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关于理性投资的3条投资锦囊→

市场资讯

关注

今天是“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随着近年来国民人均财富的不断增长,大家对投资理财的需求越发迫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基金、股票等各个途径参与投资。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保护也愈发重要。上银基金自成立以来持续以投资者利益为先,本次我们将聚焦“理性投资”,为大家厘清投资中可能容易陷入的几点误区。

刚开始做投资,一部分爱学习的投资者会开始看专业的经济学、金融学知识,不断学习当然是投资之路的好伙伴,但是这里我们希望提示大家:投资领域拼的不仅仅是认知,更多时候拼的是“心理”。哪些心理和做法可以帮助我们的投资之路更加顺畅呢?

01

不要渴望一夜暴富

在2000年的一个早上,杰夫.贝索斯给巴菲特打电话,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人愿意慢慢地变富。相反,人们更愿意的是一夜暴富。”

如果想要通过理财投资赚到钱,就一定要摆正心态,静下心来想一想,一定要脚踏实地,认识到理财是一辈子的事情,得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新兴诈骗手段正是利用这种“一夜暴富”的心理才得以成功,所以我们特别提示大家,加强防范意识,不要从事过度的投机活动

02

设置合理的期望值

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值都可能对投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过高的期望值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焦虑不安,过低的期望值则可能让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因此,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投资目标和收益预期,以便在投资过程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

基金投资中如何设置合理的期望值?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大致参考一些基金指数的过往收益情况。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自基日(2003年12月3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化收益是11.75%,这代表了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一个整体历史收益水平,如果你想要持有的是偏股混合型基金,可以以此作为自己对预期收益的一个参考。同样地,如果想要投资的是短期纯债型基金,那么可以看看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自基日(2003年12月3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化收益是3.46%(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2.31;此处数据仅供参考,指数过往收益不代表基金产品未来表现)

我们对基金收益要有合理的预期,公募基金只是投资产品中的一种,不能指望一笔投资能解决所有的投资问题。

03

坚持长期投资

投资就是认知加坚持。

面对较为剧烈的市场波动,很多投资者会倾向于采取择时的操作来追求更好的收益,“难坚持”反应了投资者在面临市场震荡时的焦虑心情。

然而,数据告诉我们:投资者的盈利情况存在随着持有时长增加而改善的整体趋势。持有时长不足1个月时,投资者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4.59%,盈利人数占比仅37.46%。持有时长2-3年时,投资者平均年化收益率转正,盈利人数占比达到80%以上。持有时长达到3-5年时,投资者平均年化收益率大幅提升至6.52%,盈利人数占比也超过90%。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申赎会对基金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从报告披露数据来看,近5年,超5成的投资者年均交易次数在1次以内,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02%,盈利人数占比超88%;而随着交易频率的增加,投资者平均年化收益率、盈利人数占比开始逐步下滑,平均基民增益系数也一路下降。当交易频率超过10次时,平均年化收益率转负,盈利人数占比也大幅下滑至67.69%。由此可见,在投资过程中,如果能够管住手减少交易频率,或许能明显提升收益水平(数据区间:近5年指2017.7.1-2022.6.30,数据来源:《2022年公募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第二期,中国证券报及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联合发布,2023.5)。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与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全面了解产品风险,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