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调整之后,沪深300的估值行至何处?

市场资讯
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全市场跟踪沪深300指数的ETF规模超过3400亿元,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净流入额超过1500亿元。1月18-22日,市场规模居首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更是显著放量,连续三个交易日成交超过100亿元。
作为有两市晴雨表之称的宽基指数代表,沪深300不仅是各路资金布局的心水标的,也是观察市场人气的指标之一。
在今年以来的连续调整之后,沪深300指数到底行至何处?今天我们就几张图来看看——
风险溢价率:近十年的高点
从衡量股债投资性价比的指标来看,沪深300指数当前风险溢价率为0.84%,远高于+1倍标准差的水平并且位于近十年高点,已相对充分的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权益资产的配置性价比已逐渐来到高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2)
图: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率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14/1/22-2024/1/22)
最大回撤:逼至近十年的极值
从最大回撤来看,距离市场上一次“大象起舞”已经过去了三年,沪深300指数也从5800的高点回落至如今的3200点位附近,期间最大回撤已达-44.58%,该数值已高于2018年下跌的幅度,并且极为接近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的-46.70%,当前沪深300指数或已处于较为明显的超跌状态。
(2018年沪深300下跌25.31%,18/1/1-19/1/3沪深300最大回撤-32.46%,数据来源:wind,指数过往涨跌不预示基金未来表现)
图:近十年沪深300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14/1/1-2024/1/22,指数过往涨跌不预示基金未来表现)
估值指标:市净率近十年的0%分位
从估值指标来看,指数市盈率(TTM)与市净率为10.34、1.15倍,分别位于近十年来9.38%、0%分位,前者几乎与2014年的最低值齐平,后者已经来到了“便宜”的时刻,整体看,沪深300指数当前的估值或已压缩至极点状态。
图:沪深300指数近十年市盈率与市净率分位数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14/1/22-2024/1/22)
股息率:已经超过3.3%
在成分股分红总额不断提升与指数价格持续下跌的双重作用下,沪深300指数股息率一路攀升至3.33%。横向比较来看,已高于近十年来96.71%的时间;纵向比较来看,相较主流宽基指数高股息优同样势明显。
图:沪深300指数股息率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14/1/22-2024/1/22)
图:主要宽基指数股息率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22)
除了上述四个数值,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沪深300指数近期与部分指标少见的背离态势同样值得关注。
沪深300与美元指数出现第二次长期同向变动
从历史走势看,沪深300与美元指数或美债收益率多呈反向变动的关系。当美元走弱或美债收益率下降时,A股有望吸引更多北向资金的涌入,利好国内流动性的边际缓和,从而支撑沪深300指数的上涨。但从2023下半年以来,面对美元指数的回落,沪深300指数却没有如期抬升,这表明外部流动环境的缓解未能使得A股止跌,资金面上的利好信号难以改善较为消极的情绪面,而同样的现象几乎仅在2015-2016年期间出现过,侧面反映当前市场对沪深300指数的悲观预期或已演绎的较为极致。
图:沪深300指数与美元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04/12/31-2024/1/22,指数过往涨跌不预示基金未来表现)
沪深300与南华工业品指数的比值自2006年以来首次跌破1
以南华工业品指数为代表的商品指数与经济景气度挂钩,通常情况下应当与沪深300指数呈现同向变动的趋势。但同样是从2023下半年以来,面对商品价格的上行,沪深300指数却未涨反跌,使得沪深300与南华工业品指数的比值继2006年以来首次跌破1,创下新低。
通过观察过去五个比值极为靠近1的时间节点,可以发现基本与沪深300的阶段性底部相吻合。比值高于1时则代表着市场开启了新一轮的反弹修复行情,而小于1的情况仅出现在2005-2006年第一次历史大底附近,再次印证了当前市场或已在较低的位置。
图:沪深300指数与南华工业品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区间2004/12/31-2024/1/22)
长期来看,底部总是在行情的拉扯与反复中被逐渐踏实。极值的出现,不一定意味着马上会回归。但反过来,正因为有持续加剧的低估,均值回归的策略才有机会大展拳脚。
加缪曾说,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那么,这次呢?
风险提示:本材料为观点分享,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且具有时效性。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需充分了解基金的产品特性,并承担基金投资中出现的各类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沪深300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中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