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湾区50+|带路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城市群的建设?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阅读上一章节】为什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很重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否就是城市群的建设?

来源:《‘一带一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蓝图》

导语:

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全球经济中,粤港湾大湾区兼具较强的经济活力和较高的开放程度,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增长极。《‘一带一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蓝图》的作者授权新浪网“湾区50plus”转载此书内容,为您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阅读粤港澳大湾区,捕捉时代机遇。每周一更新,欢迎锁定“湾区50plus”。(湾区50plus 王茜编)

我们先从一个比较学术的角度去研究产业集群/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学术上早有城市群相关的研究。通过城市群合作有什么作用呢?从交易成本理论看,竞争力是企业的推手,增加竞争力可透过减少外部交易成本或减少内部交易成本达成。在市场成本是固定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的竞争力就高竞争力是从生产成本、供应链分配的效率、市场的植入以及当地的营商环境所驱动的。

有关城市群的不同论述,最早可追溯至1890年,马歇尔在1890年总结了产业区的六个特点,包括①与当地小区同源的价值观系统和协同的创新环境;②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体;垂直联系就是供应链和客户上下游。③最优的人力资源分配;④产业区理想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⑤竞争与合作并存;⑥富有特色的本地金融系统。粤港澳大湾区除了不完全市场“这个特征可能不一定成立外,另外五个特征我们也都能够找到的。马歇尔把地区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并且指出这种外部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①技术的外溢、②提供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③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马歇尔是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各种生产要素,间接表明了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在工业区位论研究提出了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的概念。韦伯产业区位理论的核心是在配置产业时尽量降低成本尤其是把运输费用尽量降到最低以实现产品的最佳销售。韦伯认为产业集聚的一般原因是因为多个工厂集中在一起与各自分散时相比,能给各工厂带来更多的收益和节省更多的成本,所以工厂有集中一起的愿望。集聚之所以能够给工厂带来收益或节省成本,又有多种原因,如专门的机器修理厂、靠近的原料供应点、大规模的劳动市场、公用设施、道路等都有助于生产成本的节约。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促使地方集中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

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 “消灭中间人。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韦伯还从运输指向和劳动力指向两个不同的途径分析产业集群能够达到的最大规模。那个年代的劳动市场和我们今天说的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当年可能是普通的工人,今天我们说一些知识的工人。然后公共设施、道路都有助于成本的节约。

科斯(Coase R,1937)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用它来分析了组织的界限问题,其目的是说明,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一种参与市场交易的单位,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这样减少了市场交易者单位数,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科斯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聚集的成因。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助于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同时聚集区内企业的地理接近,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省企业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费用。降低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个也就是今天所谓的信用、长期的合作伙伴,这些东西都是减少了企业的交易费用,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对称,所以透过降低交易费用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意大利学者巴格纳斯科(Bagnasco)在1977年首先提出新产业区的概念,认为新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他的第三意大利研究概括‘第三意大利’的集群型产业模式:

第一、小型甚至微型企业占有绝对优势。目前平均工业企业从业凡数仅为9人,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是典型的小企业空间体系。第二,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专业化生产程度很高。每个企业只生产一两种产品或只从事某一环节的生产和加工,企业间横向和纵向协作均十分密切。传统工业如制鞋、服装、皮包、家具、瓷砖、乐器、食品加工等以及为上述部门提供机械设施的工业占有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第三,高度集中的企业集群型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评判标准,全意大利专业集群地有199个,主要集中在北部、中部和亚德里亚海沿岸,其中的80%分布在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镇或村落,意大利中部的企业集群地共有126个,占总数的71.4%;北部42个。南部15个。如威尼托大区的服装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托斯卡纳大区的毛纺业和陶瓷业、艾米利亚-罗马涅区-罗马涅区一罗马涅大区的皮革业、马尔凯大区的制鞋业都是各自区内最普及的行业。

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85年谈到社会镶嵌问题,这也是和城市群发展有关系的。他说现代市场中各种社会因素对经济行动发生着主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他还用关系性嵌入结构性嵌入来说明经济活动在社会结构中的嵌入性,他认为,所谓”关系性嵌入是指经济行动者嵌入于个人关系之中,而结构性嵌入则指许多行动者嵌入于其中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嵌入概念的引入和运用一方面说明经济活动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依赖,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对经济活动的制约,同时,还可以看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作为经济活动可以动员的一种资源,构成了企业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本。从Granovetter 的社会资社会资本论述,放到产业群分析,产业群所累积的社会资本对产业群有正面作用。

