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汇

寻找区块链力量第九期:技术扬起新金融蓝海的风帆(对话全文)

新浪财经

关注

寻找区块链力量第九期:技术扬起新金融蓝海的风帆 

把脉区块链发展,坐看数字经济云起,由蚂蚁链、罗汉堂、新浪财经联合出品的《寻找区块链力量》系列节目自8月6日起,每周四下午2点在新浪财经独家首播!本期主题为“技术扬起新金融蓝海的风帆”——数字技术带来金融服务的信息处理与信任机制的范式改变。融合数字化技术将打破原有中心化的金融体系边界,在大协同范围内,使数据收集、验证、资产化、流通形成闭环,从而催生一个分布式信用革命的新金融蓝海。

以下为对话全文: 

主持人:Robert Townsend教授您对区块链的总体理解是什么?另外,能否介绍一下您的新书《分布式账本:金融基础设施和支付系统的设计与监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Robert Townsend:我认为区块链是多项技术的集合。虽然把区块链说成一项技术比较容易,但是它并不只是单一一项技术。我的书中对区块链的不同模块进行了详述,包括数据库、价值转移、密码以及智能合约。我来分别简述一下这几个模块。

首先我想说,这几个模块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组合工作。而且不是每项应用都要用到所有模块。用一种较哲学,或者比较实用的说法是,目标不是构建一项全能通用技术,让该技术能够实现所有应用;而是从应用入手,思考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然后使用相关的技术成分来解决这些问题。另外,我还想指出一点,要了解一项技术,就要了解技术的使用背景。比如,在肯尼亚等国家的一些技术对于当地几乎是革命性的创新,但对于已经拥有电子支付系统的国家来说可能非常普通。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这项创新的价值。在合适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可以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我列出的区块链成分列表中,第一个是数据库。使用账本和区块链首先实现的就是极速协调,消除差异。比如,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正在实施使用分布式账本,当交易者同意买入和卖出股票时,该交易会被记录下来并发送至交易者进行验证。交易者同意后,该记录就成为永久记录。通过该项技术,交易者可以即时结算交易,无需T+2。举一个与之相反的例子,美国的回购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但这些交易必须在交易当天结束时进行调整。事实上,仅在两个交易员及其银行之间对交易情况达成一致或提出异议,每天都要花费数小时。

因此,协调和消除(交易双方账本)差异非常重要。我认为这种“跨代理验证”是一项重大创新,不亚于复式记账。这是一项重大贡献。与此相关的是,我们开始讨论数据和数据库时,计算机科学界、数据科学界已经确立了数据库管理的原则,区分同步和异步记录保存等。这些为通过分布式账本组织数据,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概念框架。

第二个模块是电子价值转移,简称电子货币。我刚才提到肯尼亚的例子,他们使用的就是双重系统。既有法定货币肯尼亚先令,也有M-PESA积分。M-PESA是由Safaricom创建的电子支付系统,人们用工资账户上的信用进行支付,可以用于兑换现金和汇款。M-PESA的实施是一场巨大的革命。我认为它介于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极端是泰国,我在泰国进行了大量研究,泰国几乎是完全依赖纸币;另一个极端是瑞典,纸币几乎完全消失,几乎完全依赖电子货币。其他很多国家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例如美国和中国。在中国,支付宝实现了电子快速支付,同时其他支付方式并行存在。

在这里我说明一下“不一定需要用到所有模块”的意思。Safaricom是可信的第三方。尽管他们有账户,但是他们不做账本工作。有些人觉得这样没问题,也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认为可以在M-PESA移动钱包服务基础上建立一个允许交易验证的账本。目前只有Safaricom一家公司(在客户监督下)在进行这项工作。

再举一个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例子,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显然,中央银行在监控交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交易应是私人化和安全的。因此,当涉及到规则制定等时,需要创建比其他节点具有更多访问权限的节点。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大家都在讨论的电子价值转移的另一大挑战是跨境支付。跨境支付本身就有其挑战。

