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保法律译丛发布 加速推进我国社保制度立法
新浪财经讯 11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共同举办的“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暨《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发布会”正式召开,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与法治建设的研究的目标和发展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还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在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略”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本质上讲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过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致的,是实现“基本方略”关于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体现。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舶来品,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同样,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也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他们既要经验,也有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不忘本来”,正如总书记讲的,就是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翻译和介绍世界社会保障立法,就是“吸收外来”,就是落实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加强社会保障与法治建设的研究,就是“面向未来”,就是落实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科学立法”,就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法治轨道上解决这些矛盾的必要要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用法治的手段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用时8年,组织翻译出版了《世界社会保障法律丛书》,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完整引入国外社会保障法律的译丛,填补了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法两个领域的研究空白,是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法学两个研究领域是实务领域的一件大事,这套几百万字的大型译丛的出版,为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世界社会保障法律丛书》这部鸿篇巨制的适时出版,可以弥补国内社会法学领域的严重不足。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将近30年来,至今国内还没有系统完整地翻译过国外的社会保障法律,从教学到科研,从政策建议到法规制订,从理论到实践,都急迫地期待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的原滋原味的译著,以满足国内社会保障事业、社会法学发展的需求。《世界社会保障法律丛书》全面覆盖了不同法系国家、不同福利制度国家以及不同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国家的相关法律资料,其翔实丰富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展开译丛,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法系国家社会保障法律历史与现状在眼前流淌:在六卷丛书中,亚太和欧美各占据一卷,美国社会保障法律占据四卷,从《1935年社会保障法》到现今影响极大的《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在具体的机构职能、流程、管理与监督条文的变化中,80余年法律的传承和制度的变革的融合静静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制毫无例外的都具有本国特色和适合本国国情。但像其他事物一样,社保法制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和特点。这些规律和特点,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社会保障法制设立、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近三十年来,中国一贯注重吸收借鉴国际相关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发展的关键时刻,《世界社会保障法律译丛》的出版发行,为系统了解世界社会保障立法情况提供了最宝贵的一手资料。
多年来,我国理论学术界围绕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略感缺憾的是,在国际比较方面,国外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从未完整地介绍给国内,导致社会保障法律研究资料不足,引用资料也有失偏颇,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学术研究。本套译丛中包括了丹麦、瑞典等典型福利的社会保障法律,他们构建福利国家的努力以及再改革,都在书中呈现。此外,还有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卓有特色的法律规章。这套译丛,不仅是实用的工具,也是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与道路的发展和演化的缩影,堪称世界社会保障比较法治的一个丰富的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