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关于“改革老人”高尚全的99个碎片

财经自媒体

关注

来源:经济学家圈

2021年6月27日下午,“改革老人”高尚全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作为见证并直接参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制度设计的改革者,高尚全一直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受各界尊重。

经济学家圈整理了关于高尚全的99个碎片:

1、1929年9月,高尚全出生在上海市嘉定县。

2、1952年,因为“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高尚全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

3、在东北工业部工作了7 个月后,因各大经济区撤销,高尚全又调到了位于上海的第一机械工业部。

4、高尚全在机械工业系统整整干了30年。

5、1956 年夏天,上海的天气特别热,申请空调却要7道审批。为此,高尚全给《人民日报》写了篇报告,题目就叫《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从此与改革结缘。

6、报告被《人民日报》发表后,引起企业界和各有关部门的关注。

7、文章发布之后,有次高尚全随同时任一机部副部长的汪道涵出差沈阳,早晨散步时汪比较赞赏地对他说:“ 小高,刚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你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后来,联合国把高尚全1956年《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这篇文章译成英文,并加上了按语:“不愧是中国前驱的经济学家”。

8、1984年4月27日,中央指定体改委的高尚全和杨启先、顾家麒参加改革文件起草小组。在此过程中,针对能否提“商品经济”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高建议“这个问题有争论,我希望以体改研究会的名义开一个研讨会,讨论是不是应当在文件中把商品经济提出来。”

9、高尚全他们的第一稿没有通过。到了后来分成两个团队:一个是高在内部的起草小组,提出来要搞(商品经济);还有社科院马洪,他也组织了几个人——包括周淑莲、张卓元,起草了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议。“马洪在起草小组外,我在起草小组内,几方面都提出来商品经济,所以受到中央的重视。”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尚全如此解释。

10、当时是1984年的8月底,高尚全等人请了20多人在西苑饭店开了研讨会,会上大家一致赞成“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大胆建议和改革”成为了日后高尚全的符号。

11、高尚全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了中共中央文件。邓小平对此评价很高,说这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稿”。

12、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概念。高尚全参加了该报告的起草。

13、1982年起高尚全任国家体改委处长、副局长、中国体改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住房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研究协调小组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委会和筹委会委员、经济小组组长,世界银行顾问,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4、要改革,没有研究单位不行,1984年时任国家体改委调研组组长的高尚全受任筹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他打报告把一些优秀的人吸收进来,得到了总理批示。

15、1985年,由高尚全负责组织了“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也就是著名的“巴山轮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是中国需要完善市场调节体系,改变对企业管理方式,由直接控制变为间接管理,鼓励企业变为独立经营实体。这些建议被国务院悉数采纳,成为下一步经济改革的指导方针。

16、1987年到1988年,高尚全在为改革方案做准备。因匈牙利、南斯拉夫是首先搞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央、地方、企业和学术机关都派人去考察,但因为重复考察提问都差不多,考察结束后,本单位汇报一下就结束了。高尚全认为要改变这种重复无效的考察。经国务院批准,他带了18个人的代表团去深入匈、南考察,代表团成员都是精明能干的年轻人,包括马凯、杜鹰、李剑阁、刘泽鹏,这几个人后来当了部级领导,后来马凯升为国务院副总理。当时东欧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出现很多危机,他们的考察成果让我国经济改革规避了很多风险。

17、这是一次密度、强度很大的考察,两国的领导人对话100多次,产生约30万字的纪要,最终完成十份报告,形成了《关于匈牙利、南斯拉夫改革的考察报告》,并汇集成书:《艰难的改革探索》。

18、在匈南考察期间,代表团吃、住基本上在使馆,每天夜里高尚全和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考察情况,重要信息在当晚通过使馆密电发回中央有关部门领导。

19、1987年,他又带领一些经济学家参加了世界银行在曼谷召开的“计划与市场研讨会”,这次会议可以看做是“巴山轮会议”的延续和补充,主要讨论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20、高尚全认为:1980年代是改革的黄金年代。从中央到基层,从机关到社会,大家都很有改革的激情,充满着改革的氛围。

