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刚刚,红杉、真格拿下了“AIGC第一股”

投中网

关注

一年入账超5亿元。

ChatGPT发布16个月后,一家位于北京的AIGC公司率先在港IPO了。

4月24日,出门问问正式登陆港交所,拿下港股“AIGC第一股”的称号。截至发稿,这家公司的市值超过48亿港元。

在一众大模型明星公司中,李志飞经过上十年的打拼,带领出门问问抢先敲响上市的钟声,不仅让公司的AIGC解决方案服务超过900万用户,自己的身价也超过12亿港元。

与此同时,一路陪伴这家公司成长的红杉中国、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谷歌、圆美光电歌尔股份等投资者,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收获时刻。

博士创业

身价超12亿港元

对AI的浓厚兴趣,最终让李志飞踏上创业之旅。

从南京理工大学拿到热能工程学士学位后,他转身投向计算机的怀抱,先后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读了相关领域的硕士和博士。2010年,他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到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对AI的认知问题产生兴趣。

为了近距离感受硅谷,李志飞随后加入谷歌担任研究科学家,开始负责语言翻译模型的算法研发,做出了谷歌的手机离线翻译系统。不过刚入职时,此前在创业公司实习埋下的创业种子,便开始在他的心中快速生长。直到苹果推出Siri,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带着“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的使命,他于2012年回国在北京创办了出门问问,将发展重心放在To C上。基于深度学习框架,出门问问开发了包括信号处理、语音识别、NLP和搜索推荐等在内的端到端语音AI系统,并在多个终端上推出语音助手“小问”。

伴随着产品推出,这家公司也早早将商业化安排起来。从一个小小的微信公众号起步,到将APP嵌入Google Glass,虽然公司打响了“出门问问”这个品牌,但热闹背后却是商业化遇挫——不但用户付费意愿低,甚至连活跃的用户也越来越少。

一番思索下来,李志飞于2014年选择做硬件,要为公司的语音交互找一个入口级产品。对于没有硬件经验的他而言,带领出门问问走上软硬结合之路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所幸正好碰到诺基亚中国区裁员,这家公司成功招聘到数位硬件工程师,开始进军智能硬件。

到了2015年,出门问问发布具有语音助手和软硬件结合功能的智能设备TicWatch手表。一年不到,该手表就卖出10万台,总销售额也达到上亿元。此后,智能车载、智能音箱、智能耳机等产品相继问世,出门问问也在生存压力之下积极拓展To B业务。

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这家公司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一切似乎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直到互联网巨头进场,对手的补贴策略直接给了出门问问一点小小的竞争震撼。最终,该公司于2019年启动业务调整,并收缩战线。

当GPT-3于2020年出现后,出门问问也开始涉足AIGC领域,并推出了大模型“UCLAI”(通用中文语言AI),以及发布一系列AIGC解决方案。2年后,ChatGPT的发布迅速在全球形成AGI浪潮,这家公司也于2023年顺势将“UCLAI”升级为“序列猴子”,还上线了写作、绘画、配音、数字人等领域的AIGC产品。

经过上十年的发展,出门问问成功斩获“AIGC第一股”。与此同时,拥有公司上市前26.72%股权的李志飞,身价也超过12亿港元。

红杉、真格都投了

累计融资超2亿美元

头顶谷歌科学家的光环,靠着一个连界面都没有的demo,李志飞就从红杉中国和真格基金等手中拿到162万美元。

到了2013年12月,出门问问又获得红杉中国、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投资的约815万美元。从第一次与李志飞见面,到SIG海纳亚洲完成打款,一共只用了40多天。

“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快的一个投资。”SIG海纳亚洲合伙人王琼曾透露,李志飞对语音交互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看法颇有远见,而且具备工程师能力的他拥有将算法转化成产品的潜力。

红杉中国合伙人郑庆生则表示:“期待公司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从2015年开始,出门问问在一年内连续完成三轮融资,累计从圆美光电、歌尔股份、谷歌等手中拿到6600万美元。当谷歌找上门来寻求业务合作时,李志飞一度持怀疑态度。随着双方合作顺利推进,信任与认可也建立了起来,谷歌便有了投资该公司的想法。

