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2022年,全国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排行

全景财经 

关注

谁是中国内地区域经济的领跑者?

来源|国民经略

作者 | 凯风 

目前,全国共有3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843个县(市辖区、县级市)、3.85万个乡镇(街道)。

近期,2022年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百强园区陆揭榜。

01

百强市

百强城市,堪称我国城市第一矩阵。

中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不一,区域经济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存在。

经济总量最高的上海、北京GDP双双破4万亿,富可敌国;而最低的青海玉树、湖北神农架等地级市(州)不足百亿,不及东部一个经济强镇。

如果以万亿为基准,内地共有24座万亿俱乐部成员;如果以100强为界定范围,那么百强城市的门槛,从去年的2802亿元攀升到3083亿元。

那么,哪些省份百强城市最多?

从省份来看:

江苏(13个)、山东(11个)、广东(10个)、浙江(8个)、河南(7个)、河北(6个)、福建(5个)、湖南(5个)、江西(4个)、湖北安徽四川内蒙古(3个)。

与去年相比,河南百强城市减少2席(信阳、驻马店),安徽减少1席(阜阳)。

与此同时,内蒙古增加2席(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江西增加1席(宜春)。

其中,经济位次上升最快的4个城市分别是:

宁德上升12名,榆林、鄂尔多斯上升11名,包头上升10名。

宁德得益于中国最大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的助力,而榆林、鄂尔多斯、包头皆是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利好。

从各省基本面来看,江苏仍旧是最大赢家,13个地市全部跻身其中,这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地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GDP总量最低的宿迁位居全国第75位。

相比而言,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仅有10个城市跻身百强。

珠三角9市中,肇庆未能进入百强;而偌大的粤东西北,则只有湛江、茂名两市入围,而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汕头仍旧止步于百强之外。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浙江表现也相对突出。

山东11城跻身百强,仅有泰安、滨州、聊城、日照、枣庄5市未入其列;浙江8城入围,仅衢州、丽水、舟山未入其列。

值得一提的是,被万亿GDP城市群包围的江西,则有4城入围,南昌、赣州、九江、宜春,总量超过同处中部的湖北、安徽等省份,。

在内地31个省份中,仍有海南、宁夏、青海、西藏4省份无一城市跻身百强榜。

甘肃、吉林、黑龙江、山西、新疆仍旧只要省会/首府上榜,普通地级市仍未实现零的突破。

02

百强区

城区经济,是城市、都市圈经济的核心支柱。

近日,《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暨2021年赛迪百强区》发布,对除直辖市市辖区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其他地市市辖区进行评估,形成百强区榜单。

根据榜单,2021年十强区分别为:

深圳南山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青岛黄岛区、深圳宝安区、深圳龙岗区、广州黄埔区、佛山顺德区、苏州吴江区和佛山南海区。

可以看到,十强区广东独占八席,且包揽前三,其中深圳4席、广州2席、佛山2席。

以TOP100城区来看,江苏、广东位居前列,分别上榜19个、18个城区,其次为浙江、四川、湖北,分别上榜14、13、7个。

不过,这一榜单将四大直辖市的城区排除在外。从行政级别看,直辖市是省级单位,城区一般都是厅级,比一般城市高出半级或一级。

如果将所有城区及县级市都囊括在内,那么内地十强区矩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这些经济强区“富可敌省”,最高的浦东新区2021年GDP高达1.53万亿,如果放在城市榜中可以排在第12位,仅次于天津。

这些经济强区都有自己的“王牌”:海淀的中关村,浦东的陆家嘴,南山的粤海街道办,天河的珠江新城,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

03

百强县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正在成为新的趋势。

与地市经济相比,中国县域经济差异更大,有一县可挡一市的超级强县,还有人口持续流失的弱县。

这是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

根据榜单,百强县最多的省份分别是:

江苏(25)、浙江(18)、山东(13)、湖北(8)、福建(7)、河南(6)、湖南四川(4)、安徽辽宁(3),内蒙古陕西(2);广东、河北、贵州、江西、云南(1)。

与百强市、百强区分布相对应,在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山东霸榜,三省合计占比接近6成,成为中国县域经济最闪亮的地带。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仅有1县入围,为惠州博罗县。

广东县域经济为何不发达?

原因在于,广东城镇化程度高,大多数强县均已“撤县设区”,而珠三角的佛山、东莞一直都以“镇域经济”著称。一镇经济之力可挡一市,但这也不会体现在“百强县”排名之中。

然而,粤东西北仍有大量县城存在,无一入围的背后,也足以说明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经济差距之大。

如果将县、自治县、县级市视作广义的县城,那么在1800多个县城中,只有43个GDP破千亿。

这43个千亿县,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仅有5个,西部仅有3个。

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分别拥有17个、9个、5个、3个、3个,位居前列。

这些县城,要么靠近大城市,要么本身制造业发达,要么家里有矿,要么有特色产业。

作为全国第一县,昆山就是制造业发达且靠近大城市的典型,2021年昆山GDP达4748亿元,工业总产值破万亿,超过贵阳、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

陕西榆林的神木市、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格尔旗则是产煤大县的代表。

而贵州遵义的仁怀市则是白酒重镇,一家企业市值超过全省GDP的贵州茅台酒,就诞生于此。

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强市之外,还有大量人口流失县城,城市收缩的大趋势,不能不关注,这在《中央文件首提“人口流失县城”》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04

百强镇

镇域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等机构发布的《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我国百强镇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两省,合计占了7成左右。

偌大的中西部,仅有贵州仁怀的茅台镇、湖北鄂州的葛店镇、安徽界首的田营镇、湖南浏阳的永安镇等上榜。

茅台镇靠的是白酒,葛店镇靠的是毗邻武汉光谷,田营镇靠的是循环经济产业,永安镇靠的是烟花行业,永安镇则是浏长融城的“桥头堡”、金阳新城建设的核心区。

与在百强县榜单中的险些“挂零”不同的是,广东是百强镇的霸榜者。

东莞为例,在32个镇街中,共有15个跻身百强镇。

经济最强的长安镇GDP达887亿元,超过中西部众多地级市,相当于湖南湘西、四川资阳、陕西商洛等地级市的水平。

东莞镇域经济之强,在于每个镇(区)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如长安镇的智能手机,松山湖的科创,虎门镇的现代服饰,厚街镇的机电和鞋业,中堂镇的造纸产业等。

显然,这些镇虽然保留着乡镇之名,但实际上已与城市没有多大区别。

05

百强园区

园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

这些园区以产业集聚为基本特征,以招商引资、外贸出口为主要导向,往往都是区域发展的引领者。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2022)成绩单,我国共有48个GDP破千亿、40个进出口总额超过500亿元的园区。

从省域分布来看,江苏省占19席,遥遥领先。浙江、广东、山东、湖北,入榜园区数量分别为9席、8席、7席、7席。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苏州工业园区

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GDP总量达3330.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634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0.1亿元,进出口总额1119.7亿美元,约占苏州全市的1/4左右。

苏州工业园区不仅总量遥遥领先,且产业结构相对优异,目前已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虽然行政级别只是地级市,但却是我国各类开发区数量最多的城市,政策优势并不弱。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苏州共有14家国家级开发区、6家省级开发区、7家综合保税区、1家保税港区,总量位居全国之首。

综合来看,在百强市、区、县、镇、园区等榜单中,江苏可谓一应俱全,发展相对均衡,广东唯有县域存在短板,浙江山东则是镇域稍显弱势。

至于大多数中西部省份,则只有省会一家独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