区块链技术的第三个模块是加密技术。这一方面涉及交易验证,所以备受关注。比特币的共识机制,到权益证明,再到联邦拜占庭协议,其他默认公差协议进行比较和对比。某些地方默认这一验证过程定义了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但我更愿意强调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加密部分、哈西部分、密码谜题。这些部分在一些验证算法中结合在一起,但不是全部。在加密中,我会将把多方计算和同态加密区分,将其视为非常强大的工具。这也引到第四个模块,智能合约。

我们可以在链下进行很多工作,然后将智能合约下规定的交易链接到账本上,以说明和执行价值转移。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无需拍卖行进行拍卖;另一个我称之为借贷计划,是一种混合保险,既能提供灵活性,又能保护隐私。这两个例子,拍卖和混合借贷方案,完全不需要涉及加密,但是需要配合账本。

这些技术发展越来越纯熟。技术本身早就存在,我们使用加密技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现在代码、执行水平都有所提高。关键在于克服障碍,在有限的沟通、有限的信息的情况下承诺和信任并进行交易。应该说是“无信任交易”。我们确实从历史经验中得到了一些指导。我做过大量货币理论和机制设计方面的工作。很多之前的设想,可以通过现在的技术来实现。因此,我认为我们并不是完全从零开始,而是站在之前的经济学理论和期刊文章的肩膀上。这些之前的贡献与实际情况非常相关,对于我们探索这项技术的应用十分有帮助。这是我这本书的提纲。谢谢你的问题。

主持人:教授,您刚才提到比特币。说到区块链,不可能不提比特币。区块链的发展经历了起起伏伏。这个话题让人们感到兴奋的同时也存在争议,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市场泡沫。您在书中说,比特币是金融创新大家族的一部分。那么,您认为这个金融创新大家族是否也像比特币一样,具有不确定性?

比特币使用POW共识机制,使用加密技术——从某节点发送消息,并可以验证该消息仅起源于所标识的节点。比特币通过矿工进行交易验证,即共识机制。我认为主要争议在于,比特币耗电量很大,且运行速度很慢。同时,是一个使用链式结构的数据架构,这也是区块链这个词的由来:交易被合并成一个一个区块,以区块为单位进行验证,然后通过梅克尔树链接在一起。

所以我说区块链技术包含了很多项有趣的技术,指的就是这些成分。正如我刚才说的,批评声主要是,在POW共识机制下交易验证耗时太久且成本很高。但联邦拜占庭协议等新型验证机制不通过挖矿进行,而是通过信任层。用户指定由谁来验证自己的交易。你可以指定你信任的人为验证人,你的指定人再指定他的信任人,以此类推。星云链(Stellar)、瑞波(Ripple)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能够非常迅速地完成任务。所以我认为如何实现最优验证机制,这一点很值得探讨,也是人们的关注点。

至于比特币是不是泡沫,如果比特币是一种旨在促进交易的电子货币,并且比特币的价值和总量有上限,那么它就是一种真正的货币。我之前提到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价值可能存在危险和不稳定。法定货币也并非神圣,而是有中央银行的大量前瞻性指导。银行努力建立信任,以确保没有负面预期。我们也希望财政当局确保一切可控等等。也有一些国家出现了问题,比如委内瑞拉和阿根廷。所以,我认为这个价值“问题”普遍存在于任何扮演货币角色的物品中,不是比特币特有。

主持人:没错,但比特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被政治化。你认为区块链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吗?

我认为当比特币发布时,面世的方式导致了一些争议。中本聪(笔名,希望这个人真实存在)宣布比特币的目标是摆脱信任的第三方,去中心化。中央银行对这种说法,这种认为银行多余的说法不满,因此对比特币强烈抵制。但是如今,中国中央银行等很多中央银行已经在着手创造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了。所以我认为现在趋势与当年相反。我认为当下应该探讨的是如何设计央行数字货币。正如我所说,不仅要设计出数字货币,更要思考能够用数字货币解决哪些问题。很多国家都在探索这一领域。有些国家已经在试运原型,巴哈马、乌拉圭、南非即将推出原型。所以这是未来趋势。

在某些方面,令人很费解的是,我们说“数字货币”,字面意思就是电子货币。很多人没有央行储蓄金,但有银行账户,可以进行电子转账;美国例外,美国似乎仍在使用支票。所以,正如我之前所说的,数字转账这一概念并不是新概念。事实上,中央银行将推出可进行数字转账的账户,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革命性的举措,并没有对中央银行货币的作用,尤其是特殊功能等方面带来变革。不过,比特币确实不应该在数字方面受到那么大的争议。

主持人:张辉先生,您是推动蚂蚁链发展的关键人员之一,请问蚂蚁链拥有哪些核心功能,让其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块链应用平台?在开发区块链技术的工作中,您有哪些核心发现和见解?

