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个硕博人才深陷烂尾楼困局!郑州正在把人才“拒之门外”
谁能想到,传说中的“河南最高学历”楼盘,会走到烂尾的局面?
6月24日,中国房地产报对最近比较出圈的郑州的永威金桥西棠楼盘烂尾进行了报道,显示在项目停工快7个月之后,河南省政府和郑州市政府都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积极介入想要解决,不过按照受采访的业主的话来说,结果目前还不明朗。
楼盘烂尾和后续维权本身也不算罕见,这次闹腾出圈,主要还是和楼盘中业主的学历有关——起码多达670个硕博,以及246人正在享受郑州的人才补贴。
这下算是捅了郑州的人才窝了,处理不好的话,在人才流动的圈子里,名声是要臭的。
告别北京 拥抱郑州 然后扑空
永威金桥西棠是去年8月开盘,去年12月停工,然后一路停到现在的。
中间过程很漫长,发生了“七万字长文催开发商复工”等戏剧性事件,上过不止一次热搜,但是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妥善解决。
事情本身最大的“亮点”,就是业主普遍的高学历(不少还是留美归来的)以及享受人才补贴的身份,来自各行各业,有教授、公务员、高精尖技工等等。
按理说这么聪明一帮人,应该没这么容易被坑吧?结果事实证明在烂尾这个事上,学历的影响有限,现在被集体套牢,有点手足无措。
按照安居客信息显示,这个楼盘地处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与长椿路交汇处东北角,户型从95平到160平不等,均价1.75万每平,往多了算一套要280万。对比下,郑州均价是1.25万,高新区均价是1.4万,可以看出这个楼盘还是相对比较贵的。
现在烂尾了,转手也无望,不解决那损失就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房地产报的报道中受访的一位业主就表示,她和爱人是分别从天津和北京决定来郑州安家的,起初心里想的是“告别北京,拥抱郑州”,房钱也是家里老人拿积蓄接济的,结果现在感觉扑了个空。
郑州,似乎没有她想象地那么欢迎她。
那这个承载了那么多高学历人才梦想的楼盘,是怎么在开盘后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烂尾了呢?
楼盘本身是郑州本地两家房企——金桥和永威联合开发的,两家合资搞了家金威实业进行开发。这两家房企中,永威比较老牌,根据天眼查的信息来看,05年就成立了,注册资金1亿,手底下也有不少项目,翡翠城、东棠等等,很有资历。
但是金桥就不太一样了,这是个新手,17年成立,背后实控人崔红旗还被人翻出来,是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而这个锅炉公司在搬迁之前,地址就在永威金桥西棠楼盘所在的这块地皮上,身份看起来很绕。
这一个有手艺,一个拿地,本来应该没啥问题,结果按照凤凰网《风暴眼》的相关报道,崔红旗期间挪用了用于西棠项目的10.115亿款项,拿去了另一个叫北龙湖的项目上,最终导致了西棠项目还有4栋楼未能封顶、目前烂尾的局面。
现在两家开发商似乎想分家,但都不想自己退出,按照报道中的调查来看,业主倾向于永威能够接盘。
另外,特别戏剧化的一点是,按照凤凰网《风暴眼》的消息来看,崔红旗似乎初中辍学后就开始闯社会了,如果属实,那670个硕博业主被他耍得团团转,这场面真是难以描述......
郑州正在把人才“拒之门外”
这次能出圈,主要是因为业主是高学历人群,不然可能也就是普通的维权案例,然而就是这么一大堆享受人才引进政策的人在发声,这个事情依旧还没有明确的结果。
这样的情况,对于处在上升期的郑州来说,明显不是好事,对于郑州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形象,是有损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郑州并不是一个在人才引进上有天然优势的城市,它虽然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是河南省会,但是它并没有理想的教育资源,即便在今天“双一流”帮助更多学校增加曝光度的今天,它的知名学府依旧十分匮乏。
这就意味着,它没法像武汉之类的城市那样拼最后毕业生的留存度。
其次,郑州本身对本省人口的吸引力也是比较有限的,我咨询过不少河南同事,他们的回复都比较统一:要么呆老家,要么直接出省,但是不会选郑州。
主要原因,就是郑州的就业和薪资并没有明显优势,呆老家不愁吃穿,不用担心交通,赚多少就有多少,郑州的话生活成本增加,薪资也不是很诱人,且工作上可能工厂方面偏多,很多人并不想去,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出省,成本虽然也高,但是机会更多。
这两点,给郑州人口,或者具体点说,人才的增量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现在郑州依靠人才政策吸引到的,不少可能就是像上文中提到的业主那样,北京太贵,郑州政策好,决定来这里扎根的年轻人,他们无疑是很重要的资源。
因此,2021年郑州的常住人口同比增长14万,去掉自然增长,也有快10万的外来人口,这是个很不容易的成果。
然而现在7个月还没能讨到说法的烂尾楼问题,正在摧毁郑州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好客”形象,这就像是一个信号,就像是郑州正在把辛辛苦苦吸引来的人才,给拒之门外。
这么重要一个聚集了大量人才的项目,这么一个由本地开发商出手的项目,本应该知根知底,结果却出现烂尾,是让人很难想象的展开。
郑州得动作快些,不能寒了这些慕名而来的人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