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打响“地沟油”争夺战:美国有人专门偷,一天能赚1500美元
来源:正解局
背后也藏着欧美科技霸权。
说到地沟油,大家估计都很警惕。
2022年,成都市中院就判了一个案子,火锅店老板做地沟油生意,罚款1376万!
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地沟油,先前我们是谈虎色变,可现在全世界都在哄抢。
价格更是飞上了天。
美国甚至出现了专门偷窃地沟油的小偷,店家说:这些人每天能赚1500美元。
我们常说的地沟油,不单纯是指从地沟里收集提炼的废油,而是一切劣质油的总称。
像苍蝇馆子反复使用的炸油,广义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地沟油。
这种经过反复高温加热的油,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一级致癌物质。
轻则引起腹泻腹痛,重则会增加胃癌、肠癌的发病率。
以往,这些餐饮用废油的处理手段非常简单。
少的话就直接倒入下水道冲走,多的话则会集中收集起来,作为动物饲料或者直接燃烧。
而如今,地沟油却摇身一变,有了大用途,甚至引发了全球哄抢。
全球哄抢,这么厉害,你咋不上天呢?
你别说,它还真上了天,那就是用地沟油开飞机!
事实上,地沟油不但能上天,而且说不定你已经乘坐过地沟油航班了。
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至今已经有45万架次的航班使用过地沟油飞行。
早在2017年,中国海南航空北京飞往芝加哥的HU497号航班,就实现了中国首次使用地沟油跨越太平洋的飞行。
有人会问,为啥飞机用的是地沟油,用我们常见的汽油或者柴油不好么?
原因很简单。
飞机一般都在万米高空飞行,工作温度在-50度到40度之间,条件非常恶劣,对于油品的要求也很高。
柴油低温下流动性不好,极寒天气下就黏住,而汽油比较容易挥发,不稳定而且烧起来快。
从安全性和实用性来说,航空煤油是更好的选择。
而如今全球都在倡导碳达峰、碳中和。
各行各业都在绞尽脑汁研究节能减排的措施,对于航空业来说,同样如此。
2021年,IATA就承诺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自己吹下的牛皮,流着泪也要想办法完成。
航空煤油成了各路专家的发力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家名为SkyNRG的公司就开发出了从地沟油提炼航空煤油的技术。
该技术是将地沟油进行加氢脱氧处理,再用特殊的催化剂,就能让地沟油华丽变身。
这就是利用地沟油等可回收原料做成的航空燃油。
国际上统称为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即可持续航空燃料)。
使用地沟油做原料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优势非常明显,节省化石燃料使用的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农作物变成食用油,食用油使用过后变成地沟油,地沟油变成可持续航空燃料。
燃烧可持续航空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与农作物生长中吸收的那一部分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循环。
相比现有的航空煤油,可持续航空燃料理论上可以降低80%的碳排放。
正是有了可持续航空燃料,国际航协如获至宝。
截止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40家航空公司的45万个航班使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
预计到2025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可能取代约2%的传统航空燃料。
航空业如果想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上亿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
受限于原料不足等原因,目前的产量只有20万吨左右。
地沟油,这个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原料,成为各国抢购的对象,也就不奇怪了。
面对如此大的需求,地沟油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美国价格报告机构Fastmarkets The Jacobsen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废油的价格已经上涨了80%,达到每磅66美分。
从2021年年初到2022年10月,近两年的时间,日本地沟油的收购价格,更是涨了近3倍。
但目前来看,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处于低位。
原因首先就是价格高,这也是可持续航空燃料推广中最大的阻碍。
目前,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价格是普通航空煤油价格的2-4倍。
因为收集来的地沟油,成分过于复杂,无论是前期的过滤杂质,还是后期的处理,都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和物力。
比如说其中的一个环节脱氧加氢,通过高温高压加氢裂解的方法,去掉油脂中的氧原子。
但转换率相比制成生物柴油还有很大差距。
1吨地沟油=0.85吨生物柴油,3吨地沟油才能出1吨生物航煤!
餐饮废油收购的均价是4000元/吨,加上生产、管理、物流费用,SAF出厂价会超2万元/吨。
有人会问,既然用地沟油这么麻烦,那么直接用玉米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不就好了?
