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青年失业率连两月下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哪些行业需求大?

第一财经

关注

今年以来一直攀升的青年失业率在第三季度出现了回落的态势,一些行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就业景气度回升,但随着新一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就业市场压力依然不减。

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近日共同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就业景气指数)为0.57,自二季度最低点0.53之后出现反弹。与全国市场景气指数(1.63)相比,二者差距不断拉大,结构性矛盾有所加剧。

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就业市场问题突出表现为,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岗位创造能力下降,建议加大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岗位创造能力和规模。

这些行业对大学生需求大

报告显示,从CIER指数来看,2022年7月、8月就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但9月份随着新一届毕业生供给人数增加,CIER指数有所下降。从本年已经公布的青年调查失业率数据来看,与就业景气指数趋势较为一致,二者相互印证。

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重点群体就业形势有所改善。8、9月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连续2个月下降,9月份为17.9%,比7月份高点下降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大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从报告发布的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来看,尽管2022年各月需求均低于去年同期,但5月之后这种差距逐渐缩小。从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来看,本年度供给人数明显多于去年同期,7、8月份供给人数有所下降,但进入9月随着2023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供给人数有所增加。

从行业来看,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咨询、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行业的就业景气也相对较好,均出现环比回升,这些行业的招聘需求最多,前三行业需求集中度为35.5%。

值得注意的是,中介服务、通信/电信运营、医药/生物工程的需求占比较多,但这些行业毕业生供给占比则相对较少。

此外,2022年三季度,酒店/餐饮行业的高校毕业生求职申请人数明显下降,但是招聘需求人数出现上升趋势。报告认为,酒店餐饮业在经历二季度部分地区疫情后,三季度行业招聘需求明显回升,加之新一届毕业生在求职初期对酒店/餐饮业持观望态度,供给人数有所回落,使得CIER指数出现明显上升。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表示,青年失业率虽然有了下降趋势,但比例仍然较高,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企业吸引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支持力度,利用政策的传播和放大效应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企业吸收毕业生的积极性。四季度要加快对未就业和慢就业学生的就业指导,畅通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交流和产学融合,加快推动未及时毕业学生的就业工作。

结构性矛盾待解

报告认为,下半年在政策引导干预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趋稳,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三季度就业景气指数见底回升,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伴随新一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就业市场压力依然不减。

从2022年三季度分职业就业形势来看,招聘需求最多的职业为销售顾问、客户服务、普工/技工、管培生/储备干部等;而求职人数最多的职业为行政、文员/助理、人事、销售顾问等。报告数据表明,随着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会衍生出较多的普工/技工和机械制造设计岗位,但目前毕业生仍倾向于选择文职、行政等管理类职位,由此造成了一定的职业结构性矛盾。

三季度国有企业就业竞争尤为激烈,外商独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就业景气指数分别为0.62、0.40和0.39;其次是股份制和合资企业,CIER指数分别为0.34和0.37,而国企就业景气指数仅为0.15。

报告称,国有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招聘需求并未出现明显缩紧,但由于毕业生的“求稳”心态,更多寻求国企求职,这使得国有企业求职人数上升明显,进而导致就业景气指数出现下降。

曾湘泉表示,当前就业市场问题突出表现为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就业景气指数回升乏力,企业岗位创造能力下降。短期看,结构性矛盾依然表现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其中“招工难”——蓝领,包括制造业的普工、技工,以及生活服务业的家政等用工短缺。长期看,如何缓解结构性矛盾是就业市场的最大挑战,也是中国经济下一步维持增长的关键。

曾湘泉认为,中小企业是未来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主体。要扩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简化申报手续。研究启动千亿人力资本投资计划,通过政府与市场化平台构建合作模式,定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和培训服务,通过提升中小企业岗位创造的能力和规模,为未来几年数量日益上升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出路。

姚凯表示,从宏观来看,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人才大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性人才市场乃至全国市场有序流动,让高校毕业生能够在最适区域找到最适岗位。要重视就业工作在城乡、东西部、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消除各类就业不平等和就业歧视,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人力资本总体价值提升,把就业过剩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

报告认为,由于2023届毕业生即将大量进入就业市场,保持就业促进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推进“毕业季拓岗促就业”行动计划仍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推动高校与企业对接,及时汇聚优质企业资源和招聘岗位,向毕业生进行精准推送,提高工作搜寻和匹配效率;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就业市场监测,除了关注青年失业率等指标变化外,还应从毕业生供给侧和需求侧总量、结构、质量等方面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

【澳大利亚股市重挫逾6% 创2020年以来最大跌幅 因关税担忧加剧】澳大利亚基准S&P/ASX 200指数周一一度重挫6.4%,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投资者继续评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影响。该基准指数几乎所有成份股都下跌。金融股对该指数的拖累最大,一度下跌7.4%。

【指数增强基金迎来布局热 申报数量同比增逾两倍】据证券时报,2025年开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了一股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年内共有52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上报,涉及37家基金管理人,较去年同期的17只同比大增206%,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年内已有32只指增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达170.88亿元,远超2024年同期的18亿元。这一现象的背后,既体现了市场对“被动投资+主动增强”策略的认可,也折射出量化技术发展与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双重驱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指数推出、策略创新及投资者需求多元化,指数增强基金或将成为公募行业未来扩容的重要方向。

【贸易战恐慌拖累日本东证指数重挫9% 金融股指数大跌逾14%】周一早盘日本东证指数大跌9%,投资者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将对经济造成冲击。日经225指数下跌8%。日经225和东证指数期货盘初一度暂停交易,汹涌的抛盘导致触发熔断机制。东证金融股指数大跌逾14%,投资者猜测日本央行将避免加息。

【澳大利亚股市重挫逾6% 创2020年以来最大跌幅 因关税担忧加剧】澳大利亚基准S&P/ASX 200指数周一一度重挫6.4%,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投资者继续评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影响。该基准指数几乎所有成份股都下跌。金融股对该指数的拖累最大,一度下跌7.4%。

【指数增强基金迎来布局热 申报数量同比增逾两倍】据证券时报,2025年开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了一股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热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年内共有52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上报,涉及37家基金管理人,较去年同期的17只同比大增206%,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年内已有32只指增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达170.88亿元,远超2024年同期的18亿元。这一现象的背后,既体现了市场对“被动投资+主动增强”策略的认可,也折射出量化技术发展与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的双重驱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指数推出、策略创新及投资者需求多元化,指数增强基金或将成为公募行业未来扩容的重要方向。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用户7723483674 5
送外卖
广东
回复TA
无辩无机6 1
自谋职业也算职业的原因吧
浙江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