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稳稳的幸福,还是高收益挣到爽?

集思录

关注

看了瑞达里欧的《原则》,试着用基金做简易版风险平价策略。看看大公司的策略,个人能不能用。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收益惊人,惊叹投资大师智慧。关键发现尽然不用调仓。因为动态平衡调仓没有增益,还不如一直持仓不动呢!太反常识啦。所谓风险平价就是计算投资品相关性,选择相关性低的品种。

根据风险程度分配仓位权重,组成一个投资组合。由于平衡风险放在了第一位,一般权益类品种仓位较低,债券类资产仓位较高。为补偿收益率需要在债券类资产上加杠杠。这对散户是个限制。测算时选择了纳指基金、标普500基金、沪深300基金、中证红利基金、新综债基金、黄金基金。

需要特别说明,策略中沪深300基金始终没有仓位,是策略选择,非人为干预。事后分析:沪深300基金与红利基金相关度高,风险波动却奇高。故被策略抛弃。

纳指与标普500相关性也比较高,但风险度不同。故策略有时保持了一部分标普500仓位。由于限定了标准差,2016至今,不足8年期间累计收益率58%,简单算数平均收益率7.26%,几何平均收益率不足6%。略高于近几年优秀长债基金。优点就是稳定,缺点是收益有点低。自己测算有点麻烦,朋友推荐了个小程序。直接选择了简易版,包括纳指、红利、新综债、黄金四个品种。同样2016年开始,季度平衡累计收益率128%.简单算数平均收益率16%

不调仓平衡收益率尽然169%,高出41个百分点,简单算数平均收益率20% !

当然高收益是有代价的,收益率曲线明显出现大幅波折,回撤率较高,关键时刻能否稳坐钓鱼台是个问题。

如果把时间提前到所选基金成立最早的2010年,未成立基金按空仓处理。

9年 ,累计收益率238%。不调仓平衡收益率285%。同样是不调仓比调仓收益更高。高收益率,不调仓优于再平衡,反常识到怀疑外部软件测试是不是有BUG:)

沉迷于A股的朋友们,你们怎么选择?高收益,还是低波动率。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补充

自己测算与外部程序的区别:

外部程序是人为指定品种,指定固定权重,程序定期再平衡。

自己测算方案是人为提供品种,不指定权重。提供限制条件(风险度,单品持仓上限等)以高收益或高性价比为目标,求资产配置权重。定期根据此权重调仓。

初始品种都指定了沪深300,两者的区别是:

外部程序根据初始权重,定期再平衡,不会改变沪深300的权重值。

自己测算的方案,由于沪深300风险度畸高,与红利相关性高。8年间始终没有给其分配权重。

纳指与标普500相关性也高,但性价比标普500比纳指高,策略有时会给标普500仓位,有时调整为零,只保留纳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