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ESG Experts

44
第4篇

原国务院参事刘燕华:碳市场是气候融资的杠杆

来 源:新浪财经

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于2023年4月6日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笃行励新·碳路致远——气候投融资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会期两天,包括主论坛和五场平行分论坛。

会议汇聚200余位相关领域重磅嘉宾,围绕气候投融资赋能创新驱动低碳转型、气候投融资产品与模式、优秀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碳市场与气候投融资国内外趋势展望、助力甲烷排放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等重点议题展开研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原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先生出席并发表致辞。

刘燕华提到,气候投融资涉及的数额非常巨大,且需要把气候变化的工作和金融体系融合在一起,只有融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推动。但是气候问题和投融资问题是两码事,例如气候投入讲的是长期效益,投资方讲的是短期回报;气候投入是非线性的,金融体系是线性的。“如何在不同的问题之中找到相同的共同点,这就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德豪斯讲的,他说把气候模块和金融模块形成硬连接,我们早投入早收益今后可以放大,如果晚投入今后损失更大。”他说道。

对于中国的气候投融资发展,刘燕华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碳市场的覆盖面。

第二,绿色投资要实施加计扣除的政策,使绿色投资有所激励。

第三,对绿色的企业要进行认定,降低绿色企业上市的门槛,使绿色的企业投融资更加快捷。

第四,加快气候的立法。

第五,考虑加大CCER覆盖范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首先祝贺气候投融资大会的召开。我记得在2015年巴黎会议期间签订了巴黎协议,当时有很多专家就有一个预测,说落实巴黎协议有三个缺口,一个是承诺缺口,二是技术缺口,三是资金缺口。今天我们这个会就讨论资金缺口问题,我看了一下日程,40分钟有7个致辞,所以我把致辞压缩到5分钟,我想谈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气候投融资这个数额非常巨大,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110万亿美元来解决落实巴黎协议问题,数字非常巨大。中国专家也进行了预测,这个预测有几个版本,从160万亿到350万亿,这个数字相当巨大,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今后的气候投融资需求量大概是占GDP的2%左右,这个数字非常巨大。

第二问题,气候投融资的钱从哪来、谁来用?钱就分成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事情可以分成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情,假如说把这些问题交叉在一起考虑就有很多的组合了。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是最认真的,非常精打细算的。假如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要不就是捐助,慈善事业,要不有回报预期。别人的钱要办自己的事,要么就是腐败,要么就是投资有所预期,还有是它得有足够的吸引力。最后一个是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这是最不负责任的,最任性的,也容易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时候我们要考虑清楚钱怎么用好,能够把各方的利益融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所以说气候投融资问题它需要把气候变化的工作和金融体系融合在一起,只有融合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推动。

但是气候问题和投融资问题这是两码事,绿色投入因为它有不确定性,而且投资是要风险最小,气候投入讲的是长期效益,投资方讲的是短期回报。气候投入是非线性的,金融体系是线性的,气候的研究或者是产业它目前还是比较散而且比较小。而金融需要大而集中。另外气候的技术问题是无形资产,金融机构需要有形资产来抵押。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不同,如何在不同的问题之中找到相同的共同点,这就正像诺贝尔经济学奖诺德豪斯讲的,他说把气候模块和金融模块形成硬连接,我们早投入早收益今后可以放大,如果晚投入今后损失更大。

第四个观点,气候融资的杠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目前中国推行的碳市场,中国的碳市场和欧盟的碳市场目前还有很大差别,但是我们必须要用好这个杠杆,因为碳交易它考虑的是环境成本、配额制度、资产属性和资本属性。因此必须要行业广覆盖,而且在技术上要有所进步。

最后,我谈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碳市场的覆盖面。

第二,绿色投资要实施加计扣除的政策,使绿色投资有所激励。

第三,对绿色的企业要进行认定,降低绿色企业上市的门槛,使绿色的企业投融资更加快捷。

第四,加快气候的立法。

第五,考虑加大CCER覆盖范围。

上面就是我的一些想法,谢谢!

评论
分享观点...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