张辉:蚂蚁链于2015正式启动。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不断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领域的使用。我们目前正在开发各节点网络互通的联盟链,即在区块链社区中的连接网络的复合体。我们发现了许多区块链技术可以投入应用的绝妙的场景。例如食品供应服务、跨境汇款服务、数字版权、贸易融资等。我们致力于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支持我们的业务伙伴、提供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客户(有时他们也是最终用户),这一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我们必须实现密码技术的突破。经过长达五年的技术建设,现在我们蚂蚁链有四大核心平台支柱。

第一,可扩展性。在区块链公有链中,可扩展性当然指网络规模,多少个网络可以联合操作。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个方面需要规模化能力,账本上的账户规模,这一方面我们也在探索和支持。比如,我们阿里巴巴即将迎来“双11”,可能有几十亿人在平台上进行交易。所以,届时我们的平台可能会与“双11”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必须全力专注于支持数十亿规模的区块链账本账户规模。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包括区块链中的存储系统,智能合约引擎端的交易处理,以及网络,都非常具有挑战性。这种如此大体量交易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可扩展是关键之一。

第二,性能。我们有一个平台来供我们的商业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一项商业服务,商家对客户承诺的服务协议非常严格,比如低延迟 ,我们必须在几秒钟内完成交易并向用户发送确认。这是平台必须提供的一项服务。这实际上也提供了保护。由于是分布式账本,很多组织共享这一账本,但每个组织都希望交易信息向对方保密,比如账户信息、交易金额、账户余额等信息。因此,当多个组织在分布式账本上合作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新服务时,必须保证各方隐私保密。

我们平台的第四个特点是互操作性。区块链技术最终将成为实现新数字资产互联网的基础,同时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所以互联网必须是开放的,可能从一些小型局域网开始。局域网络数量庞大,这也是我们在联盟链社区看到的情况。这些本地区块链网络必须能够彼此互操作。最终,这些局域网可能会发展为互联网水平,能够将数字资产从联盟链整合到另一个区块链上。以上四点就是我们的四大支柱:规模化能力、性能、隐私保护以及互操作性。现在我们蚂蚁链平台已经实现提供商业级服务。同时,我们也开始了解在开发新的私有互联网服务时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实践。我们尤其致力于吸引更多商业伙伴加入我们平台,以实现更多新的商业创新。

第一个关键技术因素是资产数字化。我们认为需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使更多资产实现数字化并放到区块链上,从而实现资产交易。例如,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在区块链网络上,克隆一份实体资产的数字版本。新型资产的许多其它有趣的方面和数据资产有关。我们知道,数据方面的资产开发仍待完善。数据可以轻易复制,而且数据中可能有私人信息,所以不能直接地把数据放到网络上。所以,正如Townsend博士提到的,MPC多方安全计算、HE同态加密、零知识证明等技术可以将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

从平台的角度看,第二个技术因素是服务协议。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平台服务具有高可用性、低延迟,你需要快速提供服务并确认。基本上,这些特征是你在启动一个区块链服务时必须保证提供的。否则,从客户交易角度看,服务水平反而退步了。

第三个关键技术因素是隐私保护。第四个是友好的可编程性。因为,只要我们需要将密码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项技术相结合,我们就需要整合。最后,我们希望构建区块链应用,但仅仅编写智能合约就已经非常具有挑战性了。我们在私有链上看到了很多安全问题,比如某个资产被盗,被黑客攻击等等,更别说最终还会有更多扩展功能,基本上是应用的部分扩展,包括链上以及链下的扩展。我们看数字化方面,构建端到端的区块链应用,需要构建工具对开发人员高度“友好”,基本上,提供给程序员的所有开发工具,都需要高度友好。