“出门问问研发了非常独特自成体系的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时任谷歌企业发展部副总裁Don Harrison曾表示,“我们被他们的创新科技与发展潜力打动,所以我们很迅速地决定用投资的方式帮助他们在未来快速成长。”

2016年10月,出门问问进入到大众汽车集团的视野中,双方由此开启了长达半年左右的融资沟通。最终,这家公司完成了大众汽车集团投资的1.4亿美元D1轮融资,双方还成立了一家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移动出行新领域的合资公司。

当时间来到2019年9月,该公司又从大众汽车集团和谷歌手中拿到约1686万美元,估值也达到约7.57亿美元。两年后,出门问问用1700万美元买回了大众汽车集团持有该公司的全部股份,并将持有的合资公司全部股份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大众汽车集团。

随着ChatGPT于2022年11月横空出世,很多投资人也对出门问问产生了兴趣,不过李志飞曾于2023年4月直言,“我们公司有足够的钱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截至2023年底,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4亿元。

“我不会为了融资去给资本讲很多故事,某种程度上迎合资本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变形”。在他看来,如果要投出门问问,公司估值、未来故事、商业模式等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因此我目前没有考虑融资的事情”。

一个月后,出门问问便首次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一年后,这家公司成功登陆港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门问问一系列并购的过程中,新东方、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等也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股东,持股比例分别达到2.47%和1.11%。

上市前,SIG海纳亚洲持股17.03%,为第一大外部股东;谷歌持股13.26%,红杉中国持股10.92%,歌尔股份持股10.03%,真格基金持股3.07%。

按照48亿港元的市值粗略计算,这些投资者的持股价值分别为8.17亿港元、6.36亿港元、5.24亿港元、4.81亿港元、1.47亿港元。

坐拥超1400万用户

一年入账超5亿元

在ChatGPT、Sora等影响下,出门问问也在加速拥抱AGI浪潮。

一边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序列猴子”,另一边则是去加速理解并让产品效果接近Sora。在李志飞看来,出门问问过去做的AIGC产品的终局就是视频生成,为了让自身的产品更有竞争力,他们必须理解并跟上。

从以往的经验和积累出发,这家公司目前选择以生成式AI与语音交互技术为核心,为用户提供AIGC解决方案、AI企业解决方案、智能设备及配件。

其中,AIGC解决方案能为用户提供配音、写作、数字人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已经累计吸引约84万用户付费,总共产生100多万笔付款;至于AI企业解决方案,则更多是应用在语音交互、反欺诈、客户服务等场景。

拥有先发优势,再加上产品给力,出门问问如今在全球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400万。其中,AIGC解决方案用户超过900万。此外,在企业相关场景,预装该公司车载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的汽车超过200万辆;在消费者相关场景,该公司已经累计卖出超过100万件智能设备。

在内容创作者、企业及消费者等支持下,这家公司的收入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招股书显示,在2021年至2023年的报告期,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3.98亿元、5亿元、5.07亿元。灼识咨询直言,按照2022年的收入来看,出门问问在中国的AI语音技术及NLP软件解决方案领域的市场份额排第三。

不过受研发、可赎回优先股及普通股账面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该公司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报告期内的净亏损分别达到2.76亿元、6.69亿元、8.02亿元。

从2021年开始,这家公司对研发的投入逐年增加。先是2021年的0.92亿元,接着到2022年变为1.19亿元,在2023年则增加到1.55亿元。这样的投入,最终让出门问问总共拥有749项国内外专利和专利申请。

AIGC的市场相当庞大,同时增长迅速。按照灼识咨询的预测,全球AIGC的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27年的1275亿元。

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也是纷纷入局,OpenAI、微软、谷歌、百度、字节、阿里、腾讯等已经搅动市场,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智谱AI、零一万物等大模型初创公司也已经成长为独角兽。

出门问问的上市,或许只是为这场长期的竞争加了把火。毕竟面对AGI带来的技术革命,没有谁愿意错过并甘于人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