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湾区50+|带路大湾区:如何优化粤港澳私人小汽车跨境流通?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来源:《‘一带一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蓝图》

作者: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洪为民、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洪雯

导语:粤港澳大湾区初露锋芒,在动荡的全球经济中展现了其经济力量的韧性。着眼未来,这艘被寄予厚望的巨轮将如何行稳致远?对此,《‘一带一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蓝图》的作者们阐述前瞻观点,勾勒变革具象。每周一更新,欢迎锁定“湾区50plus”。(湾区50plus 王茜编)

【阅读上一章节】带路大湾区:香港需要放弃城市本位的思考方式

如何在现有制度框架内优化通关安排?

粤港两地政府自1982年起实施并共同管理跨境车辆配额制度,确保过境口岸运作顺畅。目前可经落马洲(皇岗)、深圳湾、沙头角、文锦渡等四个口岸出入境的私家车共约三万辆,加上广东省政府近期就港珠澳大桥口岸向港方发出的一万个配额,预计年内登记两地牌的香港私家车超过四万辆。按当前出入境安排,香港私家车若要入境内地,须先取得广东省公安厅签发的‘粤港澳机动车辆往来及驾驶员驾车批准通知书’,然后向香港政府申领‘封闭道路通行许可证’,才可从指定口岸过境。

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即将完成,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不过加强硬件建设是一方面,同样不能忽略的是软件配套,只有两者互相配合,基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最大发挥。在软件配套方面,由于粤港澳三地仍存出入境管制,如何在现有制度框架内优化通关安排,成为突破要素流动瓶颈、促进区域融合的务实方向。

港澳私家车入出内地须从指定口岸通关的安排,主要是为照顾特定口岸的处理能力,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对使用者造成一定困扰,其中轮候时间过长是一项突出问题。以深圳湾口岸为例,自2007年开通以来,车流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南行过境车辆在繁忙时段须长时间轮候。此外,如一辆由香港东出发去往深圳东的私家车必须从深圳湾口岸入境,则不单会增加深港两地市内交通压力,拖慢使用者的行程、更会造成额外碳排放。持有两地牌的车主一般是对广东省甚至国家有政治、经济、社会贡献的人士,也一定程度上代表大湾区融合与发展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因此,港澳私家车入出内地口岸通关效率低下,既不利于陆路口岸经济和运输效益的充分发挥,也对提升大湾区整体竞争力、构建一小时生活圈等目标造成一定阻碍。

2012年3月,在粤港两地政府同意下,香港推出“过境私家车一次性特别配额试验计划’(‘自驾游计划”),让未有两地牌的香港私家车车主申请一次性特别配额,经深圳湾口岸驾车入境广东。申请人需提早5-8个星期向运输署预留一次性特别配额,并须在预留配额的5日内向运输署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在取得香港运输署发出的配额后,申请人仍须购买内地车辆保险,向广东相关部门申领三个证件,到香港总商会办理内“暂准进口证”。整个申请程序复杂耗时,申请人须至少提早5个星期安排行程,而配额的有效期只有5日。现代生活节奏快、变量多,难以对时间做出长远安排,因此市民参与计划的热情长期不高。根据运输署数字,截至2017年6月底,计划推行5年多仅发出10850个配额,平均每日使用不足6个配额,远低于每日50个限额上限。“自驾游计划”参与率过低,既无实现政策原意,也对口岸资源造成浪费。

“维持总量控制,放开车辆限制”

我们认为:可考虑按照“维持总量控制,放开车辆限制”原则,藉助科技力量,提升通关效率。鉴于当前上网智能手机高度普及,希望粤港澳相关出入境部门,共同开发手机预约程序,改善跨境私家车通关安排,根据出入境部门收集的大数据,分析港澳私家车入出内地口岸模式,设计出一套整合全部陆路口岸的通关预约系统,让合资格用户通过手机提前进行通关预约。考虑到特定口岸的处理能力,贵局可依历史数据,为每个口岸每日预约总量设定上限,实行总量控制,一旦超过上限则不再接受预约。

我们也认为,可考虑取消港澳私人小汽车须从指定口岸入出境的限制,让使用者根据需要和轮候情况自行选择通关口岸。为提高服务质素、提升通关效率,将每日预约配额进一步细分,按时段分配预约名额。如特定口岸特定时段的预约名额已满,使用者可选择预约下一通关时段、或转往其他仍接受预约的口岸、或在无预约情况下前往任一口岸排队通关。因此,该预约系统须整合所有陆路口岸数据,且能够显示特定口岸每日通关配额、特定时段已预约名额、以及以非预约方式通关的预计轮候时间,让使用者更灵活高效安排时间。

在推行初期时,为照顾部分不了解或不会用预约系统的用户,可考虑为其预留部分口岸通道,即使他们没有预约也可顺利通关。同时,建议贵局携手港澳对口部门,对新安排大力宣传。相信在宣传和示范效应的双重作用下,预约通关的使用率会越来越高。根据预约通关和传统轮候通关使用者的份额变化,出入境部门可动态调整两种口岸通道比重。为避免预约系统遭滥用,贵局可要求使用者在预约时提供个人和车辆信息。

针对“自驾游计划”,建议将一次性特别配额的有效期由目前的5日延长至30日,让车主更有弹性去安排时间。同时,对已取得“自驾游计划”证件的车主,允许其使用手机预约程序,提早24小时进行通关预约即可。目前“自驾游计划”每日仅有50个名额,对口岸的处理能力不会带来大的挑战,因此建议取消“自驾游计划”车辆必须从深圳湾口岸入境的限制,允许“自驾游计划”车主与“两地牌”车主一样,按需选择通关口岸。

以手机程序预约过关,政府仍能控制过境车流总量。允许合资格车辆自由选择通关口岸,也有助于在港澳深珠四地形成“西进西出、东进东出”格局,有效缓解四地市内交通压力,又可带来环保效益。

交通车辆往往与保险挂上钩,没有保险的车辆是不能上路的。而且,除了车辆保险,还有其它的保险产品可以考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实现“保险通”。这是因为,国家的保险业正高速发展,香港也是亚太区保险业枢纽及大湾区的金融核心圈,我们相信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下,香港及澳门两个特区有助金融及保险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助国家保险业向世界“走出去”。

要发展保险业、做到人通、金通、信息通及保险通,需要大家一起争取更多给在保险产业链上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以及各方保险专才的落地政策,例如各界可否一同争取在广东省三个自贸区进行先行先试政策呢?

另外,今天科技日新月异,科技的去中介化不单正在改写金融业的业态,创新科技也为金融业带来一些挑战,如何把挑战化为机遇,把机遇变成商机,以及保险科技的未来发展与不同应用,需要各界的参与。(未完待续)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新浪网“湾区50plus”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