21、1989年2月,经国务院总理批准,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正式成立。高尚全主持了成立大会,会议选举马洪为理事长,陈锦华、高尚全、蒋一苇等同志为副理事长。

22、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中国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尚全评价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体制,也是中外经济学经典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概念,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23、1993 年起草十四届三中全会报告时,高尚全列席政治局常委会,无权发言的他鼓起勇气举手要求发言,谈了5点意见。第二天,他向起草小组组长解释自己冲动越级发言的原因,“如果我不发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就出不来,’劳动就业市场’就动不了。”最终,“劳动力市场”得以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4、1993年高尚全退休,但是他对改革开放的贡献没有停止。退休后,他依然老骥伏枥,继续为改革开放鼓与呼,多次参与重大经济改革决定的制订。

25、1997年退休后的高尚全参加了中共十五大报告起草。

26、有人给中央写信“举报”华为科技公司说它姓“资”不姓“社”。理由是华为国家没有投资,是非公有制企业,又搞了职工持股,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深圳当时市委书记厉有为,思想比较解放,邀请高尚全一道去调查。调研的结果令他兴奋。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以2.1万元起步,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企业却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税收和财富,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职工也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高尚全认为,它恰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7、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高尚全曾经发光发热的“国家体改委”撤销,其历史使命告一段落。

28、1999年,高尚全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29、1995年高尚全与马洪在盐田港考察后建议尽快着手港口码头改革,按国际惯例简化货物进出口转关手续,创造和形成港口对外竞争优势。这份联名报告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批示,同意在盐田进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把内贸和外贸的通道严格分开。为避免争论,李把两人原稿中的“自由港”改为了“保税区”。

30、1999年8月12日,浙江大学颁管理学院聘请高尚全担任院长。

31、2003年3月在浙江大学开会期间,高尚全讲了浙江的“五千精神”。

32、在高尚全看来,五千精神指的是:一是千辛万苦去创业,二是千方百计来经营,三是千家万户搞生产,四是千山万水找市场,五是千头万绪抓根本。浙江省就是靠“五千精神”,改变了面貌,改善了人民生活。从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少、国家投入少,一多三少的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在制度创新上走在全国前列,人均创造的财富也在全国名列前茅。为了总结推广浙江改革发展的经验,以高尚全为代表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门成立了民本经济研究中心。

33、高尚全担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期间,有条件深入浙江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浙江实践经验,完成了《民本经济论》专著。

34、在这本著作中,高尚全认为:民本经济就是以民为本,民有、民营、民享(人民共享)的经济,就是立足于民,以民为本位,以民为主体的经济,也就是老百姓经济,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中的“民”字,就是以民为本位的经济。

35、为了总结和推广浙江民办经济的经验,高尚全院长带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专门成立了民本经济研究中心。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参加了成立大会,并展开了民本经济的研讨。

36、2004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已过20年,高尚全认为“计划”和“市场”来区分“资”和“社”已经落伍了。

37、高尚全认为“将计算低于50%就认为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就不是搞社会主义”这个理论是荒谬的。建议将原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完善为“公有制为主导或国有经济为主导”。

他强调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符合我国的实际。

38、高尚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首先是市场经济,它的矛盾对立面是计划经济而不是什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具有市场经济的一切必备特征,它的资源配置方式、宏观调控模式以及对一切所有制主体的平等待遇都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39、高尚全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当然会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有所区别,它在防止两极分化上应当做得更好。”“改革在许多方面早有共识。”

40、“利益分化严重并非难事,难题在于在这个严重的利益分化格局中,改革决策部门如何判断、支持合理的、符合改革的前进方向的利益诉求,如何消除不合理的但是又因为各种因素难以取缔的不合理利益”。

41、“改革进行了30多年后,不能再单兵突进,必须全面协调总体推进。”“必须以相关改革对全局的重要性来选择改革突破的重点。”

