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白皮书 | 工商银行: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实践的领军者

市场资讯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坚持以创新引领绿色金融发展,是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研究的金融机构之一,且多项绿色金融指标处于市场领先水平,积极推动行业非财务信息披露实践的发展,全方位打造绿色金融的“工行样本”。基于人才管理、普惠金融和绿色银行方面的优异表现,2022年,工商银行的 MSCI评级从“BBB”升级为“A”。

一、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战略体系
2021年,工商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2023年发展战略规划》,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作为绿色金融领军企业,工商银行秉承“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将“建设国际领先的绿色银行,成为具有良好国际声誉的绿色银行”设定为战略目标,明确了绿色金融任务使命、战略体系、战略重点及战略举措,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战略体系。(见图表 1)

图表 1 工商银行绿色金融战略
资料来源:工商银行《绿色金融专题(TCFD)报告,编者整理
2022年,工商银行管理层进一步优化了绿色金融(ESG与可持续金融)委员会职能职责,并印发《绿色金融(ESG与可持续金融)委员会工作规则》。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听取ESG 汇报,开展ESG调研。至此,工商银行形成了全面的绿色金融战略推进体系。

二、气候风险应对措施获得国际认可
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成员单位和“中国银行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组长单位,工商银行制定了一系列“自上而下”举措控制气候风险。
政策方面,工商银行修订了《全面风险管理规定》,以强化气候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建立各层级部门职责明确的气候风险管理体系。
基础设施方面,工商银行建立气候风险数据库收集业务和宏观经济数据,模拟压力情景形成气候风险宏观影响数据库,并将气候风险纳入智能化风控体系,加快智能化系统建设。
压力测试方面,工商银行借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技术框架,选取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压力情景,结合国内实际建立传导模型,并基于行内外客户、业务、行业等数据,开展全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工商银行近年在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相关技术创新获得了《亚洲银行家》(The AsianBanker)组织的认可,于“2022年度中国奖项计划”评选中荣获气候风险管理成就奖。

三、绿色金融绩效领跑行业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工商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和增幅稳中有进。绿色信贷余额约3.4万亿元,位居六大国有银行首位,占金融机构总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约16.26%,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34%。

图表 2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与绿色债券境外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工商银行历年《绿色金融专题报告》《社会责任(ESG)报告2021》,编者整理
2022年,工商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100亿元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为我国商业银行首次在境内市场发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券。该债券首次在境内债券市场引用了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中国绿色金融国际化再进一程。
2022年上半年,工商银行累计主承销各类绿色债券32只,主承销规模267.30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碳中和债6只,主承销规模58.76亿元。

四、参照国际标准完善非财信息披露体系
工商银行已构建以社会责任(ESG)报告、绿色金融专题报告及绿色债券年度报告为主体的非财务信息披露体系。
2007年以来,工商银行连续1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自2021年起发布半年度ESG专题报告。2017 年起,工商银行发布《绿色债券年度报告》《绿色金融专题报告》等相关报告。
工商银行参与国内外信息披露指南编制工作。2021年,工商银行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的编制。该指南是由人民银行引领的中英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项目,是中国首个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行业标准。
人民银行还委托工商银行牵头编制《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指南》和《商业银行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指南》两项绿色金融相关指引标准。工商银行作为国内最早签署支持TCFD建议的专家成员单位,积极助力TCFD 实践项目在中国金融业落地,牵头研制《中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方案》与《中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目标框架》,形成银行、保险、资管专题讨论机制。
此外,工商银行在碳中和路径、压力测试和棕色资产披露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稳步推进标准编制工作。
下一期,我们将继续分享ESG优秀实践案例,为大家介绍华夏基金在ESG资管领域的价值成长。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