使用植物油也可以,但成本上与普通航煤还是有差距。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农作物都是粮食作物,高价收购势必会影响粮食整体的收购价格。
与人抢粮,粮价飞涨,这是会闹出人命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可用的原料不够。
地沟油不够用了怎么办?
很多“聪明的人”就打起了歪脑筋。
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以好充次”的乱象!
比如在2019年,就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出口的地沟油当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当地砍伐热带雨林里种植的棕榈树而制成的新品棕榈油,压根就不是从各路回收来的废油。
正是因为有西方环保组织的经费补贴,才出现了废油比新油价格还高的倒挂现象。
当地人直接将未使用过的棕榈油掺到回收的废油里,卖给西方。
事情一暴露,人们发现毁林开荒产生的碳排放更高。
西方人心想,我们也不是冤大头,于是对地沟油的审查一下子严格了起来。
这么一搞,原料更加供不应求。
而且,之前地沟油在国外从收集到处理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像日本就有将地沟油处理成饲料、生物柴油的先进经验。
如今,地沟油采购价上涨,造成饲料价格也跟着上涨。
日本农家也在抱怨,再这么涨上去,就要考虑养殖规模,是不是要减少点养殖数量了。
如今,日本每年产生的废油数量大约在50万吨,已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运往海外,加工成可持续航空燃料。
2021年的时候,出口量就达到了12万吨。
这个数据相比2015年有了接近4倍的增长。
那么日本出口的这些地沟油,都送到了哪里呢?
答案是新加坡。
这个东南亚小国,目前是全球地沟油回收最受关注的中心。
这里正在建设一座年产量能达到100万吨的大型工厂,是目前全球产量20万吨的5倍之多。
全球最大的SAF制造商Neste也参与了这个项目,通过日本贸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向日本航空公司提供可持续航空燃料。
日本从出口地沟油,到进口可持续航空燃料,实现了产业的循环。
亚太地区占全球航空燃料消耗量的近40%,未来还会继续增长,可持续航空燃料拥有广阔的前景。
行业巨头将工厂放到亚洲,目的也是显而易见。
已经有一些行业小公司通过这个项目挣到了钱,2021年的营业额已经突破300亿日元。
2022年,日本多家行业巨头,包括全日空、日本航空、三菱重工、日新食品等企业联合成立了组织Act For Sky。
该组织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采购废食用油,从原料采购、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加快SAF的推进。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纳闷,疫情这几年,航空公司都亏成啥样了,咋还打肿脸坚持用高价生物燃煤呢?
这其中还有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的功劳。
2018年的时候,她发起了“飞行可耻”的环保运动,提倡使用更加低碳的出行方式,此后该环保运动迅速在全球扩展。
在北欧,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航空旅行。
这下航空公司坐不住了,于是开始大力推广生物航煤。
和传统的石油基航煤相比,生物航煤每吨可至少减排30%,一年可减排约3300万吨的二氧化碳。
这相当于一年植树3亿棵,停开近2000万辆经济型轿车。
坐着生物燃煤为燃料的飞机,再也不用担心“飞行可耻”了。
欧洲国家表面上说这是在保护环境,但实际上,他们想利用环保的名义,来割全世界的韭菜。
这是他们维护自己长期利益的一种惯用模式。
如今,由地沟油掀起的全球抢购战,只不过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的又一次博弈。
谁在绿色能源的发展上落后,谁恐怕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可持续航空燃料之类的生物燃料,主要的目的就是代替煤炭、石油等工业能源的使用,但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煤炭则是工业粮食。
发达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转移,如今能耗大、排放量大的工业制造产业,都在发展中国家。
减少一半石油和煤炭的使用,那就是砍发展中国家一半的GDP。
如果不想或者能力达不到减排怎么办?
可以向西方国家购买排放权。
所以他们躺着什么都不用干,照样能割韭菜。
而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开展得早,之前已经肆无忌惮地排放温室气体好几百年。
如今却可以躺着数钱。
像我们的工业发展,目前仍然处于上升状态,西方这不明显打着降低碳排放的幌子,压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么?
如果未来欧洲国家规定,燃料中没有使用10%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就减少去往该国的航班,甚至不能飞行。
到时候再考虑发展,就为时已晚。
新能源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能源革命,也是我们能否弯道超车的关键一战。
中餐的“地沟油”收集仍在摸索中,希望以后不再有地沟油流向餐桌,而是去它该去的地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