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塑料包装产业绿色发展与案例分析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原标题:IIGF观点 | 塑料包装产业绿色发展与案例分析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一、塑料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全球塑料产量自1950年的150万吨增长至2018年的3.59亿吨,复合增速为8.39%,由于价格低廉,用途广泛且坚韧可靠,目前尚无可媲美的廉价替代材料的情况下,预计全球塑料产量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我国近5年平均废弃塑料回收量为1800万吨,平均回收率为 25.6%;欧盟2006-2018年废弃塑料回收处置量复合增速为1.44%,提升缓慢,2018年欧盟废弃塑料循环利用率仅为18.5%,已经是全球最好的水平;中国、印度等国家禁止进口废塑料后,美国废塑料回用率有可能下滑至4%以下。造成废塑料回收处置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再生塑料性能差价格低,回收行业利润微薄并且规模难以扩大。据估计,未来每年约有1亿吨管理失当的塑料垃圾直 接排放至自然界形成污染,塑料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2019年6月6日,结合世界环境日和世界海洋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手十四家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共同成立“中国净塑网络”。根据WWF发布的报告《通过问责制解决塑料问题》显示2016年每个人产出的塑料垃圾总量约等于93个篮球的重量;如果塑料产业发展态势持续不变,到2030年,海中的塑料污染将翻一番,达到3亿多吨,全球塑料产量可能增加40%,由此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增加50%,焚烧塑料垃圾等的排放量也会增加三倍。

过去几十年的塑料生产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废弃的塑料制制品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一种石油产品,其如精炼油一样的制造过程对环境气候也有影响。据美国环保局估计,如今塑料制品的产量约占全球石油产量的8%。石油钻探、加工塑料制制品的过程都将会向大气中排放有害气体,其中包括一氧化碳、硫化氢、臭氧、苯和甲烷(一种温室气体,引发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生产一盎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称为PET,是最常用的制造水瓶的塑料)就会排放五盎司的二氧化碳。综上所述,塑料问题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与全球变暖息息相关,而全球变暖的问题也是当今地球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二、国外禁塑政策概览

(一)欧盟

为缓解塑料污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及危害,欧盟2015年就发布了限塑指令,目标是在2019年底欧盟国家的民众每年每人消耗不超过90个塑料袋,而在2025年,这个数字减少到40。指令发布后,各个成员国都踏上了“限塑之路”。2018年,欧盟议会又通过了一项关于控制塑料废弃物的法令。根据法令,自2021年起,欧盟将全面禁止成员国使用饮管、餐具和棉花棒等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用品将由纸、秸秆或可重复使用的硬塑料替代。塑料瓶将根据现有的回收模式单独收集;到2025年,要求成员国的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达到90%。同时,法案还要求制造商必须对其塑料产品和包装的情况承担更多责任。

而在欧盟内,各国也分别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法令以限制塑料用品的销售和使用。2020年1月1日起,法国禁止销售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一次性棉花棒、一次性杯子和盘子等塑料制品,学校食堂也禁止使用塑料瓶装纯淨水。“法国零废物”组织管理人表示,法国当局未来数年将逐步加强“禁塑令”,计划于2021年禁售塑料杯装饮用水、塑料饮管和搅拌棒、发泡胶餐盒等,水果蔬菜的塑料包装也将被禁用;2022年则将禁止包括连锁快餐店在内的餐饮业向堂食顾客提供一次性餐具。最终目标是在2040年前,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率降低到零。

(二)澳大利亚

在禁塑方面,澳大利亚一直走在前列。2012年的南澳调查发现,尽管一次性塑料袋的垃圾量减少了45%,但购买家庭用垃圾袋的比例却从15%上升到80%。2019年7月7日,澳洲南澳州政府宣布,将在2020年以前向该州议会提交全面禁止一次性塑胶制品的法案,包括吸管、搅拌棒、刀叉餐具等塑胶制品,此案最终获得通过,南澳州将成为澳洲首个立法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地方政府。该州禁用不可分解的一次性塑料袋已有10年。澳洲两大超市自2018年夏天开始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后,减塑的成效相当突出,根据澳洲零售联合会指出,在该政策推动3个月后,成功避免让15亿个塑料袋流入市面,估计全国塑料袋用量减少了八成。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在2019年6月20日将禁塑法案引入议会进行讨论,自2019年11月起,维多利亚州或将禁止使用轻便的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禁塑的对象包括超市、时装精品店、快餐店、便利店及服务站在内的各种零售商店。目前,并非澳洲全境皆都遵循该政策,新南威尔士州是唯一没有立法禁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州,澳洲零售联合会的代表斯道特表示,希望该州能尽速立法,而非依靠大型超市的自发禁令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让减塑政策更有效果。

三、国内禁塑政策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塑料生产大国,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相关政策来逐步禁止塑料产品的使用。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并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2015年1月1日开始,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成为中国施行“限塑令”6年以来,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随后,各省陆续开展了限塑及禁塑相关工作。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来自于快递、快餐等行业的塑料包装迅猛增长,又给塑料垃圾的污染防治带来新的挑战。2016年全国快递业塑料袋总使用量约147亿个,其中快递直接使用塑料袋数量约为68亿个。我国每年消费品零售行业消费塑料袋约5 000亿个;2017年中国人在餐饮外卖上花费2000亿元,各大网络订餐平台一天订餐量所需餐盒和塑料袋达4000万个,一年就是146亿个。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年产800万吨快递垃圾。急剧增长的塑料包装使用量给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带来巨大的压力。对此,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提出要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并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逐步推进“禁塑”的主要任务。《意见》要求,到2022年,进一步健全快递包装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快递包装治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到2025年,快递包装领域全面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形成贯穿快递包装生产、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的治理长效机制。

