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ESG Experts

40
第4篇

马蔚华:ESG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 源:市场资讯

2022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ESG峰会”于12月15日举行,主题为“ESG赋能高质量发展”。

峰会汇聚近30位关心ESG发展的重磅嘉宾,就“ESG助力高质量发展”、“ESG投资驱动经济结构转型”、“ESG助推企业行稳致远”等5个议题展开研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董事长马蔚华出席并发表演讲。

他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ESG自产生以来,以其环境友好、重视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得到广泛认同,引导资本注重企业的多重价值,同时助推高质量发展。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ESG更易受到资本的青睐,积极践行ESG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为自身的发展获得更加扎实的资金支持。一方面,企业可以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充分披露ESG信息、提高ESG评级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ESG相关投资。企业的ESG评级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人的决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

现场和在线的朋友们:

大家好!

感谢新浪财经“金麒麟论坛”的邀请,今天通过视频与大家做个交流。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ESG自产生以来,以其环境友好、重视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得到广泛认同,引导资本注重企业的多重价值,同时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着眼我国当前主要矛盾,注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这与ESG将企业对环境、社会的外部性纳入评级体系,注重企业的多重价值有共同的出发点,都是注重更有质量的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ESG理念与高质量发展内涵高度契合

2006年,联合国成立责任投资原则(PRI)推广ESG投资。ESG投资要求投资者除了关注财务因素之外,同时关注公司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平等和发展、内部有效治理方面的表现,并且系统化地纳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

ESG,具体包括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ety)、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维度,自上而下分别对应面向环境的外部性、面向社会外部性以及公司治理的公共性。ESG可以指导和促进国内企业按照更高的标准走向国际、融入国际大循环,实现高水平的走出去和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从而契合开放发展理念。

三、ESG是高质量发展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外部动力)

(一)ESG对企业起到市场监督的外部约束作用

交易所对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逐步由自愿转为强制。对于企业的ESG信息披露,欧盟和美国已经在立法上走到前列,港交所在此方向上有所加速。早在2020年7月,港交所新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生效,要求所有港交所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发行人须将ESG事宜纳入董事会考量,将对发行人产生影响的重大气候相关事宜、社会相关议题的披露责任从“建议披露”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释”。今年11月25日,港交所刊发其对发行人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披露情况的最新审阅结果(审阅报告),审阅重点聚焦于2020年7月生效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详细叙述了ESG信息披露要求、审查结果和建议。虽然这次只是抽样检查,但可见港交所对企业ESG情况披露的重视程度。通过对企业ESG情况披露的相关要求,提高企业对ESG的重视程度,督促企业完善自身ESG机制建设并根据建议努力提高ESG评级。可能未来对企业ESG信息披露与定期审查会在更多证券交易所成为一项硬性要求,上市企业应该提前参照目前监管导向加强对ESG的重视程度,包括体制机制建设与具体改进举措。

(二)ESG投资策略资金对企业起到引导推动作用

资金投向引导企业重视ESG,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ESG投资虽处在起步阶段,但越来越为投资者所认可接受。截至2022年11月中旬,中国签约PRI机构达到119家,比2021年底增加了38家。有超过20家公募基金已签约PRI。根据财新数据统计,2022年在地缘政治危机、A股市场下行等利空因素影响下,国内ESG公募基金依然延续了较为强劲的发展态势。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共计新发53只ESG公募基金,新发产品数量高于去年同期的48只;同时,ESG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接近3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500亿元。可以预见,随着国内认可ESG投资理念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势必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自身ESG建设。

(三)金融监管机构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上持续发力

金融监管机构引导银行加大对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支持力度。绿色低碳是新发展理念和ESG的共同关注点,金融监管机构通过货币工具支持和制定监管指引,引导银行加大对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支持力度,对于在ESG评价规则中具备优势的绿色低碳相关行业和企业是重要利好。比较重要的是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以对银行专项再贷款的形式来引导和撬动银行对绿色贷款的支持力度,把扶持范围扩大到符合ESG原则的未上市企业。仅今年年上半年,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的资金达到1827亿,撬动贷款3045亿元,效果显著。

