QDII额度告急;另一方面是鉴于国际市场波动较大,基金管理人为保护现有投资者利益而限制新资金的流入。

截至目前,年内已经有超1000只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业内人士表示,此轮基金限购主要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在资产价格高位入场以及资金短时间内快速流入造成冲击。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公司动态

金融圈重磅!两大私募官宣:启动整合!

5月22日,正心谷资本在官微发布消息称,公司将于近期开始启动与上海润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润时私募”)的整合。润时私募也同步官宣了这一消息。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孙恩祥表示,两大私募合并,背后主要有几方面原因:其一,私募机构可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二,私募可以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减轻单一市场或资产类别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其三,私募可以集中更多的专业人才和资源,提高投研实力和公司治理水平,有助于私募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运营;其四,私募机构可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其五,私募机构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利用合并后的整体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券商中国)

国资公募欠薪?最新回应!所有员工每月薪资均正常、足额发放

5月21日,一则“小型国资公募欠薪”传闻引发广泛关注。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获悉,该公募正是北信瑞丰基金。北信瑞丰基金针对此事回复券商中国记者称,“欠薪”为不实信息!实际上,该公司是对薪资发放时间进行了调整,所有员工每月薪资均正常、足额发放。

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3月17日,是一家有着十年发展历史的小微公募,目前公募管理规模接近30亿元,在全市场排名150位之外。北信瑞丰基金现任总经理刘晓玲,从2023年底上任算起至今不足半年,是一位市场销售背景出身的基金人士。此外,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获悉,北信瑞丰基金近日从北京一家中小公募处挖来了一位中层员工。该员工此前有过电商、市场、渠道等从业经历。

(证券时报网)

又一家公司被注销基金销售牌照

近日,四川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对成都华羿恒信作出责令停止基金服务业务的行政处罚,决定注销成都华羿恒信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

受访人士认为,强监管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对基金销售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基金销售机构运营成本也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一些规模较小、业务发展不理想的基金销售机构开始退出市场,优胜劣汰是行业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国际金融报)

对冲基金减持大型科技股 “掘金”其他AI受益者

高盛集团策略师指出,对冲基金减持了大型科技股,同时押注于更多将从人工智能中受益的公司。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集团策略师指出,对冲基金减持了大型科技股,同时押注于更多将从人工智能中受益的公司。

策略师Ben Snider在5月21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今年第一季度,基金削减了英伟达(NVDA.US)、谷歌母公司Alphabet (GOOGL.US)、亚马逊(AMZN.US)、微软(MSFT.US)和Facebook所有者Meta Platforms Inc.的净头寸,但增持了苹果(AAPL.US)的股票。

(智通财经)

银华基金终止与浦领基金的代销合作

银华基金公告,为维护投券中社5月22日讯,资者利益,经与浦领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协商一致,银华基金自2024年5月21日起终止浦领基金办理本公司旗下基金认购、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等相关销售业务。

(券中社)

产品动态

五年持有期产品,基金经理管了不到一年就离任

近日,大成基金旗下的大成颐禧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混合等多只基金集体公告,吴翰因个人原因离任基金经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大成颐禧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混合于去年6月成立,距今不到一年时间。

而根据去年11月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显示,基金经理需承诺无特殊情况不在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期、封闭期以及管理公募基金产品1年内主动离职。

(每日经济新闻)

主动权益基金持续“回血”

2024年,A股市场自2月6日阶段触底以来,持续震荡上行,带动主动权益基金整体有较强表现。Wind统计显示,截至5月20日,7728只有业绩展示的主动权益基金中(A/C类分别计算,下同)年内取得正收益的基金有4353只,占比达到56%,超过五成。

其中涨幅排名前三的是邹立虎单独管理的景顺长城周期优选,收益为31%。曾豪、王凌霄共同管理的博时成长精选紧随其后,涨幅为30.86%。骆帅和范佳瓅共同管理的南方发展机遇一年持有混合排名第三,涨幅超过30%。

(21世纪经济报道)

“巨无霸”产品频现 债券型ETF总规模突破千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债券型ETF总规模达1014.60亿元。从今年以来资金流向看,债券型ETF净申购额合计约200亿元。其中,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净申购额为75.54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净申购额为64.61亿元。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平安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净申购额也均超40亿元。

资金持续涌入,多只“巨无霸”债券型ETF诞生。截至5月20日,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平安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其中,海富通中证短融ETF规模达到314.45亿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债券型ETF。

(上海证券报)

又有迷你基金清盘

华商基金发布公告,截至2024年5月20日,华商稳健汇利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触发《基金合同》约定的终止情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基金管理人对基金进行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本基金的最后运作日定为2024年5月20日,并于2024年5月21日进入清算程序。

(金融界)

人事变动

9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今天(5.22)有4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从变动原因上来看,有2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从管理的4只产品中离职的。

(金融界)

任职1年4月!德邦基金副总经理莫秋琴离任

近日,德邦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副总经理莫秋琴因工作调整离任,离任日期2024年05月20日。莫秋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历任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储蓄业务部职员;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同业销售经理;南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上海分中心负责人;泉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总经理、产业银行事业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级)、产业金融部总经理;2022年12月5日加入德邦基金,任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

(新浪基金)

中银证券旗下两大百亿基金同日变更基金经理

中银证券旗下两大债券型基金同日变更基金经理。因工作调整,王玉玺离任中银证券安进债券A,吕文晔离任中银证券汇嘉定期开放债券,均由吕鸿见接任,共同管理上述基金的基金经理余亮留任。天天基金网显示,中银证券安进债券A规模为339.10亿元,中银证券汇嘉定期开放债券规模为423.08亿元。

(南方财经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