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自贸区探索差异化改革 为什么是这6省份入选?
第五批自贸区肩负探索差异化改革重任,为什么是这六省份入选?
时代周报记者:谢江珊
千呼万唤始出来,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名单正式公布。
8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区设立自贸区,这也是此前入选自贸区呼声最高的六个省份。
时间的指针拨回四个月前,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中国将新布局一批自贸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追溯到更早时期,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其重要举措分为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六个方面。
“全国自贸区的建设,主要是优化开放布局,并对其他五个方面有支持作用。”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新增6个自贸区,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区域经济的开放布局,有助于开展差异化改革试点,有助于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形成更多的经验成果,将自贸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看来,自贸区作为国家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近6年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索方面较为成功。通过增加布点,扩大区域,能够更好发挥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牵引带动作用,推动我国全面开放改革的新格局,“不断试点,总结经验,不断推进,进而更加开放。”
为什么是这6省份?
自贸区经过近6年的发展,在探索自贸区基本制度框架、以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在全国复制推广了很多创新经验。“新一批自贸区布局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同时发挥地方区域特色优势,有了更加精准的功能定位,可以不再局限于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毛艳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孙元欣分析指出,6个自贸区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沿海地区,如江苏、山东,均是进出口大省;二是河北,有雄安新区,是我国的重点建设区域,正在大力促进产业转型;三是沿边境地区,如黑龙江、云南、广西,加强边境经贸合作、开展跨境贸易。
在6个自贸区中,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有江苏和山东,无论在经济规模总量,还是经济发展的水平上,都较为领先,且相对开放。“划入自贸区能更好地推进两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山东传统经济发展较快,但面临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培育海洋经济的竞争优势。作为中国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先行先试的区域,山东自贸区能更好地推动中日韩的经济合作。”毛艳华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片区33.23平方公里此次也被纳入河北省自贸区范围。《总体方案》明确,雄安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高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引领区、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金融创新先行区。
毛艳华指出,雄安新区目前面临很多体制机制的创新问题,迫切需要更好地吸引内外资,集聚发展任务。“自贸区是一个非常好途径,通过自贸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制度创新,才能更好地配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改革试点任务有差异
对于6个新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各地重点发展的领域与国际外资合作方向也符合当地的发展特色。
其中,山东自贸区提出了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江苏自贸区提出了提高境外投资合作水平、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广西自贸区提出了畅通国际大通道、打造对东盟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和打造西部陆海联通门户港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河北自贸区提出了支持开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支持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开放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云南自贸区提出了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和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举措;黑龙江自贸区提出了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在孙元欣看来,差异化改革是新一轮自贸区的重点。“前期,基础性制度创新、系统性制度创新和全流程制度创新,已经取得较为丰硕成果,差异化改革试点尚显不足。”开展差异化改革,能够与地方经济实际更好结合,能够形成更具地方适用性的政策措施,能够进一步丰富自贸区的改革成果。
中国自贸区迈入新阶段
随着6个新设自贸区名单的确定,中国自贸区正式迈入新阶段。加上最新的6个自贸区,中国已拥有18个自贸区,而且几乎所有沿海省市都已设立了自贸区。孙元欣表示,“新一轮自贸试验区扩容后,全国约有60%的省份有自贸区。这说明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理念,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从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随后,耸立于浦东外高桥保税区醒目的“海鸥门”,带着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步步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2015年4月,广东、天津和福建第二批3个自贸区挂牌成立;2017年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第三批7个自贸区正式挂牌;2018年10月16日,海南自贸区落地。
至此,从上海到海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中国自贸区分四批,形成“1+3+7+1”雁阵引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五年多来,自贸区一共贡献了五批109项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6个新设的自贸区和增设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同样被寄予厚望,“新一批6个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增设,将进一步优化自贸试验区布局,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差异化探索,形成更多适用面更广的成果。”7月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更多的省份积极参与,展现出中国经济正在发展、探索新路径和新方法。”孙元欣说道。自贸区作为国家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近6年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索方面较为成功。通过增加布点,扩大区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牵引带动作用,推动我国全面开放改革的新格局,不断试点,总结经验,不断推进,进而更加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