最后一个是网络可扩展性。从网络节点的规模上,到账户规模,再到互操作性、性能等都需要网络可扩展性,以上五个因素是我们在帮助商业伙伴建立私有互联网服务以获取更大规模的最终用户的过程中,总结的五大关键技术因素。您需要确保、需要特别关注资产数字化、服务协议、隐私保护、友好程序能力,以及充分的可扩展性。以上是我对本问题的分享。

Townsend: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对话,虽然是在线上。我们读了很多相关文献,想要了解蚂蚁集团中蚂蚁金服采用的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其中之一是MORSE MPC。我想请问,MORSE MPC是否和蚂蚁链并行使用?智能合约是否可以利用这种隐私计算解决方案?另外,我们谈到,安全建模和决策需要支持多方协作计算、优化材料等,需要实现安全匹配,使用公共数据对双方进行匹配且不泄漏私有数据。所以我想请问,在安全匹配和安全建模这两种思想指导下,哪些具体的应用可能成为现实?最后一个问题是,超级账本等技术一直主打零知识证明,我想请问,您们是要用零知识证明保护隐私,还是可能同时使用同态加密和多方计算?提前感谢您的回答。

Zhang Hui: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MPC多方安全计算和加密技术的应用,这些领域基本上是关于联合建模的。比如我们正在探索的一个应用,帮助商业伙伴进行广告宣传。比如,我们有银行等多个商业合作伙伴。他们想发起一场广告活动,比如节日推广活动等等,但可能每个合作伙伴只有自己平台的数据,只能根据自己平台的数据推测部分客户信息。银行也一样。

他们想对用户资料进一步细分,从而更精确的广告定位,比如银行信用卡推广活动等等。这是一个应用,在这一应用中,合作伙伴希望用户信息联合建模,用来进行联合广告活动。联合建模方面,还涉及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所以我们在银行网络中,比如有用户要求贷款,银行要确保贷款不会同时转给多个账户,出现该情况会立刻出发警报。那么,银行可以使用区块链来设立一个联合监控器,以确保任何用户不能同时出现在多个银行同时申请多笔贷款。以上是我们帮助金融合作伙伴使用区块链技术保护隐私的两个典型例子。是否回答了您的问题?

Robert Townsend:您说的这些应用非常有助于我理解,我也非常赞成这些应用。我很清楚要找到解决办法的必要性。不过,我想请问的零知识证明,您们是否使用零知识证明来保护隐私,是否也同时使用同态加密?

Zhang Hui:零知识证明是我们在去中心化身份方面的一个特别的应用方案。实际上,您可能知道,已经有人使用区块链在线上构建新的身份服务,叫中心化身份搜索。这些身份来自组织,而不是个人。你可能有多个身份,那么如何利用区块链保证这些身份都是同一个人呢,可以在不同的身份上进行线上服务验证。零知识证明在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应用,在DID分布式身份 中,关于一个人的特定信息的密钥称为VC,即“可验证的机密文件”。

类似于,我有这样的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的身份、年龄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某个机构验证。有人会说,这些具体数字需要保密。所以很多情况下,我可能提供一个VC就可以证明我是成年人,但不想对方透露我的确切年龄。在这些场景中,我们可以使用零知识证明来生成这样的隐私保护VC,将其提供给对方机构,对方只需要验证我们是否成年,但不知道我们确切的年龄信息。这是我们利用零知识证明在区块链中实现隐私保护的应用场景之一。

主持人:Townsend教授,您能否谈谈您发起的Townsend Thai project这一项目?该项目闻名世界,我们了解到该项目旨在通过提供丰富的数据,在政策和研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术界和决策者都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家庭活动和行为以及这些活动行为与更广泛的地区、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该项目至今已经开展近20年了是吧?近20年了。根据项目所做的研究,您认为区块链给宏观经济中的微观经济基础带来了哪些改变?

