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1年1倍易,3年1倍难:挖掘一个高手

仓都加满

关注

2023年以来,A股市场大幅震荡,以ChatGPT和“中特估”为代表的各类主题此起彼伏,但赚钱不易。

我看了一下Wind的数据,截至5月29日,混合型基金收益率已跌到负数,一些市场知名的基金都出现了大幅调整;新基金发行遇冷,目前5月份公募基金新发基金产品共25只,发行份额合计仅为207亿份,金额创2015年9月份以来新低。

发行遇冷背后,是很多基民持有体验不好,尤其是一些百亿规模的权益类基金,近3年业绩并不尽人意。这也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媒体的反思。

股市有句谚语,叫做“一年三倍易,三年一倍难”,这背后的意思,短期暴利的可能原因是运气,重仓押注单一概念,缺乏持续性而回撤风险大;而长期盈利的原因则是能力,得打造一个具备持续性的投资体系。

其实,公募基金里还有一些优秀基金经理,跟市场上没被定价的优秀企业一样有待挖掘。比如天弘基金的谷琦彬,就实现了3年1倍的突出业绩。

权益资产投资性价比高

虽然眼下很多人偏悲观,但行业有句老话:“基金常常是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在公募业绩和新发的冰点,我们不妨可以适当积极和乐观,后续行情逐步回暖是可以期待的。

当前,权益资产的投资性价比较高。截至2023529日,上证综指的整体市盈率在13倍左右,沪深300指数的整体市盈率不到12倍,而更加代表权益资产投资“性价比”的指标——沪深300指数的股权风险溢价为5.79%,位于2005年以来的82%分位数,这意味着现在或是较好的权益资产买入时机

展望未来市场,随着全面注册制到来,对基金经理的投研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具备长期投研经验,对行业有深入了解,历史长期业绩优良的基金经理就显得非常稀缺了,天弘谷琦彬就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长线好手。

三年震荡市,为数不多的翻倍基

为什么关注到谷琦彬呢?两个数据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原因是长期业绩:截止2023331日,谷琦彬管理的天弘优质成长企业A过去三年的区间收益率高达104.53%,业绩比较基准23.53%,是过去三年震荡市中为数不多的历史业绩翻倍基,超额收益亮眼。

过去三年,A股波动较大,特别是以消费、医药、新能源为代表的板块出现大幅回调,能够在这样的行情中,取得翻倍历史收益,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第二个原因是内部认可度,我很关注基金公司内部人购买基金指标,这反映了从专业层面和公司层面,对一个基金经理的认可。

而数据显示,谷琦彬管理的天弘优质成长企业精选A管理人持有排名第一、内部员工持有金额排名前十的基金,基金公司自家持有1.45亿元(根据基金定期报告等公开数据统计)

选股能力突出,不断寻找预期差

凭借着优秀的历史业绩和内部人认购指标,谷琦彬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管理规模稳步攀升,市场也在好奇:

谷琦彬的投资框架是什么?看好什么样的公司?业绩是否有可持续性?

最近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个人对他的理解整理如下:

一、13A股老司机:具备多类金融机构从业经验,10多年投研经验,厚积薄发。

谷琦彬是清华大学工学本硕毕业,可以说是一位学霸,现在担任天弘基金大制造周期投资总监。

他有12年证券从业经历,5年公募基金管理经历。投研经验丰富,曾任中信证券研究员、瑞银证券研究员、国泰君安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是一位从卖方转型到买方的选手,而且还得过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而且从业以来,做过内资、外资,做过买方研究,也做过基助,管过专户,对资产管理行业有较深入了解,经历多次牛熊,对A股生态有较深了解。

他从20185月起任基金经理,现在担任天弘精选混合、天弘周期策略、天弘优质成长、天弘先进制造、天弘高端制造、天弘低碳经济等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

二、13年专注周期制造业,风格不偏移,深入研究挖掘隐形冠军。

过去几年,市场流行的说法,是主流持股“茅指数”和“宁组合”,但是作为基金经理来说,如果要做出超过同类的超额收益,必须有不同的东西。

谷琦彬的方法,是将自己的能力圈做到极致,不追热门赛道,选择自己的独门股。

谷琦彬入行即专注制造业,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8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对制造业上、中、下游均有较强把握。

他长期研究两类企业,一类是市场耳熟能详的制造业龙头品种,比如很多中国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另外,他还擅长挖掘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数据来源:天弘优质成长企业A基金一季报,截至2023-3-31,图中股票不代表当前持仓,不构成买卖建议,最新持仓可能发生变化。

谷琦彬认为,中国制造业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大,有很多优秀企业的价值远未被市场认知,挖掘一些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有望获得更多超额收益。

挖掘这些行业需要专注深耕,过去几年,无论市场好坏、风格如何切换,其管理的天弘优质成长、天弘周期策略基金的投资风格都没有漂移,始终聚焦在周期制造领域。

当然,随着投研经验越来越丰富,谷琦彬也在拓展能力圈。不过,注重超越市场“认知差”的谷琦彬认为,“稳步地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很重要,要有步骤地拓展,不要看似拓了能力圈,其实丢了根据地”。事实上,谷琦彬所覆盖的周期制造领域,涵盖了超2500只股票。