全国各省市限塑、禁塑政府有所成效,然而国内外开展禁塑活动持续多年,在发达地区都有显著成效,但在城镇集市却难以落实。因为塑料袋零散的消费场景太多,塑料袋生产容易、监管不过来。这种情况下,“限塑令”确实很难彻底执行,就算实行更严厉的“禁塑令”效果也未必会好。归根到底,第一要完善塑料袋代用品的开发,其次还是要改变消费者的行为,使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

四、国内塑料包装产业概览

(一)市场规模

中国是世界包装制造和消费大国,塑料包装在包装产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已超过30%,在食品、饮料、日用品及工农业生产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在包装产品结构占比中仅次于纸包装排名第二。2019年,我国包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全部工业法人企业)7916家,企业数去去年增加86家。

2019年,全国包装行业完成累计营业务收入10,032.53亿元,同比增长1.06%,同比增长1.06%,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47个百分点。其中,纸和纸板容器的制造占比28.88%;塑料薄膜制造占比26.96%;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占比15.87%;金属包装容器及材料制造占比11.64%;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占比6.49%;玻璃包装容器制造占比6.08%;软木制品及其他木制品占比4.1%。

(二)现存问题

1、塑料包装使用数量大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业共消耗快递运单逾500亿个、编织袋约53亿条、塑料袋约245亿个、封套57亿个、包装箱约143亿个、胶带约430亿米,可以缠绕地球1077圈。今年的“双11”,天猫物流订单达12.92亿元。据快递业“十三五”时期发展指标,2020年我国的快递量将达到700亿件。

2、塑料包装回收处理机制不完善

不规范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回收处置塑料废弃物,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家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但目前进程中,未能进行广泛利用,并且不同行业对于包装的设置要求不同,回收处理机制需要根据产品本身特性设置。

3、新材料运用场景少

为了响应国家降塑减塑的政策,许多公司专注科技积极寻求包装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但因为对于技术的要求过高,只能在特定行业对于包装进行重新可持续化改造,并且新材料的替代同样具备污染风险,所以主流方向集中于生物降解包装,但目前仍在探索阶段。

五、塑料包装创新案例——以快递行业为例

一般而言,快递包装物主要包括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瓦楞纸箱、胶带等六大类。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直接使用”包装,共消耗约32亿条编织袋、约68亿个塑料袋、37亿个包装箱,铺展开的面积可以覆盖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整个城区;以及3.3亿卷胶带,按150m每卷规格计算,所耗胶带可以缠绕地球1200余圈。如此巨大的包装物使用量,总体回收率不到20%,(发达国家的塑料回收率通常为45%以上),这意味着越来越广泛的过度包装污染与资源浪费亟待解决,于是快递公司开展了包装可持续化的相关项目。

(一)案例一:“丰BOX”的循环包装箱

顺丰集团作为行业发展的领先者,始终把践行绿色环保使命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坚持在文化中融入绿色理念、在经营中落地绿色模式、在创新中攻克绿色技术、在转型中推动绿色变革。与普通的一次性包装相比,这款共享循环箱采用拉链代替封箱胶纸,容易拆封、可折叠,方便携带并可再次使用,内部有物品绑定带,减少了泡沫填充物的使用,真正做到了“只有包裹,没有垃圾”。据介绍,“丰·BOX”可以循环使用数十乃至上百次,不但结实,甚至还增加了防静电、防水、阻燃、隔热保温等特殊性能。据统计,2019年仅丰·BOX使用,就节约纸箱约1,200万个, 节省原纸约4,400吨,等效减少碳排放约5,000吨。

(二)案例二:申通包装循环

在绿色包装方面,申通快递积极在全网范围内推广回收箱投放计划,加强回收利用工作。截至2019年底,申通快递在全国范围内5000个网点部署了8000个快递包装回收箱,其中上海地区的151个网点共计部署了216个。同时,申通快递以“共享”包装为切入点,与环保材料公司合作生产循环快递箱,同时探索适合申通快递的循环箱使用模式,如以租代买、按次收费、统一回收等。截至2019年底,循环快递箱已试点应用于运送贵重物品、生鲜等。

(三)国际可持续包装案例:MIWA可回收的胶囊循环系统

该公司利用智能技术创造了可重复使用的胶囊循环系统,顾客可以通过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到商店,通过特定设备完成食品的填充,并通过线上付费。整体售卖循环系统以及配套容器,顾客使用配套通用容器直接购买,并完成付款流程,减少多次包装以及回收问题,提高重复使用率。

六、可持续包装与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包装在满足保护性、方便性和宣传促销功能的同时,还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而企业,特别是各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在承受成本压力的同时,更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并已经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和个人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须在环保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求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自身的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中包含绿色包装的内容,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包装不但为绿色物流服务,而且还具有其他人文意义。

当前,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做出环境承诺、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确定可持续包装改进策略,降低了其产品包装的环境负载,塑造了良好的公司形象。而国内,以绿色包装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行业正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将物流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发展相结合,使其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虽然当前主要从可重复、可回收、减塑三个维度积极践行包装创新,未来会积极探索包装技术创新,顺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 WWF,《通过问责制解决塑料问题》,2019

[2] 中国邮政快递报社,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2017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7

作者:

施懿宸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讲座教授,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

朱杨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包    婕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