Robert Townsend:谢谢你问到这个项目。首先,我们将村庄的动态与地区和国家经济连接。现在最先进的宏观模型关心宏观总量问题,但是得出的政策结论、分析和影响都有微观基础。不是基于假设的企业和家庭的交易方式,而是基于准确的交易数据。这是我们在泰国的项目做的事情。即,将微观和宏观结合,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互为一体的。家庭和企业做决策时会面临一系列障碍,包括私人信息、缺乏信任等,这些我们已经提到过。这些新技术即使不能消除,也能有效减轻这些障碍造成的损害。

由此看来,微观层面的行为不仅能填补原本存在的空白,还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尤其是能够在互不信任的实体之间建立一种体系。一个典型的泰国村庄里,会有许多家族和亲属关系,他们之间会相互交易,也基本相互信任;但同时,村里也有一部分人没有亲属,身边的家人也很少。对于这些人,虽然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村庄,其他家族的内部互信并不会延伸到他们身上。所以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被排除在外。另外从村庄层面看,村庄与村庄之间并没有很好地相互连接。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村庄与村庄之间贸易无法实现。或者假设一个更极端的情况,位于曼谷城区的一个家庭对东北部一个村庄的优质项目进行投资,这些情况都无法实现。

因此,这些技术的潜力巨大,能够真正地减少障碍,构建更好的信息和金融基础设施。举两个例子。在一个小村庄里,会有一些人打工,但典型的家庭一般是从事农业、鱼虾养殖、牲畜以及零售。他们都属于中小微企业,会受到冲击,经营状况会有起有伏。有时即使需要用钱,他们也不会借钱,因为担心万一年景不好,无力还债。所以我更青睐灵活性强的合约,比如允许贷款展期,延期等等。我们看到民间有这种非正式的合约。有些银行以非正式的形式提供这种合约。使用智能合约,我们就可以用代码记录、验证、让人们理解运作原理,从而让这些家庭企业愿意使用智能合约提供真实信息,等等。

回到问题上来。现在,你已经为各个中小企业提供了智能合约,接下来你可以把这些中小企业的合约汇总到一起。这就是证券化,即通过集中所有的意外事件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因为所有企业同时遇到年景不好的几率很小。有了证券化投资工具库后,甚至可以通过MPC或其他技术建立使用其他次级数据,让大型企业,甚至商业银行,也披露他们的软信息。应该说,不披露他们的数据,而是通过MPC使用他们的数据建立特定地区特定领域受到的冲击指标。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在金融平台上进行交易。可以用于拍卖,可以用作匹配平台,包括在二级市场再次交易这些工具。以上是我的愿景,从乡村上升到改善基础设施。

第二个例子是跨境支付,我们之前提到了一点。还是举泰国的例子,泰国目前是中等收入国家,中高收入国家。而泰国周边邻国均为贫穷国家,比如缅甸。所以我们看到泰国有很多移民,有数十万缅甸移民到泰国工作。这些都合法,都受管控。但是,由于泰国经济严重依赖纸币,这些移民想把工资汇回家乡非常困难。他们可以选择直接或托人到商业银行办理,依赖传统基础设施。一般手续费为7%。

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相反,人们可以将法定货币作为存款,并将其抵押于一家创造数字资产的汇款机构。从而实现数字货币以及数字法定货币的跨境转移,且资金转移是双向的,也可以从在缅甸经营的泰国企业流回泰国。这些资金流动可能会导致不平衡。这是我们在实践中一直遇到的经济学理论问题之一,无论是在肯尼亚、印度尼西亚还是纽约金融市场,都存在流动性冲击,都存在不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来应对这些冲击。以上是借贷计划以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混合应急方案。

再次强调,保护隐私是关键。这些资金转移机构和大多数公司一样,不希望披露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信息,但MPC等技术能够在保密隐私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数据,实现借贷交易。以上是两个可以改善金融基础设施的例子。当然这些技术会对这些企业、家庭产生影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而且,虽然这个项目从泰国开始,但项目成果不仅仅适用于泰国。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这些需要。我以泰国项目为例,因为这个项目中,我有充足的数据充分支持研究。我希望泰国能够利用这些数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正努力在泰国实现这一目标,不过该项工作也可以在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开展。

主持人:您认为区块链技术如何服务于小微企业以及有需要的人?

