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ESG Top Columnists

41
第3篇

朱旭峰:应对未来之变,技术赋能企业低碳发展

原标题:朱旭峰:应对未来之变,技术赋能企业低碳发展|未来商业源代码
来 源: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未来商业源代码”之:可持续与长期主义编码

在动荡起伏,混沌复杂的世界,寻找长期不变的理念和战略架构来驾驭不确定性,以相对恒定的理念和准则来应对尖锐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及构建绿色社会,成为当今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底层逻辑。

以“长期主义”为经,“价值共生”作纬,打造让人、社会和地球三者生生不息互相给养的生态网,才是致胜当下,赢得未来的终极密码。

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认为,双碳目标是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带来无限机遇。在追求低碳发展过程中,企业可通过推进一系列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以下为朱旭峰发言内容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争取实现碳中和。随后的202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全球承诺,同时也和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息息相关,更为重要的是碳达峰、碳中和是针对国内经济、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需要做好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做好相关企业、产业、行业、价值链以及供应链方面的诸多转型。

碳达峰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人类生产生活的碳排放达到了平台期,不再增加。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碳排放已经大大超过自然界陆上生物系统和海洋生物系统对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吸收,因此对全球气候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实现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系统的平衡。

很多企业家已经意识到碳排放的挑战性,最近的一个商业调查显示:80%的企业家认为双碳目标对他们企业的影响巨大,特别是高碳、高排放的企业和行业。低碳发展首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产品,随着行业产业链推进,有很多双碳发展目标会倒逼在产业链的上下游。

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是世界小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有2500—3000万台小汽车生产和消费,超过美国和日本生产总和。在这个产业链中,一些大型头部企业承诺:不仅自己的生产要低碳、节能,同时要求上游供应链企业也能够实现低碳。如果上游供应链企业没有实现低碳发展,就可能被替代,这将造成全产业链的重大变化。

下游产品也是如此。企业生产的产品如果不符合低碳发展目标会影响企业生存,以车企为例,会通过技术的变化、转型来生产新能源汽车,这样会造成下游产业链的变化,所以2030对于不同行业产业链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双碳对产业链形成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很多企业产业链转型后,能够获取新的商机。比如说有些企业原来使用化石燃料以及相关化石能源生产产品,他们可以通过光伏生产转变产业或者企业能源的消费结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化石能源的产品制造出节能产品,化能源为资源、化高耗能产品为低碳消耗产品,从而创造相关的商机。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非常重要,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对自己的低碳和排放行为进行管理。联合国专门发布了企业碳中和路径方案指南,指导每一家企业实现低碳发展。有些高耗能企业制定了低碳发展白皮书,对于日常生活类企业,也会提出相应的低碳发展路线图。

理论上说,我们将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方法分为三类。第一是企业的生产;第二是企业的管理;第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于企业的生产,我们可以通过排放的管理、清洁的生产以及产品的创新,推动企业向低碳转型,形成低碳化产品以及吸引绿色投资。对于企业的管理,可以通过战略转型和组织优化,降低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能耗,同时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提高能源的效率。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来说,通过加强对社会的捐赠,促进全社会的低碳发展,同时加强和产业界、高校、科研院的伙伴关系,促进相关低碳技术研发,促进低碳事业发展。

农业是第一产业,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以农业为经济主体。农业最主要的能耗来自于化肥和农药。传统农业大部分是粗放型生产模式,农药、杀虫剂、化肥等的使用,最终都会造成土壤污染,以及大量化工产品的浪费。

同时由于没有精细的农业耕作,也会导致有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粮食危机和饥荒。如何通过技术改革农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极飞科技是农业无人机制造商,也是中国第二大无人机制造商。帮助中国农业和全球各地农业通过无人机精确播撒和施肥,从而减少高耗能产品的使用,降低农业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减少大量人力。

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最大的挑战在于,第一,企业的生产过程低效和高排放量。第二,企业无法测算自己的碳排放即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算和排查问题。第三,生产的产品是否要实现低碳转型,降低能耗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推进产业转型需要企业在这三方面加以革新,一方面要降低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方面要精确去排查这个企业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之间温室气体排放的当量;第三尽量生产出低排放的产品,使得产品转型和研发。

工业企业要做到低碳发展,首先需要有规划生产,制定目标并制定碳清算核查。加强碳排放管理,提高碳汇效率,通过低碳产品去解决产业链中碳排放的问题。

减排是指加强新能源消耗,同时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此外,加强植树造林和海洋生物系统对于碳排放的吸收,同时要加强碳吸收、存储和深埋技术,提高负碳技术。

以传统重工业鞍钢集团为例,他们通过能源和余热的回收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用回收的余热发热发电。同时大量需要化石能源产品的过程和工艺经改造后,变成分布式太阳能的产业供热或者供电产业流程。对于负碳技术,CSS碳的吸收和储存,利用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用于增压,用二氧化碳排挤地下石油,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实现负碳技术。同为传统重工业的宝武集团,则通过低碳工艺创新解决二氧化碳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存储问题。

我们还可以改革传统的工业,比如说中石化,中石化和蔚来汽车进行了强强的联合,各加油站旁增设了汽车充电桩,实现新产业模式消费路径的转型,也提供了新的产业增长点。最近特别是今年,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消费和销售成绩,得益于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了电动汽车的拥有者对于充电的焦虑。

对于高科技高新产业而言,大量高科技企业依赖大数据、云计算,重要耗能来自于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此类企业减少耗能一方面可以对数据中心的余热进行回收,如腾讯公司。另一方面,数据中心可以通过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实现电能的供给。同时,数据中心能帮助高科技企业更好地对自己的碳排放进行核算。以阿里巴巴为例,经过核算,阿里巴巴2020年的碳排放是591万吨二氧化碳,这其中包括了对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的计算。范围一为企业内部能源消耗;范围二是由发电厂提供的电能所输入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发电厂的消耗来源;范围三是包括物流、门店在内的上下游各种产业链所消耗的能源折算出来的碳排放。三个范围数字相加,相对准确的计算出阿里巴巴全年碳排放量。此外通过这种核算方式,不仅能够为自身核算精准数据,还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式,将数据集合,从而协助企业进行低碳管理,帮助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低碳发展政策。

企业如何通过管理来降低运行管理中的碳排放?伊利成立了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的管理委员会,自上而下推进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事业部来及整个集团对于可持续发展不同目标,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指标的落实。

从全球伙伴关系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大力推进和高校、科研院所互相之间的合作关系,推进相关低碳技术的研发。比如美团和清华大学的合作,重点支持无人机配送业务,提高配送过程中碳节能减排的效率,这项技术在世界计算机行业顶级会议上获得了大奖。

还有一种方式是公益:企业可以通过捐赠推进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数据显示,企业对全社会的捐赠在逐年提高。通过对过去5年的大数据分析,2015—2020年的五年间,五百强企业的社会捐赠总额达590亿元,针对这些企业对SDG17个目标进行对标,可以看到企业针对扶贫、教育、卫生和创新有非常大支持,体现了企业在全社会推动碳排放和低碳技术转型的作用。

最后,企业低碳发展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中国制度特点的体现,是一种新型政商关系。政府提供比较良好的政商关系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通过自己的低碳来反馈全社会,这种情况其实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非常重要的体现。另一方面,企业针对双碳目标的发展,提升了自身技术,改造了相关产业链,推进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的进步。

(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评论
分享观点...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