克鲁格曼(1991)也从新经济地理学去研究集聚模式的好处,他说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所以,中心一边缘模式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与要素流动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向心力导致两个起先完全相同的地区演变成一个核心与周边的产业集聚模式,其中的关键是保持对劳动力流动的高度弹性。模型的结构内容是,两个地区与两个部门,两地区最初是完全相同的,两个部门分别是报酬递增、产品具差异性的制造业与报酬不变、产品同质的农业部门。其中两部门使用的生产要素都是劳动力,同一地区内的农民不能向制造业部门流动,反之亦然;但制造业部门的工人却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在同一部门内流动。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群模型是基于以下事实:企业和产业一般倾向于在特定区位空间集中不同群体,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空间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与产业专业化有关。这种同时存在的空间产业集聚和区域专业化的现象,是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分析中被广泛接受的报酬递增原则的基础。

关于产业集聚的成功例子不得不提 Saxenian, Annalee1994年出版的Regional Advantage: 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区域优势硅谷与一二八公路的文化与竞争》。硅谷的竞争力在于公司间网络持续的互动,随着劳力的交流,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互动、经济和社会的,在信息充足的环境下促进这些互动的产生;相反地,在128 公路中的厂商则多以满足自我需求为考虑,并不参与促进区域创新能量产生的活动,导致区域发展的没落。硅谷在一个开放和弹性的体系下更加强调人才的自由流动,创新知识的分享、产业间的密切合作与策略联盟,是一个新兴与创新为导向的多元化社会。从Saxenian 的研究会发现,一个产业群的成功,创新及人才的自由流动是十分重要。社会的网络也包括知识的共享,我们叫做社会资本,这个东西在美国的硅谷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投资科技失败是正常的,很多东西都会失败,但是你不需要老是为这个失败悲哀,因为如果这些人不走的话,这些人累积的经验就成为了社会资本,下一次再创业。硅谷就是这样的,早期从半导体,有些人发了财,有些人没做成功,不成功的人去另外的人那里打工,打完工他又出来创业,创业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失败了他再回去打工,然后再出来创业,成功的人他会把钱拿出投资,再投资其他人的创业,这样就形成一个很好的生态圈。今天硅谷已经做到这一点,现在我发现深圳其实也正在做这件事情,你只要把这些人连在一起的话,社会资本可以达到一定的累积。

Michael Porter (波特谈到钻石理论模型,说一个国家竞争优势,就是有需求条件,有相关及支持的产业,透过企业的战略结构以及同业的竞争,最后抓紧机会结合力量,包括政府也在里面扮演角色,最后才达到整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还是不断的重复,一个是提高生产力,提升专业化,因为集中了以后就容易有一些经验和知识的累积,能够把整个产业提高它的专业化,如果还有一些研究的机构,为什么刚才大湾区我提到大学,如果没有史丹福大学就不会有硅谷的,早期的时候他就靠从研究机构出来到产业,然后促进更多更高层次的商业。

Porter所说的产业集聚三大支柱,即是说营商环境、地理位置、如何创造价值,产业在生产和服务之间如何互相关联,互相创造价值。应用到大湾区之上,要这三个东西才会形成产业集群。大家不要以为只有中国才喜欢搞工业区、高新区,是计划经济下的国家才会搞工业园区吗其实不是,不少政府也会推动产业群,就像爱尔兰,北欧一些小国他们也是积极打造产业群,就算连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也和中国一起搞工业园。有些产业群是自然形成的,比如说硅谷的高新产业集群是自然形成的,有些时候是政府推动,例如给高新企业特别的政策、税务的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以吸引产业链内的不同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进驻,慢慢形成竞争力或竞争优势。

亚洲发展银行委托澳大利亚政府做的一个研究报告Competitive C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21世纪有竞争力的城市,文中谈到 Cluster-Based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即城市群经济发展,重点就是说透过城市群去扶持一些最具增长的产业区,这个跟我们想象中的自由经济好像不一样。根据它的论述,城市产业群是有助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在新企业的成立,甚至减少贫穷。这份报告里面为城市群发展提出了一个七大要素方法论,第一,检视国家经济及市区的发展策略,决定城市群的范围。第二,评核每个城市的竞争力。第三,评核各个产业的竞争力。第四,利用产业群的架构还有地图信息系统去制作一个产业地图,第五是评估产业群的竞争力及短板,第六是是准备一些计划,第七是执行。其实这个步骤跟国家发改委要做的事情差不多。原来澳洲政府虽然是奉行自由经济主义,但是他们对城市群发展的看法,原来和我们的发改委差不多。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迷信市场化,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注意到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城市群,不能单单相信市场无形之手,市场也会有失灵的时候。我相信认识不同的城市群理论有助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帮助我们了解大湾区的优势,谋划大湾区的发展。(未完待续)

作者: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洪为民、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兼职教授洪雯

(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新浪网“湾区50plus”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