42、高尚全表示,在以下方面应当重点突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取得新的突破。”“在打破垄断和深化价格改革上取得新突破。”

43、高尚全一直觉得改革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我一生的牵挂”。

44、1990年10月,作为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高尚全应海南省领导邀请,对海南作了两周的调研,临别前他给海南省领导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之一就是由海南省和国家体改委共同筹建一个改革研究院,其任务一是加强改革研究,二是培训改革干部。1991年的11月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召开。

45、高尚全曾先后参加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等6次中央重要会议文件起草工作,著作数十部,他因此也被称为“改革老人”。

46、2018年9月,其专著《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90余篇,近80万字,分4个时间段,对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47、除了出书高尚全还经常出去调研。某次到广东他发现那里的人爱吃鱼,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价格被管死后经常吃不上鱼,而价格放开了,养鱼的人有了积极性,市场上的鱼就多了。

48、高尚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的理解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下实行市场经济,也就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49、高尚全不但提前预见到东南亚金融风暴,而且在金融风暴中密会金融大鳄,为香港狙击国际炒家立下功劳。1996年,高尚全就给深圳的综合开发研究院提出了一个课题:《怎样汲取西方金融危机的教训》,要求研究人员回答:东南亚一带金融可能出现问题,一旦东南亚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我们应如何面对。

50、高尚全与叶国鹏向中央提交了“汲取欧洲及墨西哥货币危机教训 确保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的报告,建议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措施,保持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稳定。报告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并且及时批示有关部门阅办。

51、《投资导报》(1998年2-3期)刊发了高尚全、叶国鹏2年前的报告,全文刊登,并配发编者按:1996年初当全球对东亚经济持一派乐观态度的时候,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同志等即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及金融自由化高度、极富预见性地提出密切注意国际汇市动向、防止国际游资冲击港元的对策建议。高尚全同志的报告上报中央领导同志后立即得到高度重视,并且及时批示有关部门阅办。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10 月下旬港元即受国际投机家狙击,旋即引发港股及道琼斯指数爆跌。事隔两年、重读高尚全同志的报告,编者为作者的高度预见性所震惊,也为中国高层领导未雨绸缪的远见卓识所叹服……

52、经济危机期间,高尚全说:“我与索罗斯有这个关系(指1986年两人在匈牙利有过会见),因此我可以去做他的工作。”高尚全来到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通过世界银行行长安排与索罗斯见了面。谈到香港问题,高尚全对索罗斯说:“香港的问题您一定要慎重,一是香港是有准备的,二是香港是有实力的,拥有98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三是香港有内地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这次会谈,共进行了一个小时。索罗斯听了高尚全的意见,没有继续在金融市场上捣乱。

53、2012年中央成立领导改革的顶层设计机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他也是最早提议者之一。

54、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政府经济决策专业化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智库来支撑政府的决策,高尚全也为此而奔走。

55、高尚全担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体改研究会本来是体改委的一个对外交流所用的学术机构牌子,并非实体机构。

56、在高尚全的努力下,体改研究会也逐渐做实,吸纳了石小敏、樊纲、迟福林等一批优秀中青年经济学家,成为一个高水平的经济研究智库。体改研究会后来不仅参与发起成立“中国经济50人论坛”,每年还组织“中国改革论坛”和“宏观经济与改革趋势座谈会”,这些都成为中国经济界的高水平研讨活动。

57、高尚全看来,如今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关键是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落到实处,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还要掌握核心技术。

58、2018年高尚全出版了多部专著,其中包括《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

59、2019年9月10日,高尚全过完90岁生日。虽然已经是耄耋之年,但每个工作日的上午他都会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办公室工作思考改革的问题,撰写改革的著述。

