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18位央企科研人员当选两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纳新16人

国资小新

关注

18位央企科研人员当选两院院士,祝贺!

来源:国资小新

此次两院增选院士名单中

共有18名央企科研人员入选

其中中国科学院共有2名

中国工程院共有16名

技术科技部

毛 明 1962年9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〇一研究所

毛明,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员,99A坦克总设计师,担任国防973技术首席、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先进设计领域专家组组长等职务,长期从事装甲兵器总体技术、越野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1、第2)、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1),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8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8件,为兵器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并荣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央企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

祝学军 1962年12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祝学军,硕士研究生,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战术武器系列总设计师、型号总设计师。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单忠德 1970年1月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单忠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院集团技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数字化机械装备与先进成形制造技术研究,在自动染色数字化装备、数字化无模铸造复合成形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推动纺织、铸造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与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等奖励。起草国家、行业等标准规范1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入选第一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等,指导培养硕博士38人。作为主任建立并主持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科技部评估优秀),主持组建获批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

徐 青 1960年10月

中船重工(现与中船集团重组合并)第七〇一研究所 

徐青,毕业后一直在中船重工(现与中船集团重组合并)701所从事驱护舰研究设计工作。他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做起,37年时间,用自己超乎常人的努力,成长为我国驱护舰领域新一代领军人物。他先后担任多型护卫舰和大型驱逐舰总设计师,在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等国家部委、机关组建的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专家,为实现我国驱护舰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重大贡献。2016年被聘为中船重工集团首批首席技术专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排1)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6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评为“船舶设计大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等。

杨树兴 1962年11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〇三研究所

杨树兴,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担任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防973技术首席等职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第1、第3和第6)、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授权发明专利41项,出版专著《旋转弹动态稳定性理论》,发表论文185篇。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工委型号研制一等功、百千万人才工程、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荣誉。

朱广生 1963年1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朱广生,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多个型号产品的总设计师。先后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称号,入选1999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被授予航天科技集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部委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2009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航天科技集团2013年度航天功勋奖。2018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特别奖”。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魏毅寅 1962年9月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魏毅寅,1984年8月参加工作,航天工业部三院三部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曾担任国家重点型号总师、总指挥,作为我国航天型号方面的专家,在其从事型号设计、制导控制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期间,攻克了诸多关键技术,取得了系列成果,为实现我国有关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刘正东 1966年10月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刘正东,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钢铁研究总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特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4项(2项排名第一)等。刘正东教授近30年来一直在第一线从事超超临界火电站、核电站和潜艇核动力工程用钢冶金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是我国超超临界火电站、核电站和军用核动力工程用钢及其冶金制造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使我国火电和核工程用钢及其冶金技术跃居世界前列。

彭 寿 1960年8月

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彭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23届国际玻璃协会主席。现任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开发出高品质浮法玻璃、光伏玻璃、超薄信息显示玻璃等多种新型玻璃材料,支持了我国汽车工业、光伏产业、信息显示行业的快速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际玻璃协会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彭寿长期聚焦国家玻璃新材料重大需求,建立了我国玻璃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研发制造出国家新兴产业急需的系列玻璃新材料,保障了国家信息显示产业安全,引领我国玻璃科技与产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郭旭升 1965年4月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郭旭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硕士,现任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同志一直工作在油气勘探科研生产第一线,在页岩气和超深层天然气勘探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实践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和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气田、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攻关及生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发明专利6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4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7篇。他是“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获得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4年荣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李 宁 1958年7月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宁,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翁文波院士和谭廷栋先生培养的我国首位地球物理测井学博士。40年来先后担任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负责人,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测井重大装备与软件”的首任项目长。在地球物理测井理论方法研究、复杂储层测井评价体系建立以及大型测井软件研发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和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被俄罗斯欧亚地球物理协会授予“为测井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其科研团队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李宁创新团队”奖。

罗 琦 1967年10月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罗琦同志长期从事核动力设计研发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6篇,专利20余项。罗琦同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个人一等功和个人二等功各1次,获中国杰出质量人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舒印彪 1958年7月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舒印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舒印彪长期从事超/特高压输电重大工程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为实施“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依托三峡送出和特高压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了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技术研究,突破了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电压和容量提升的瓶颈。主持三峡500kV超高压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了从依赖国外到自主化的转变;主持±800kV直流和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建成世界上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的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和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成果促进了全国电网互联,推动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他主导制定超/特高压系列标准,使我国特高压电压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是我国标准国际化的开拓者之一。被选举为首位中国籍IEC主席。

王运敏 1955年10月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运敏,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钢集团马矿院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金属矿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并承担了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多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行业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研究成果已在我国95%以上的金属露天矿应用,为我国金属露天矿采矿工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徐 建 1958年8月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徐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和“工业建筑抗震”技术研究三十年,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冶金电力、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重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主编国家标准10部,授权发明专利19项。在工业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突破了长期制约我国高端装备精准高效运行的瓶颈;在工业建筑抗震领域,解决了工业工程输变电关键设备抗震性能评价的难题。徐建1997年入选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先进个人”“我国建筑振动标准化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张喜刚 1962年3月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张喜刚,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36年来,负责完成了国内外特大型桥梁工程设计和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紧密结合重大工程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对推动中国和世界桥梁技术发展、提升中国桥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12项,主编专著7部和标准规范6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杰出土木工程成就奖”、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项目杰出奖”(全球共10项)和“百年优秀咨询工程师”(全球共6人),并获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工程管理学部

曹建国 1963年8月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曹建国,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他长期从事航空航天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工作,是我国武器装备系统仿真技术的领军者之一,主持某重点型号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并推动系列化发展,构建实施以重大专项目标为牵引的航空发动机工程管理体系。先后任国家某重大科技工程总指挥、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航空发动机工程总指挥,兼任中国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主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国防科技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荣获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十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孙丽丽(女) 1961年9月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孙丽丽,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开发了高效环保芳烃集成设计技术,在芳烃自主技术工程创新上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了原油清洁高效转化系列工程技术,在炼油技术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高酸天然气净化关键技术,解决了高酸天然气超大规模安全高效净化处理的世界性难题;主持建成了首套自主技术芳烃联合装置、我国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世界第二大高酸天然气净化厂和我国最大海外合资炼油项目—2000万吨/年沙特延布炼厂等多项标志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金奖1项,全国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3项;获菲迪克杰出项目奖;获美国普氏能源最佳建设项目奖;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政府特贴专家等荣誉。获授权专利3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