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翠竹之道:中式管理哲学的崛起与实践

市场资讯

关注

引言

现代企业管理哲学许多起源于西方。但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开始对外输出成功的东方管理模式。管理,是一门兼具科学和哲学属性的艺术。相比西方管理侧重科学性,中式管理有着更加浓厚的哲学色彩。

中式管理哲学有哪些独特性?我们可从中汲取哪些营养?一个传统文化意向可帮助我们洞悉中式管理哲学的精髓——翠竹。

翠竹精神与

中式领导力哲学的和鸣

在中国,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被人类赋予高洁的品格,并形成了贯穿千年的“竹文化”。从最初作为信息传递工具的竹简,到后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人追求,翠竹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渗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一来,竹子韧性极强。内里中空的纤维管构造,在减轻自身重量的同时,又确保了自身的柔韧,可使其有效抵御极端天气。

二来,竹子成长速度极快且四季常青。中国民间常说的“节节高”,既指竹子的快速成长能力,也指其不断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三来,竹子是连根性植物。在植物学上,竹子是草不是树,即便地面上的竹子根根分明,其根系却牢牢联系在一起,这与中国人历来崇尚“团结”、重视“集体”不谋而合。

四来,竹子用途广泛。竹笋可食用,竹材不仅是优秀的编织和工艺品原料,还可以用来造纸、做筏。这种多样性恰恰契合了中国人“灵活”、“实用”的生活哲学。

翠竹之所以有助于我们洞悉中国管理哲学,正因二者在内涵上高度相似。中国的商界领袖无论有意或无意,在管理企业时都遵循着以下几个核心理念,体现出翠竹精神;而这些理念追根溯源,又都可以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找到呼应(参考图1)。

01

用灵活性换取创新迭代的空间

翠竹用途广泛,既代表实用性,也意味着灵活性,在各种场景中都能找到展现自身价值的方式。这一特质,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兵家”孙子的思想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子在其代表作《孙子兵法》中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将这一哲学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意味着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时,企业要能够快速灵活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一方面,借此最大程度减少来自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威胁;另一方面,在复杂多变的营商环境中重新找到企业的最优发展曲线。

向上滑动查看

案例

网易创始人丁磊在复杂多变、风口不断的互联网行业中保持“不争”的态度,不盲目追随当下的行业机会,带领网易用自己“灵活”的节奏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网易97年自电子邮箱和门户网站业务起家,经历上市停牌危机后,果断转型进入SP(短信付费服务)和网游领域重获生机,后相继推出有道教育、网易云音乐及网易严选电商等业务。得益于翠竹般灵活发展的理念,网易挺过中国互联网行业几轮兴衰,成为百亿美元市值以上最老牌的互联网企业。丁磊在一次给股东的公开信中提到:“别人说网易没战略,其实我们有,就是随机应变;有人说我们没边界,什么都做,其实我们是不束缚自己,不自我设限。”丁磊的“灵活”发展节奏,也为网易注入了创新的源动力。

02

 注重持续学习与成长

翠竹成长速度极快,且四季常青;儒家也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学习理念。启示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持续学习才能保持成长活力、基业长青。

中国的商业领袖几乎都在努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仅因为全球技术迭代持续加速,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更因为外部形势快速变化,竞争者随时涌现,持续学习、特别是对竞争对手的学习尤为关键。中国企业家们将这一管理理念进一步提炼为“本领恐慌”,即时刻保有“本领不足”、不学则退的担忧

向上滑动查看

案例

贝壳创始人左晖,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屋中介公司曾经的掌舵者,数十年如一日,以持续学习的心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推动地产中介整个行业的变革。左晖认为,竞争性思维是低效的。那些真正强大的团队,一定是首先承认竞争对手的先进、然后学习和赶超他们的这种先进。正是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赶超的步伐中,左晖带领团队推动中国房屋经济行业从野蛮生长向平台化发展进化。

03

重视集体力量与社会价值

翠竹根系交错相连,与“儒家”强调的家庭观和社会观不谋而合(参考图2)。

个体应当积极主动为家庭、社会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个体也能从家庭、社会等集体中获得反哺,最终实现儒家的至高追求“天人合一”。显然,这与西方盛行的“个人英雄主义”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文化有意对个性进行抹杀,在集体中,儒家还讲究“和而不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各异的看法和主张,恰恰是这种互补与制衡,反而推动了整个集体、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向上滑动查看

案例

中国平安集团创办人、创始人马明哲先生善用“集体的智慧”管理多元业务板块。与很多西方公司强调独立CEO个人决策不同,平安在经营层面特别设立执行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下的公司最高执行机构,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同时,平安基于多年实践,形成了“联席首席执行官和职能执行官”的矩阵管理模式。联席首席执行官分管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及科技等业务板块,职能执行官分管财务企划、人力资源、内控合规、投资管理、行政品牌等职能模块,形成“集体决策、分工协同、矩阵管理、制约制衡”的科学架构。受益于这一管理模式,平安集团得以专业、高效地统筹管理各个业务板块,实现高质量发展。

