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2019私募梦想创业营第三场B组答辩 交流创业心得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7月19日消息,由东方证券与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2019“东方证券杯”私募创业营第三场圆桌答辩在北京举行。【点击进入专题】

在B组圆桌答辩环节,融升基金总经理侯茂林,允文资产总经理孙志华,泉汐投资总经理张扬,黑石创富首席投资总监吉宏坤, 儒忆资产总经理助理王蕾,作为5家入围优秀机构代表人一较高下。中国建设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梅雨方、华软新动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以升担任评委。 

圆桌答辩分为机构简介、标准化问答、开放性问答、机构间互问互答四个环节,评委根据机构的综合表现进行定性打分。 

以下为答辩内容精编:

主持人郭金霞:公司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融升基金:我司成立于2013年,开始是自有资金的投资,2015年拿到牌照,2016年开始发产品,现在大概已经发行了十个左右的产品,都是取得了正收益。产品平均年化收益大概是20%左右,今年的收益是平均30%多,最多的一个是100%。投资策略是股票为主的复合策略,也投固收、期权等。公司现在是在山东威海,正在筹备一个上海的投研中心。

允文资产:公司2015年4月份成立的,是股票多头策略,现在管理6只产品,第一只产品累计净值1.65左右。个人认为,择时跟宏观比择股要重要。

泉汐投资:泉汐投资成立于2015年,2016年拿到牌照,第一个产品是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投资策略主要还是以宏观判断为首要前提情况下做趋势投资为主,产业链研究是我们的核心抓手,我们去追踪未来3-5年景气向上的行业,在这个里面做配置。

交易风控可能是我们比较擅长的一个方式,2018年全年收益达到了57%,最大回撤是13%。

未来投资理念是希望找到能和我们契合的客户。过去两年主要管自有资金,今年才开始接了外部的资金,但是目前的资金也仅仅是身边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我们希望规模是稳步增长,和投资能力是进行匹配的。

对合伙人的选择上,勤勉尽责是第一个要求,第二个才是能力。

儒忆资产:公司注册时间2015年5月5日,但是这个团队正式接管这个公司是在2017年、2018年陆续发了产品。

公司主要做债券型产品,目前存续有8只债券型产品。公司投资理念主要是在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收益,力求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

债券投资策略主要是两个策略,一个是稳定资产配置策略,还有一个是高收益债券投资策略。目前代表产品收益可以年化做到30%到40%之间。

公司优势在于投研团队,两位成员最早在中诚信做评级的,对发行人的情况了解的比较更深入一些,这对后期遴选标的有较大帮助。

徐以升:谈谈公司规模、客户结构、产品类型、产品线的划分、每条产品线的规模数量、公司人数、投研人数等信息。

儒忆资产:公司规模近5个亿,主要是两个策略,一个是稳定资产配置策略,还有一个是高收益债券投资策略。我们现在资产配置策略主要代表产品就是儒忆8号,剩下的主要是做高收益债券策略。占比方面,资产配置策略差不多有3个亿左右,剩下的是高收益债券这块。

机构客户的比例差不多在30%。

公司员工目前有8人,投研团队有3人,有一个信评总监,两个信评经理。

黑石创富:目前管理规模1亿,机构占比差不多20%。公司的投研20个人,北京一部分,唐山一部分。

有现货实体公司,人数约有300人。公司在期货交割上面参与过将近15次交割。

自有资金在做期货的有5亿,公司只做期货,而且只做黑色。

泉汐投资:规模近3个亿,现阶段全是个人投资,没有外部机构。负责投资的人数是7个,5位是投研。

允文资产:规模4个亿,员工11位,7位投研。机构占20%,其中有QFII。6个产品都是单一策略,股票多头,复制型的。

融升基金:公司是8个人,投研、风控5个人,产品规模1个亿,机构占近一半。现在三条产品线,一个是投固收+股票,第二个就是普通类。第三个就是股票和期权。

梅雨方: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所长,谈谈自己的投资方法。

融升基金:价值投资。投资范围包括债券,商品。低买高卖,我们就是关注这些资产处于低估的时候,买入,然后持有至价值回归,或者高估的时候卖出。

举个例子,比如茅台,长期来说也是有一个估值,就是市盈率在20倍左右,低的时候可能10倍,去年就10倍,现在是30倍左右,10倍的时候是属于低的,现在就属于偏高的。

