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股市点评】预期和基本面双改善,市场估值或延续修复行情

市场资讯

关注

2024年05月第3周5个交易日市场呈现震荡走势,日均成交额8490亿元。各主要指数涨跌互现,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上涨0.32%和0.06%。上证指数、创业板指、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回调0.02%、0.70%、0.79%和0.20%。北上资金净流入24.59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房地产板块在政策的不断催化下上涨12.49%,受此影响,建材、建筑、银行、轻工制造板块分别上涨4.37%、3.55%、2.84%和2.49%。受海外经济数据和石油价格影响,本周商品板块表现较弱,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基础化工和煤炭板块分别下跌0.86%、0.88%、0.95%和2.10%。汽车板块在国内乘用车销量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回调1.12%。

2024年4月美国通胀数据整体符合市场预期,同比中枢继续回落。4月CPI同比增3.4%,持平于预期的3.4%,低于前值的3.5%;CPI环比0.3%,预期0.4%,前值0.4%。核心CPI同比增 3.6%,持平于预期的3.6%,低于前值的3.8%;核心CPI环比0.3%,预期0.3%,前值0.4%,为去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从通胀广度和通胀粘性来看,通胀亦有回落。租房项价格增速小幅回落,环比增0.4%,低于前值的0.5%。其中主要居所租金环比回落至0.35%,为2021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超级核心通胀环比亦有所降温,4月读数为0.42%,低于前值的0.65%,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美国核心CPI从2022年9月同比6.6%的本轮周期高点逐步震荡回落,去年12月首次至4%以下,回落至3.6%。综合来看,我们预计年底核心CPI或将缓慢降至3.2%的水平,整体走势未变。

今年以来,市场关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变化频繁,主要背景是其就业、通胀数据的连续波动。鲍威尔在外国银行家协会中发言表示,他仍然预计月度通胀环比读数可能会回到2023年年末水平,只不过美联储可能要等待更长时间,并重申加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居民消费增速将逐步朝疫情前水平靠拢,它带来的总需求放缓可能会进一步带来就业市场变化。

央行推出四项政策措施:1)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2)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3)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4)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央行新推出的四项政策意在落实政治局会议要求,助力存量地产消化。短期提振市场信心,长期有利于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地产当下的核心矛盾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端预期扭转,一个是供给端库存过高。需求端,地产逐步从“投资品”向“消费品”转换的过程“道阻且长”;供给端,过去十年需求的过度透支和加杠杆,导致库存高企,库存消化的过程又伴随着价格的出清,进一步冲击需求。在地产下行周期,需求刺激政策短期利好“箭在弦上”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但也可能对房价造成一定负向影响;而长期来看,政府收储则有利于监管通过调配供给,进而逐步掌握影响房价的主导权。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央行政策工具箱中仍有较多选择:价格上,仍有降息空间,关注后续存款利率、LPR的变化;数量上,本次首期保障性住房再贷款3000亿,后续仍可定向释放流动性,关注PSL新增情况。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3月的4.5%回升至6.7%,高于市场预期的5.5%,社零增速从3月的3.1%回落至2.3%。由此,消费和生产剪刀差较1季度的1.4个百分点走阔至4.4个百分点,体现出更强季节性特征,部分也受工作日和节假日切换的扰动。往前看,五一黄金周体验型消费金额占比高于清明,可能对5月社零有所支撑。工业生产方面,随着财政发力加速,内需企稳和外需高增可能继续支持工业生产增长。

工业生产偏强、部分受工作日因素的提振,今年4月工作日同比多2天,同时出口需求亦有较强拉动。汽车和其他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的同比增速录得13%-16%的较高水平,但农副食品加工和水泥制品业同比仍偏低,或体现消费及建筑开工仍偏冷。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从3月的3.1%回落至2.3%,预期3.7%。分项看,餐饮类同比增速较1季度的10.8%放缓至4月的4.4%,金银珠宝、服饰鞋帽类同比增速亦有所下行,或显示居民消费意愿仍待改善,汽车零售亦低于去年同期,此外,建筑装潢同比增速回落至-4.5%,对整体消费有所拖累。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3月回落1.3pct至3.5%,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降幅仍在走阔,制造业、基建投资同比亦有所放缓。地产周期仍承压,房地产投资降幅仍在走阔,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从3月的10.1%走阔至10.5%。销售端,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下降22.8%和30.4%,降幅较3月有所走阔。

重点关注:1)地产及地产相关板块,2)AI,3)国产替代及顺周期板块。

后续跟踪:1)地产、基建、消费数据、价格指数数据,2)海外经济数据和金融风险,3)中美科技摩擦变化,4)巴以问题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风险提示:以上市场数据来源wind。本材料为诺安基金观点,不作为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