国际上,截至2022年3月,全球有275家银行签署PRB(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负责任银行原则),总资产规模超81万亿美元,占全球银行资产的约45%,而2019年这一数据是三分之一。

四、ESG是企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内生动力)

关于”ESG对于企业的意义“这一命题,目前众说纷纭,核心的落脚点是在企业本身。随着ESG在这两年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关于ESG为企业带来的意义的说法越来越多元化,这些意义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被动意义。面对ESG时,企业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企业参与ESG是为了符合政府的监管要求、顺应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以及响应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核心诉求。第二类是主动意义。ESG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主动的尝试,是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的。ESG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而非带有胁迫的意味。ESG第二类主动意义才应该是ESG之于企业的核心意义。

在变局之中,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在全球化的当下,身处全球市场,企业哪怕不“走出去”,也是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均在发生剧烈变化。在企业内部环境中,无论是技术、人才、市场还是组织结构本身,企业的底层逻辑正在重塑,传统的管理知识在飞快地迭代。在企业外部环境中,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世纪未有之变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国家地区之间政治的敏感化、贸易规则的重塑,再加上新冠疫情的持续冲击,为企业在“全球化”之路中的自身发展提出了重重挑战。在飞速变化的大环境中,企业不仅需要向外看,更需要向内看。向外看把握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向内看激发内生动力,为企业的发展与思考提供源源动力。

ESG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的重要选项之一,下面从核心价值观、防范风险、抢抓机遇三个角度来谈。

(一)企业自身重塑价值观的内在需要

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组织,自身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密切,不能还像过去发展阶段一样,单纯追求规模与增长速度、片面强调财务价值。要坚持长期主义,兼顾企业自身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环境友好、让社会更美好。一家致力于成为优秀或伟大的企业必然要践行长期主义,要平衡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商业利益。这就要求企业“德才兼备”,社会责任是德,经营成果是才,德与才相得益彰,才能打造百年老店。

(二)企业自身防范一系列内外部风险的内在需要

随着严监管态势愈发明显,社会对企业的负外部性更加关注。能让企业跌落神坛、褪去荣光、甚至从市场彻底退出的不止有发展中的财务危机,还有各种内外部风险。从外部风险来说,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破坏环境、影响生态,引发社会舆论关注,甚至升级为社会事件,必然会受到行政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重罚,多年积累毁于一旦。气候变化可能还会引起相关的法律风险、资产风险、技术和市场风险。从内部风险来说,如果公司治理不完善、不健全,内部控制长期缺位或者失效,由此引发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让一家百年老店顷刻间坍塌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

根据统计,ESG有助于降低企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在中国,中证指数发布的《ESG投资价值与ESG指数投资》对上市公司 ESG水平与股价表现关系的研究,在A股市场验证了具有高ESG水平的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盈利能力,以及相对较低系统性风险与特异性风险。

(三)企业自身抢抓时代机遇的主动选择

ESG看重可持续理念,倡导企业市场化和社会责任结合、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商业利益。国家产业政策、监管导向例如绿色金融、先进制造业等,都是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制定。从抢抓时代机遇看,国家政策导向代表了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方向,蕴藏了大量商业机遇,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层要把握的历史机遇。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ESG更易受到资本的青睐,积极践行ESG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为自身的发展获得更加扎实的资金支持。

一方面,企业可以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企业充分披露ESG信息、提高ESG评级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ESG相关投资。企业的ESG评级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人的决定。

营造良好的ESG生态,建立标准和评价体系是重中之重。盟浪研究院研发的FIN-ESG评估模型与国际接轨,它分行业涵盖了环境(E)、社会(S)和治理(G)议题和指标,与国际GRI、SASB等框架标准一致;同时也契合国情,它系统地考察了价值取向(N)和发展方式(I),并将上述非财务评估与财务表现(F)有机结合,由里及表,透视了企业的价值驱动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和业绩达成体系,提出了“义利并举、义利转化、义利双升”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论。

以可持续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既定义当下、也关乎未来。以ESG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评论
分享观点...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