60、高尚全一向以健康的形象“出场”,是严于律已,坚持锻炼,保持身材的人。他会利用零碎时间,比如乘电梯时,以抬起后脚跟的姿势站立,久而久之,小腿健而有力。

61、这位曾经的机械工业和老体改官员,给人的印象是和颜悦色,无官僚气;广交朋友,无江湖气;终生学习,尽力表达,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见。他不是锋芒毕露走极端和树敌的人,是力图化对立为合作,突破障碍往前走的人。

62、高尚全对40年改革开放的总结中,则突出表示:“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三是灵活运用改革方法,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63、2014年11月,任正非带着人特意找到高尚全,他说:“你做了好事为什么不说?”高尚全说:“我不是为你一个企业,人家说你姓’资’,我说这是姓’社’,我用不着跟你说,我也不图什么。”

64、2019年华为再一次面对非议,高尚全在9月21日的一场演讲中还是力挺华为:“华为从最初从事交换机贸易、到如今发展成如独一无二的全球性企业,经历值得思考。有人提出’华为姓资不姓社’、’华为的职工持股是没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对此表示不赞成。”任正非之后带着顾问来感谢他,说:“华为有今天与十五大报告提倡鼓励新型的集体经济有关。”

65、1988年11月9日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汇报工作。会上,高尚全建议把证券交易所建在上海,他认为按照一般规律,证券交易所应建在中国经济最发达、人才条件较好的地方。相对来说,上海的条件要比北京好。1990年12月19日中国第一个证券市场在上海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正式拉开。

66、在2018年,高尚全曾撰文说,作为一名已经耄耋之年的改革者,我内心十分清楚,这40年的光阴并无一丝浪费,改革的岁月从来只争朝夕。

67、在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高尚全一直对国家的发展满怀信心,他总以开放的心态去研究中国和发达国家制度的差别,他不认为美国的体制比中国更加优越,他一直说市场经济不是发达国家特有的,中国也可以有市场经济。

68、很多重要的主张都是高尚全在65岁以后提出的,如1997年(68岁),老师参加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提出,他的建议被中央认可。

69、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在这一背景下,高老也有自己的建议。

70、首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71、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 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72、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紧紧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国运才能昌盛,经济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挥其固有的优越性。高尚全解释道。

73、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说,高主任为人很谦虚,听得进不同意见,在学界威望很高,对市场机制非常了解,同时对国情和党史,对宏观政策宏观经济又很熟悉,他提出的很多建议比较中肯,体制内和体制外都能接受,这有利于顺利推进很多改革工作。高尚全创建海南的中改院,从1993年开始,每年都会在海口遇见他。2019年,90岁的高尚全给他发微信,还在牵挂中国的改革。

74、2018年9月,其专著《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他的改革论稿。

75、1985至1993年高尚全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他发挥了英语好、理论功底深厚的特长,多次代表体改委进行对外交流沟通,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几次活动。

76、高尚全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77、据高尚全的学术秘书李骥回忆,高老在坚持改革的道路上,很少参与那些不能落实到政府决策的那些争论上,他总是认真思考中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通过政策建议影响决策最终变成政府的集体行动上,即既发挥中国体制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通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来提升中国经济的活力。这与经济学家们那些“非此即彼”的争论是截然不同的,看似中庸之道的改革主张,其实包含着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大智慧。

78、高尚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伟大发展成就的背后,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79、虽然年事已高,依然笔耕不辍。高尚全著作颇丰,在国内外出版的著作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政府转型》《民本经济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强国之路》《人民本位论》《论体制创新》《China‘s Economic Reform》等35部。

80、2020年11月,年已九旬的高尚全院长还出席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并在荣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功勋奖”时寄语师生学子:“学习是无止境的,改革是无止境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

81、高尚全的影响力和成就远超他的职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他和马洪等为代表的一批专业经济领导人才,为我国经济改革转型制定正确的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82、对于生活,高尚全非常朴素,粗茶淡饭就可以满足。据张维迎回忆,当时高尚全已是体改委调研组组长,却住三里河的一个两居室公寓,只有四五十平米。在1990年9月,张维迎在牛津大学读博士期间在“留英经济学会”(CEA)工作,他们邀请高到伦敦年会上做演讲,由于经费紧张,只能给高买经济舱的机票,但他毫不在意。