儒家的家庭、社会观,还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个体在提升自我的基础上,更应带动家庭、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既是儒家对人与集体和谐统一的寄望,也是对人本身提出的更为高尚的道德准则。这与西方社会提倡的“慈善”理念殊途同归,都强调个人和企业对社会价值的贡献

向上滑动查看

案例

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和供应商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先生,始终以传统文化中的“敬天爱人”作为行为宗旨,认为企业家的责任有三条:国家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因为有你而富足。从1983年创业之初捐出第一笔款给当地学校,至今曹德旺已捐出近200亿元用于慈善事业。曹德旺先生对自身对企业提出的道德准则,承担的家国情怀,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和翠竹精神。

另一个典型现象是,近年来,中国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商业生态的营建。通过积极打通产业链条、布局多版块业务,由点到面推动了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也带动了更多关联产业、企业的发展。但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对生态链伙伴的管控力度更小,更侧重为其赋能

向上滑动查看

案例

小米科技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以“投资+孵化”模式打造智能硬件生态链,实现共赢。管控方面,小米对生态链企业的持股比例不超过40%,同时生态链企业可保留自己的品牌,以保障其决策权与独立性;赋能方面,小米通过供应链、研发、渠道的资源共享,为生态链企业降本增效。具体而言,供应链方面,与生态链企业共享供应商资源,通过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研发设计方面,生态链企业享有小米IoT开发者平台全面的资源支持,小米亦会指派团队辅导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定义、项目管理、工业设计;品牌渠道方面,生态链企业可依托小米线上线下多元渠道和品牌效应降低分销成本。小米生态链就像竹林,小米通过自己发达的根系向其他竹子输送养分,而这片竹林中的竹子,又通过地下根系彼此连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在“轻管控、重赋能”的生态模式下,小米已孵化超400家智能硬件企业,其中近30家成功上市。

04

 塑造韧性,化危为机

中国式管理塑造的企业韧性可以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找到原因。以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为例,虽然在当时出现了一系列民族斗争和侵略危机,但也正是这些危机推动出现了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机遇。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早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哲学辩证思考,共同驱动中国企业塑造翠竹般的韧性,善于化危为机。

向上滑动查看

案例

携程的发展历程体现出翠竹的韧性特质。作为中国最大的OTA平台,携程的业务在新冠疫情后受到很大影响,2020年收入下滑近50%且面临亏损。面对冲击,携程积极谋求产品与营销方式上的创新,捕捉发展机遇。产品侧,虽然疫情让长途出行变得极为不便,但却释放了短途旅行的需求。携程紧密把握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变化,增设了很多短途旅行产品。营销侧,采用内容营销的创新举措。一方面,董事长和CEO积极参与线上直播电商,通过cosplay等方式吸引年轻用户,制造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同时,在携程平台上打造内容生态,培育KOL和鼓励UGC,增强粉丝粘性。得益于危机下的主动转型,携程实现了年轻化,新增用户中超过50%是25岁以下用户。在2022年扭亏为盈,2023年收入相较2019疫情前增长25%。

应用翠竹精神和

中式领导力哲学的挑战

向上滑动查看

案例

方太集团或许是把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和现代企业管理融合贯彻得最彻底、最深入、最体系化的代表。

方太创始人茅忠群中西结合、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华圣贤智慧和中华历史经验的学习,以及对西方领导力理论的借鉴,用中国的语言和逻辑提炼了深具东方哲学色彩的“方太领导力”(参考图4)。它包括一个核心(“心”)、三个维度(“仁、智、勇”)、十二条目(“立使命、诚安人、兴教化、善激励;谦纳言、明判断、任贤能、识安危;真修己、毅担当、果决断、拥变化”),其内容全部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乎囊括了儒、道、兵、法等中国古代各流派理念,在领导力上更关注心性与修炼,而非技巧与艺术。方太领导力无疑已经成为方太文化体系的重要引领和关键要素,体现了茅忠群提出的方太管理哲学“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助力持续增长。

这些体现着翠竹精神和中国传统哲思的中式管理理念,在过往数十年中帮助许多中国企业在逆风逆流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像翠竹般快速成长。但这套充满哲学色彩的管理理念,其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掌舵人的决断力与个人魅力。在企业面临管理层世代交替、企业管理从“人治”到“法治”过度的当下,如何延续中式管理理念的有效性仍需思考。另一方面,尚有很多中国企业还在卷帙浩繁的各类管理理念中摸索,未能找到适应本土环境、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具体而言,创造社会价值是中国企业的普遍信仰,但灵活敏捷、持续学习、集体力量、坚韧不拔等翠竹精神,往往因管理惯性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缺乏颠覆式创新、人才储备不足而无法有效发挥。