张辉:教授讲的两个故事让我很受鼓舞,其实我们和Townsend博士的方向一致,,我们正在一步步朝着这个愿景前进。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在蚂蚁链上提供的两项平台服务。第一个针对跨境汇款。我们在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以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使用区块链实现数字服务提供商服务终端客户,用户只需点击本地钱包应用程序,即可汇款到家乡。比如,在香港工作的菲律宾人,可以使用我们的服务汇款到菲律宾。

利用区块链,我们可以连接各个银行,在低成本基础设施内实现服务供应商互联互通,从而为最终用户提供成本极低的汇款服务。而且,由于区块链在线上,所以用户可以随时汇款,不受地域时区限制。如果是线下汇款,如果我们两个国家时区相差几个小时,我就需要等到当地银行开门才能收到这笔钱。而线上几秒钟内就能收到汇款。这是数字化带来的更高效的跨境汇款服务,更高效的交易。

第二个服务是贸易融资平台。上个月,也就是今年九月刚刚发布。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主服务。平台上的所有交易订单都通过区块链,同时区块链提供用户身份申请。你是否在你所在的国家是一家合格的小型企业,这些信息都会体现在订单信息中。另外,我们进一步探索这些真实的客户信息和订单信息与银行的关联。在该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上,我们还向买家和卖家提供银行支付承诺以及融资服务。

我们也正在实施加密结算。加密结算是一项智能合约技术,基于订单进度的物流和客户信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多个组织机构连接到交易平台,然后根据所有真实的订单进度信息,我们能够确保使用智能合约自动分类,执行交易合约。Townsend博士提到使用区块链技术实际的帮助和造福小微用户这一愿景。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区块链的使用,特别是跨境业务场景中的使用,探索如何建成一个全球共识网络,实现全球互联互通,高效运作。以上是受Townsend博士分享的启发,想和大家分享的几点。

主持人:您提到的这些项目都是旨满足基层人民的需要,非常务实,能够切实的帮助人们有效交易。但我想请问,蚂蚁链是否有更大的目标,比如,蚂蚁链是否要进军宏观经济,是否致力于成为“大象链”?

张辉:我们从没想过成为大象链,因为互联网从来就不是一家独大的。我认为,在区块链领域,我们公司在网络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我们把我们的平台技术向商业伙伴开放,另一方面,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也希望能够逐步共同建立起一些小型的局域网络,可以是贸易金融区块链网络,也可以是供应链金融网络。我们需要实现由不同服务驱动各个局域网络,然后将所有网络连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产流动,让更多人加入这一互联的网路服务社群。

最终将真正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互联网,任何种类的资产都可以数字化,并且基于科技提供的信任,最终实现降低交易、资产信托、数据等各方面的成本。简单地说,我认为我们现在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可信互联网成熟阶段。

主持人:Townsend教授,人们把区块链看作当作信任机器。有很多声音说,区块链技术即将引发信任革命。您对此有何看法?区块链将如何改变信任机制?界限在哪里?

Townsend:第一点,随着我研究和思考越来越深入,阅读资料越来越多,我意识到经济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对信任的看法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有些人把经济学称为“悲观科学”,因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们之间没有信任,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理论说这种假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提高效率等等,这些我就不深入讲了,关键就是保留私人信息、逃避、道德风险等等。

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设计合约和机制来处理这些问题,以得出解决方案。看似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其实不然。这一解决方案是约束方案,可以称为“说真话约束”。指的不是我们逼着对方说真话,而是我们建立基础模型以找出必要诱因诱导人们揭示出他们未被观察到的因素。他们能看到,但其他人未观察到的情况。这样的约束包括道德风险激励约束等等。在计算机科学中,解决方法更倾向于达成共识,努力实现交易各方对交易一致同意。但在今天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实际上该方式会带来其他约束,因为达成共识是一个不小的要求。