83、高尚全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1979年,《经济管理》第一期创刊号上,题目是《怎样增加糖产量,使人民多吃些糖?》。

84、1980年,高尚全在《经济管理》上又发表了三篇文章。《经济管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刊物,主编蒋一苇(1920~1993)是高尚全1950年代在一机部政策研究室的主任,高尚全称他“我的老师”。

85、1987年5月10日,北大、清华、人大的学生来到王府井、西单、火车站和过往行人对话改革。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挂着横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咨询”。高尚全参加了咨询,他被人群团团围住,学生们搭着桌子。

86、高尚全主编,50多位学者参与的《中国经济改革200问》,由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首印就10万册。

87、1987年10月25日,中共十三大召开。期间,高尚全接受了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在10月26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与杜润生一起回答提问。这是中共体改高官第一次直面世界各国记者。

88、在应对中外记者时,美国广播公司记者的问题比较尖锐: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是什么,是基层的还是高层的?高尚全回答得比较简略:“我们绝大部分同志都是支持和赞成改革的。阻力有没有呢?不能说没有。阻力来自长期的习惯势力。” 

89、高尚全在1993年孙治方逝世十周年时说他崇敬孙,是因为他的实事求是、无私无畏的精神鼓舞着他。高对孙所说的我也讨厌那种闻风而动的风派人物印象深刻。

90、高尚全的学术秘书陆琪回忆说,2011年他来高老身边工作时,高老就已经81岁高龄了。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大约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当单位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同志还不知道微信为何物的时候,高老已经微信玩得很溜了,时不时还教其他老同志怎么加好友,怎么发照片。而后平常给他布置工作也都是用微信传递。老爷子在办公室如果没有看文件,那就是在刷微信。

91、每年,经济形势和改革走势座谈会在北京植物园卧佛山庄召开。与会人员回忆,高尚全常一早就在植物园内散步,并与他们热情地打招呼、聊聊改革热点等问题,对于大家的合影要求也都会一一满足,有时他还会驻足用手机拍下植物园的美景。

92、一名在2007年某次改革论坛上与高尚全结识的官员称,近几年在中国改革论坛上,每次都高老致词演讲,总是脱稿讲话。讲话思路清晰、思想深邃、内容新颖、给人启迪。他曾幽默地说,自己脱稿讲话主要是为了防止老年痴呆。每次讲完后大家总是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对他表示敬意。

93、高尚全90岁时仍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半天,每天坚持走8000步,整个人非常精神。

94、高尚全喜欢发一些养生推文给朋友。他的一位朋友说:1月7日,高老发给我一篇有关食物补钙的推文《人体食物补钙前十名单!第一名竟然是它!》。我回复他,“谢高老师,已转发给我父母,祝您健康快乐!”

95、2021年5月16日,张维迎在参加人大毛寿龙教授组织的“中国经济发展秩序论坛”上,碰见了原高尚全秘书、现中国体改研究会会长彭森,彭告诉张:高老得了胰腺癌,已到晚期,没有办法治愈了,医生说剩下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

96、高尚全是在刚刚写完他的回忆录后被诊断出胰腺癌的。得知消息,张维迎想去探视,但被告知高老虽然不想住院,想在家里见见老朋友、老同事,但身不由己,已住进协和医院的高干病房,一般人是不能去看的。

97、据高尚全曾经以一位学术秘书李骥回忆,在疫情发生前的那几年,高老每月坐飞机出差约三到四次,不是去外地见企业家调研企业,就是参加演讲交流活动,“像他这把年纪的经济学家,头脑清晰且如此健康活跃,的确让人很惊叹了”。

98、2021年6月27日,高尚全的秘书陆琪微信通知部分亲友:“高老下午三点仙逝,领导福泽深厚,没有癌痛发热,走得比较安详。”

99、“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这是高尚全对自己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