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汇

央行身影逐渐淡出外汇市场 中资银行扩建“小外储”

新浪综合

关注
外汇K线图

外汇K线图

原标题:中资银行扩建“小外储”,央行淡出开启人民币汇市新变局

中国央行身影逐渐淡出外汇市场之际,中资银行的外汇资产池正悄然扩张。

随着人民币今年企稳,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变动大幅收敛,外汇占款6月以来几无变化。相比之下,中国央行统计数据中几个不太起眼的指标,却透露出商业银行增持外汇资产的迹象。今年9、10两个月间,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国外资产项增幅约2450亿元人民币,创5.39万亿元历史新高;同时,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中债券投资项,两个月间增长逾200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新高(历史高点系外储注资商业银行形成)。

9-10月,银行代客结售汇转为净结汇,说明企业和居民整体并未增持外汇,且央行数据并显示期间金融机构的外币存贷款均出现回落,指示银行外汇资产上升的动力更可能来自其自身。9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6.5,银行或有意扩大自有外币资金池。

“原来主要是直接卖给央行了,现在中资银行会想用这些外汇做一些自主投资,”法国巴黎银行(中国)驻上海的交易策略和研究主管单坤在采访中说,央行退出常态干预,境内企业和家庭又转向抛售美元,中资银行成为一个外汇储备以外的、新的外币池子。

丰富主体

单坤进一步解释,之前银行的国外资产和境内外币存款一起波动,相当于银行替企业个人代持外汇头寸,或受到他们的影响而做一些操作;现在银行有自己的想法,会自己做一些操作。“这种转变在今年特别明显。”

央行淡出,商业银行接棒,可能是8.11汇改两年后,人民币市场新一轮深刻变化的端倪--实体经济两年来首度转为净结汇,中资银行买入客户美元后,可能未全部在银行间市场平盘,而是用于增持美元债券在内的外汇资产,这说明商业银行在人民币汇率日趋双向波动后,正跃跃欲试,以更加积极的交易策略,扩大在外汇市场的影响力。

这种变化恰与业内专家呼吁的方向一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曾任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长的管涛上周在中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应通过增加不同风险偏好的外汇交易主体、放松交易的实需限制、丰富外汇交易产品等,同时减少外汇管制,才能够真正释放市场活力,确立市场机构在外汇交易、价格发现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正有更多的政策措施蓄势待发。彭博周一报道,中国境内外汇市场将引入主流G7货币通行的撮合交易模式,在岸人民币/美元即期交易将更加便捷;彭博本月还报道,中国有望于接近三年来首次新增券商类机构为人民币外汇市场会员,中信证券据称在列。

稳定机制

人民币过往长期陷于单边走势,必须由央行积累或抛售外汇储备,实现市场出清。市场以央行为对手方的单边汇率博弈,对稳定人民币汇率构成巨大挑战。现在央行减少干预,让人民币汇率价格更多由市场供需形成,既有利于市场形成自身的平衡调节能力,也可以让判断准确的机构赚取相应利润,激励金融机构自主寻找均衡汇率。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谢亚轩表示,虽然这一块国外资产增幅是否就是银行留存代客结汇,还需要更多数据佐证才有把握判断,但银行在未来肯定会出现角色上的变化,“总得有稳定(汇率)市场的机制吧,特别是做市商银行。”

单坤也认为,外汇市场主体的增加和投资活跃度的提升,对于市场的稳定也比较有利。他表示,当前中资银行持有外币资产的动机,在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之后,持有外币资产有望获得正回报;境内银行在增持外币,而境内企业和境外投资者在增持人民币,未来三者角色还会动态变化,“都是央行退出了常态干预后正常的市场状况。”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总裁杨为敩说,如果银行与企业个人客户持不同汇率意见,相当于成为市场中的一个对手方,能够一定程度上替代央行起到平抑市场供求的作用。他并指出,12月美联储大概率加息,商业银行可能有美元升值的预期。其汇率风险相对于银行总资产而言,“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有银行业人士对此表示谨慎。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表示,“如果没有政策干预,银行作为市场参与主体,似乎很难找到它比其他参与主体更不一样的地方;银行有汇率风险管理,外汇敞口可以有,但是大方向上很难说改就改。”

来源:彭博Bloomberg公众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