一般而言,验证成本高昂。如前面所述,如何扩大交易规模,让大多数人迅速交易等,这些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我认为信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该建立在激励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设计智能合约,并引导人们合规操作、诚实守信。让人们明白,要求提供真实信息这一设计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当然,首先要确保人们提供的信息不会流入任何第三方,不会被滥用。此时,密码学上场。可以使用同态加密(HE)和多方安全计算(MPC)建立一个智能合约,实现代理之间互相沟通。

从而,你无需拍卖行即可进行拍卖。无需任何中间人、任何第三方中介即可进行借贷。因此,我认为这一“信任机器”最终归结到激励、使用密码技术建立链外合约,然后将必要的价值转让(合约结果)与转让者账本关联。可以称之为半信任系统。我们现在向更大的社区推广,使原始合约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本地参与者同意合约后,可以看着代码运行、伪装,开始相信代码会完成他们给出的指示,并通过加密技术全程保密。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链下链上分层系统,在每一步会使用到特定的某些技术。

主持人:张先生,您同意Townsend教授对信任的理解吗?

张辉:我完全同意。我认为,基本上,信任基于类似…… 我们从共识开始。我们从技术性角度思考如何建立信任。我认为,如果要建立标准并将其放入一个全数字化的互联网中,要做的工作会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信任技术来实现构建,才能最终实现多种基于区块链平台的新服务。

主持人:好的。两位都提到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两位能否简要总结一下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金融领域蓝海机会?Townsend教授先请。

Townsend:好的,回顾来看,我希望能够使用区块链技术改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我刚才也提到了一些例子。证券化、私人借贷计划就是两个改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的例子。我想冒昧再提一个之前没有提及的点,监管机构对新技术的使用。人们往往会希望对金融科技公司和大型科技公司的行为有所限制,因为这些创新颠覆传统的管理规定,但我要直截了当地说,其实新技术大大赋能监管机构和中央银行,在信息、协调,以及解决现有货币理论和机制设计产生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方面大大赋能。因此,这些新技术是机遇,监管机构应抓住机会,采用新技术避免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教授,关于监管机构及监督机制,您是否认为,监管机构及监督机制在帮助区块链或其他金融创新落地的同时,也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约束?

Townsend:我主张公平竞争。我支持竞争,传统和新技术的竞争。我反对的是过时的传统思维方式所造成的约束。我们可以选择改善现有的中介体制。我希望监管机构做的是,更深入地思考制度背后的目的。例如,传统规定保险和信贷的银行账户要分开,并分别对两种银行账户设有相应的完整监管体系。混合借贷合约与之相反,在混合借贷合约中,保险作为合约内的选择之一叠加在上面一层。所以延续传统的账户区分的方式实际上会阻碍福利和发展。这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主持人:张辉先生,您认为区块链能创造哪些金融领域蓝海机会?

张辉:从蚂蚁集团的角度,我们一直专注于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要说我们看到的重大的蓝海机会,其实目前我们更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供应链金融。比如对于制造业,大中小型企业都能够有应收账户用于转让和再融资,尤其是帮助小微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第二是贸易融资。我们看到,阿里巴巴在开展线上交易,尤其是线上跨境交易。我认为,对于交易中的收购、设定交易目标等,区块链能够为用户、为客户降低成本并带来更高质量的服务。

我们关注的第三个方面,和刚才提到的两点同样令人兴奋,即交易网站上的数字版权。抖音等数字内容的版权在今天尤其重要。众多线上作品已成为IP。如何保护这些内容创作者,使其以较低成本轻松获得数字版权保护,将创作内容变为可交易的资产?这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领域。我们认为,至少在我们关注的这些领域存在重大机会。比如使用区块链帮助小微企业客户降低金融服务各个环节的成本等。以上是我的分享。

主持人:好的,谢谢。Townsend教授和张辉先生,再次感谢两位对于区块链及其可能带来的变化进行的透彻分析和生动讨论。

数字技术为金融服务的信息处理和信任机制带来了重大转变,可能颠覆现有的中心化金融体系。数据采集、认证、证券化、流通,这一闭环将催生一场分布式信任革命,并带来金融创新的蓝海。同时,更多的沟通,善意和可信赖的技术平台将促进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合作,世界也将因此更加和谐繁荣。下期节目将于下星期四下午2:00播出,我们下期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