首先,传统大型企业管理惯性强,普遍灵活性不足。灵活敏捷的特质目前往往体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部分民营企业中,而传统大型企业通常有组织层级多、决策链条长等特点,使得文化包袱重、管理惯性强,难以在业务转型与创新、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发挥灵活性。

其次,中国企业的灵活性与韧性往往依赖少数人的敏锐判断,而尚未固化为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相较西方大型企业有严格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制度,中国企业的战略制定更为灵活,在保持长期远景和战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而不断迭代短期战术。但战略的灵活调整往往基于少数管理层的敏锐市场嗅觉,在很多企业并未固化成一套有效管理机制以培育长效的灵活应变能力,例如“情景规划”、更扁平敏捷的组织架构等。

第三,中国企业擅长持续学习,但以渐进式创新为主,颠覆式创新偏少。一方面,自主创新具有技术和市场上的高度不确定性,但文化和考核机制中的低风险偏好,导致管理层不敢放开手脚做突破式创新;另一方面,缺乏长期主义思维,使得管理者更看重任期内、短期见效快的举措,成为“快速跟随者”,而忽视了那些需要长期投入但可能让组织成为“创新引领者”的机会。

此外,部分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还处于“一言堂”模式,而没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这不仅源于管理理念的落后,更是缺乏人才储备所致。许多企业受地域、规模限制,且缺乏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人才培养体系,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不具备集体决策的发展基础。

如何让翠竹精神和

中式领导力哲学落地生根

我们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忘掉中期战略,聚焦长期大方向和短期战术的不断迭代。学习兵家与道家对灵活性的主张,聚焦长期愿景和短期迭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过细过僵的中期战略容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灵活度和员工的能动性,只要保持长期愿景和战略方向不变,将重点放到不断迭代更新短期战术上,将更有利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与活力。

第二,从“人治”到“法治”,以培育长效的灵活应变能力。企业的灵活与韧性不再依赖领导者的个人能力,而是通过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等抓手系统性发展组织能力。例如,设置扁平敏捷的平台型组织架构,以快速反应市场变化;设置专门组织扫描行业大势,定期检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提升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建立“情景规划”机制,主动识别未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各种情景做好预案;通过塑造变革型文化,提升灵活应变的意识和组织内部的变革动力。

第三,防止自大自满,树立持续学习理念,并不断加强能力建设。牢记儒家强调的“持续学习”理念,无论作为明星CEO还是顶尖管理者,都始终保持眼界与心态的开阔,秉持对新鲜事物的学习热情,除了重视标杆企业,那些哪怕仅有个别长板和优势的普通企业,也值得深入研究、对标学习。

第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从“快速跟随者”发展为“创新引领者”。坚持长期主义,识别具有长期价值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并坚定投入;同时在文化和考核机制上,提高对不确定性和失败的包容性,鼓励全员创新。

第五,重视集体协作,发挥不同个体间的合作优势。积极践行儒家崇尚的“家庭集体观”,防止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独断专行,善于听取来自他人的意见建议,并乐于放权,借助集体决策有效避免个人决策的失误。

第六,投资下一代人才,确保基业长青。从“选、育、用、留”全流程着手,培养兼具专业性与管理能力的后备人才。例如,建立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为年轻员工提供领导力培训、轮岗制、导师制等培养机制,引入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政策来实现人才吸引与留存等等。后备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才能保障企业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七,承担社会责任,重视构建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参照儒家提出的“社会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共建。特别是注重运用企业发展优势,积极构建企业商业生态,顺理成章推动企业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反哺与提升。

第八,在探索管理理念、塑造组织文化或面临重大决策时,不妨回顾翠竹的精神与优势,可能会引发管理者对商业和管理产生全新的思考方式。

结语

BCG扎根中国市场三十余年,在陪伴中国企业家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提炼富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本土环境的管理方法。期待这些体现着翠竹精神的中式管理哲学,能够在更多企业落地生根,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增长。

关于作者

阮芳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组织与人才专项中国区负责人,BCG亨德森智库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耐迪贤(Christoph Nettesheim)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资深荣誉合伙人,BCG智库资深顾问。

陈瑜瑜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项目经理。

王秋萌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咨询顾问。

关于BCG亨德森智库

BCG亨德森智库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战略智库,致力于采用远见卓识来探索和开发新颖的商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宝贵洞察。亨德森智库邀请商业领袖进行思维碰撞式的讨论和实验,以拓宽商业理论和实践,并从业务内外汲取转化创新理念。

(BCG波士顿咨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