三、投资风格:选股型选手,左侧投资,寻找认知差,善于抓个股机会。

谷琦彬不会刻意做组合的分散,持仓中能看到的行业分布较均衡,但这并非主观刻意,其实是聚焦于个股调仓造成的结果,组合中会纳入一些与市场认知有比较大偏差的一些公司,通过中长期的尺度去获取它的超额收益。

相对来说,他更多是作为一个选股型选手,从公司本身出发,自下而上通过个股挖掘获取alpha收益。

谷琦彬很重视的一个指标是认知差,他要求自己选中的股票,要相对于市场上其他投资者有认知优势,看到其他人没看到、或者没有被市场正确定价的企业价值。

“对持仓个股的理解深度要在市场前列,要有超越市场的认知,这样才能有望创造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

对于深度研究后看中的企业,谷琦彬会耐心等待买点,左侧买入,买入之后则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在基本面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因为市场的短期波动而草率卖出。

2020年三季度,当市场焦点集中在消费、医药板块时,谷琦彬前瞻研判制造业春天来临,旗帜鲜明喊出“顺周期行情刚刚开始”,被后续的市场行情所验证。

20213月、20223月至4月,市场大幅下挫,谷琦彬明确指出不少优质龙头估值越来越具备吸引力,迎来布局好时机,后被市场验证。

今年以来,“中特估”这条主线很火,谷琦彬持仓的一些中字头公司或者央企的股价有的创了历史新高。而这些企业之前市场关注度不高,持仓的机构也很少,股价新高后,有了“中特估”概念后,关注的机构才多了。

但其实,有的公司谷琦彬已经提前重仓一年多了,本来就有不错的收益。这就是认知差,有些人是从“中特估”的角度看公司,谷琦彬是早早地发现公司存在被市场低估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谷琦彬认为,具备认知优势又有投资价值的优质企业并不多。天弘周期制造团队覆盖市场上2500多只股票,经过团队层层筛选下来的核心股票池只有两三百只,这些股票是动态更新的,谷琦彬投资的主要收益就是来自于这些股票。

四、基金公司平台:天弘基金重视稳健运作,打造长跑平台。

谷琦彬所在的天弘基金,和他的风格,是高度匹配的。

市场上一些重仓单一赛道的基金不同,谷琦彬不追求短期的爆发力,投资风格较为均衡稳健,超额收益来源更加多元。而天弘基金,一直以来投资风格和经营方向不激进,把稳健放在首位,公司始终秉持客户第一的价值观,以为天下人提供稳健、专业、便捷的理财服务

天弘基金高度重视深度研究,公司认为,当前,A股数量已经超过5000只,要想持续战胜市场,唯有更专注在能力圈内,对企业经营发展有更深度的研究,从而通过超额研究,获取超额回报,使投资者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

天弘股票投研团队看明未来方向,2018年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投研改革,根据中国经济最主流、最重要的投资方向,划分成医药、 消费、科技、制造四个投资研究团队,并主要专注于该领域的投资与研究。

用基金经理的话说:“最大的影响是投资越来越专注和聚焦,也越来越瞄准长期。相比追逐热点、浅尝辄止,专注于某一个领域长期潜心研究,杜绝短期行为,进步更快。”

在天弘投研平台支持下,基金经理更专注于核心能力圈建设,避免泛而不精、被动跟随市场,从而实现深度研究优势。

追求长期胜率,值得重点关注

李昌镐下棋有句名言,不得贪胜,善奕者通盘无妙手,用作投资领域,也是不追求大胜,不追求爆发的业绩,而是成为官子之王,追求长期的胜率和绝对收益。

谷琦彬是一个追求长期胜率的选手,长期收益是他更关注的,这种风格,不会ALL IN单一板块,假如市场的贝塔很大,他的组合是阿尔法+贝塔,在市场单边趋势特别明显的时候可能同类排名不显著超前。

但这样的风格,很适合当下震荡市和长期持有,而且他目前管理规模不大,截至1季末28.79亿规模,未来可扩展空间较大,能力圈集中在制造业和周期行业,值得市场重点关注。

最后用谷琦彬在一季报的观点作为文章的结束:

人工智能板块的崛起,导致在当前存量为主导的市场中出现了资金的扰动,本应反应基本面改善的部分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定价,蕴含着价值的低估,这种较为明显的低估状态给了我们坚定持有以及继续逢低买入的信心。

在此背景下,产品组合配置思路为精选当前的龙头以及未来的龙头企业,坚持自下而上选择具备护城河和明显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部分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因为蕴含了更高的预期收益率,也是我们关注和布局的方向。

我们希望组合的长期超额收益率来自于这些优质股票的深度研究,挖掘出其中没有被市场认识到的价值。短期市场对于热点的追逐,给了我们挖掘低估优质公司的更好机会。”

免责声明: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不构成投资建议。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