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来瞅瞅,大户半年前买的美元债赚了多少?

市场资讯

关注

转自:望京博格投基

专家说要“交易美联储降息”已经说了好几年了。

大户昨天看了看账户问博格,买了半年的美元债基金,怎么才赚了2.19%?

去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高(10月)在5%左右,到12月底最低到了约3.8%左右,现在差不多4.37%。

大户是去年12月初买的,彼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现在差不多。要是大户再晚一个月买在12月底,那说不定还能亏点。

因为债券收益=票息(利息)+价差(到期前在流通市场出卖所得价差收入

(1)票息

按照平均10年期美债收益5%左右来说,半年收益差不多有2%。(产品持有美债的平均久期不到10年)

(2)价差

价差和利率呈反比,大户去年12月初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现在差不多,所以基本没赚到价差收益。

当时博格也买了一个美元债产品,不过比大户买的早一点,买在去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高5%左右的阶段,后来降息(预期)一出来,博格就给卖了,短暂的持有了不到2个月,赚了4.14%。

其实理论上博格应该赚的更多,但因为博格手里没有美元,所以买的是含对冲汇率的美元债基金,而对冲的成本很高,基本上约2%左右,所以理论上博格应该赚至少6%以上。

之所以卖出,一来是博格觉得这个对冲成本太高了,二来感觉美联储一时半会不会降息了,赚一波降息预期的钱就走了。

如果手里有美元的,其实现在买也差不多,毕竟未来降息是确定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是能降,只输时间不输钱。但没有美元的就算了,因为没有美元的要么只能选择对冲产品(但成本太高),要么还要换汇,如果未来RMB升值,那将来可能汇率波动的损失都未必能覆盖美元债的收益。

比如,之前有人说拿100w人民币去买日股,赚了40%以后换回人民币还亏了10w。(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具体是否为真不重要)

当初大户折腾半天买美元债也挺不容易,还研究了半天哪个渠道申购费便宜。

因为越是涉及到投资海外市场,各种乱七八糟的成本越高。

以申购费为例:大户买2w美元该产品

  • 银行渠道:不打折,买2W美元,申购费2%是400美元

  • 基金公司官方app:买2W美元,申购费0.8%是160美元

  • 招商银行app:买2W美元,申购费打一折扣,是40美元。

很多投资者没注意申购渠道费率差别的,可能收益比大户还得低一些。毕竟银行渠道最喜欢推荐这类产品了,因为申购费不打折,提成高。

博格暂时也不会买美元债了,目前就以短债基金组合作为流动性资产,剩下重仓港股+A股权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