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5.15”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 防范账户风险,守护支付安全

市场资讯

关注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

心系投资者 携手共行动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支付功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便捷,对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技术创新赋予了支付新的特性,随之也隐藏着难以捕捉的支付风险,支付安全当下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受关注对的话题之一。

“购物找零发现是假币”“银行卡被盗刷”“网络购物买来假货”“血汗钱投入非法集资和传销血本无归”“投资证券期货发现上当受骗”……此类现象屡见不鲜,不仅让老百姓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也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风险。

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也是第十五个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

合煦智远基金充分响应监管号召,积极落实开展以“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为主题的投资者教育宣传活动,专门搜集了几起涉及个人银行账户支付风险的案例,希望大家在学习支付业务安全风险防范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防范支付风险的意识,注重保护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全力守护支付安全。

#01- 付款码外泄,被骗数千元   

2017年,福建的一位张先生想买一款手机软件,便在网上搜索并搜到一个微信号,在添加对方微信号后,对方表示张先生若想买到手机软件必须要付款200元。没有多想的张先生就直接通过微信发红包给对方,但被对方拒绝了。

对方给出的理由是‘红包和转账,都是给到个人账户,没法入公司账户’,要求张先生直接点击进入微信钱包的付款页面,把条形码上的18位数字码告诉他,然后完成支付后,就能直接进入他们公司账户了。

张先生一想,这样也方便,就按要求将18位付款码报给对方。没一会儿,张先生收到了一条支付2800元的提醒,对方也给张先生发来了微信语音,说“不小心弄错了,我们要把钱通过这个支付渠道退还给你……”

中了骗子圈套但仍不自知的张先生又重复将18位付款码告诉了对方,随即发现自己又被刷走2790元,这时,张先生才发现被骗,当他要求对方退钱时,已被对方拉黑。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微信付款功能一般在点击进入付款页面后,会显示条形码二维码和18位数字编码

这三个码的功能是一样的,就像平时购物扫二维码支付一样,如果把付款码告诉对方,对方一样可以刷走你的钱。骗子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在骗走受害人的18位付款码后,直接将钱刷走。

#02- 申请贷款,却遭遇“精准诈骗”   

2021年3月,辽宁锦州的李女士在手机上收到一则自称是某农行的短信,并附带“农行快贷春季版快贷App”的下载链接 。

李女士最近正有贷款之意,欣喜之余,她研究了这款快贷APP的贷款利率,发现小额快贷年利率远低于普通商业贷款,而且可以免息三个月,于是李女士化心动为行动,通过链接下载了该App,并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了账号。

注册成功之后,“农行快贷春季版”APP的客服向李女士发送了“企业通”App的链接让她下载,李女士毫不犹豫地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软件并注册了账户。紧接着一位自称是“业务专员”的客服通过“企业通”聊天软件向李女士发来小额快贷的具体步骤,李女士据此方式在线提交了贷款申请并通过后,想把所贷资金提现到银行卡里,却发现提现失败。

客服热情而“专业”地解释说“小额快贷”业务办理人数过多,由于李女士办理业务存在网络环境安全隐患,为保障资金安全,她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如需快速解冻需要李女士先缴纳“保证金”解冻账户。李女士按对方提出的要求和账户转账1万元,半个小时后账户仍然没有解冻,再次咨询客服后得知:自己的银行账户因电子合同未更改导致二次冻结,需要再转3万元到对方账户上来解除冻结。无可奈何的李女士又分2次向对方账户转款3万元,她的贷款账户终于显示解冻,但所贷金额仍不能提现。这时李女士才意识到可能是被骗了,共计损失4万元。

警方提示:办理贷款一定要选择银行等合规金融渠道,亲自操作,切勿轻信电话、短信等声称可以快速办理贷款的广告,切勿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身份证信息提供给他人使用,同时警惕他人以中介或银行合作机构的名义,声称代客户申请、支用、操作快贷,实则进行贷款诈骗的犯罪行为

涉及民生领域的经济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经济犯罪之一。

什么是 “经济犯罪” ?我们又应该如何防范经济犯罪,守护好自己的 “钱袋子”呢 ?

1、什么是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除此之外,经济犯罪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发生在经济领域。即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

(2)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并且一般都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3)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与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财产犯罪不同。

2、如何防范经济犯罪?

我们看下经侦支队警察给我们的几点提示吧:

1、看一看

凡是涉及到金融业务的,一定要查看对方公司的资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相关部门的批文等。可在权威网站查证,确认公司是否有金融业务活动或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资格;投资项目是否属实。

对超出经营范围,频繁变换公司名称、地址、投资项目,张冠李戴、夸张粉饰、项目子虚乌有的理财产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2、想一想

 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发财梦,天上不会掉馅饼儿。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那些许诺超高收益率、现场交本金即付部分提成或利息、在人群流动或聚集区域怂恿群众将房产抵押获取贷款投资的所谓“项目”“理财”等、或群发短信介绍的一些动辄承诺回报率高达百分之百的项目,都是不靠谱的,坚决不能参与。

3、问一问

对于确实拿不定主意的,在投资之前最好能咨询专业人士,起码找几个“明白人”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尤其是提醒老年投资者,投资前一定要征求家人或子女的意见。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树立正确投资观念,切实守护好我们自己的“钱袋子”。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2016.8.18,https://www.gov.cn/xinwen/2016-08/18/content_5100355.htm

2、山西太原交警《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了解一下!》,2023.4.12,https://weibo.com/3498446914/4584656530047756?wm=3333_2001&from=10E4193010&sourcetype=weixin&s_trans=7407008300_4584656530047756&s_channel=4

3、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信《【提醒】微信交易时千万不要透露这串数字!否则损失惨重》,2017.12.12,https://mp.weixin.qq.com/s/iaa_TdtLtR-6etuaAK3oOg

4、东城公安《一起来看!东城公安“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2023.5.15,https://mp.weixin.qq.com/s/fsM7u2HTYnB-aTiLSYfEfw

5、锦州网警《「反电诈」三台多人被骗!假贷款,竟是真诈骗!》,2022.3.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164895876204344&wfr=spider&for=pc

6、淮安公安微警务《515经侦宣传日】与民同心 为您守护》,2023.5.15,https://mp.weixin.qq.com/s/UN8xCWiKFOAdFkXGu9rhOQ

风险提示

本文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在投资前了解所要投资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认真阅读所投资基金的全部法律文件,并根据自身情况购买与本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