再比如说铁矿石之前100元每吨,现在快1000块钱了,不同的东西都是在不断的出现低和高,低的时候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这些原因可能只是一些短期的,或者是中期的,长期看可能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允文资产:我们是股票多头的,策略比较简单,也是低买高卖,有安全边际,同时也要有想象空间。想象空间可能会看宏观自上而下,或者这个行业,或者是公司本身是否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生变化,像水泥这样的行业,可能一些供给侧改革等等,这些宏观的一些变化会造成它的业绩的变化。房地产我们可能看它的土地储备,限值的土地储备跟现在股价的情况,是不是符合安全边界。同时,想象空间可能也是看国家政策和相关房产行业里面的一些公司的表现,因为房地产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管理能力已经到了比较高的水准。

现在仓位在六成左右,主要是看好大金融和看好5G应用产品的公司,以及半导体行业,大致是这样。

泉汐投资:我对市场的感觉一直就是要敬畏市场,要基于常识判断,包括均值回归,简单来讲就是风水轮流转的思路做事情。要赚自己看得懂的钱,自己看不懂的钱放弃就放弃。

大的方向来讲,宏观判断是挺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这两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主要的收益来源就是黄金。 另外我们是有产业链研究来作为抓手,希望找到未来3-5年景气向上的一些子行业,这里会诞生出很多牛股。然后沿着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去配置各个环节的龙头白马。然后,随着对产业链的深入研究,选择一些产业链中,会瓜分这个产业链环节最大利益的环节来进行重点投资。

另外,我们比较擅长交易风控。每天包括“T+0”,通过这种方式,一是最大程度的控制回撤,二是希望通过交易的盘整,让自己把握市场脉络,找到现在市场主流的资金方向。

近两年A股市场是一个比较割裂的市场,未来可能还是这样,就是再谈全面的牛市和熊市已经是很不合适了,中国这个市场已经足够大了,割裂体现在什么方面呢?就是说以五年为首的白马蓝筹,边际力量,边际资金其实这两年来看主要就是外资,甚至这三年,主要是外资。外资如果考虑它的边际力量,你就要想这个外资还会不会持续流入,还有多大的空间,他们的审美是什么?他们希望买什么东西?如果你想挣外资未来实际加仓配置的钱,那你去搞蓝筹,研究这方面。

其实上半年的时候我们看这里边涨幅比较大的股票,为代表的就是工业大麻板块、燃料电池板块,这些涨幅都很可观,这些钱要不要赚?我认为在我控制回撤的情况下,拿出一成到两成的仓位去参与这个行情,这个钱是可以赚的。

中国股市大部分是做估值波动。怎么不被估值波动中牺牲掉,你就是要抱着对市场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心态,涨多了你就要有勇于卖出,不贪的信念。

所以,我们的产品叫多策略。但是我们中间最核心的那一块,就是让我们睡得着觉的就是产业链为抓手,投资未来景气向上的产业链。我也不放弃拿一到两成的仓位去参与市场博弈,去赚取这个中间的差价,或者感知市场的热度,这是我们的主要方向。

所以,在规模上来讲,现在管理两三个亿,只考虑管理十个亿的情况;到有十个亿的情况,才会考虑二十个亿的情况。当前策略容量是多少?我只能说现在就容量十个亿,十个亿之后,我才会再调整思路和策略,包括团队配置。

梅雨方:介绍一下仓位情况?

泉汐投资:一般是六到七成,所以有比较大的回撤。核心池是不超过10支的,但是总的是不超过20支的。最大的股票我们现阶段不超过三成,行业不超过六成,也许随着未来规模的扩大,可能这一块比例还会往下了。因为我要考虑流动性的因素,且股票不可控的风险还是比较多。

黑石创富:我做投资大概有六年,我觉得做投资分两种,一个是适合做投资的人,一个是一定可以赚到钱的方法,也就是优势。适合投资的人,可能在错的市场,错的策略下,依然能表现的最好,我觉得这个是从我这么几年实践的一个情况。止赢,止损,这可能是做交易最要命的东西。做交易一定要做确定性的行情,不要做预期。

儒忆资产:我们公司主要做债券策略投资,最近债市违约的也比较多,虽然违约这么多,但是市场还是存在一些不违约的债券。我们主要以信评为基础,做好风险把控。现在市场上债券存量大概90万亿,我们公司主要策略是做信用债,目前信用债大概是30万亿左右。

我们的投资经理在中诚信最早做信评之后,然后到海通证券,然后管理自营账户,主要一直做债券策略。上市之前股票策略比较好的时候,跟我们公司说可以投一些股票,寻找获利的机会,但是既然做了,就做一些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我们公司主要是投资于二级市场交易所上市的一些公司债,目前的策略是久期会控制在比较短的,像整体配置的稳健型的策略里,久期一般不会拿超过三年,杠杆比例一般不会超过80%,在行业占比有的会超过40%,AA以上的债券仓位不会超30%的仓位,单一债券仓位不超15%,单一发行人基本上不超过20%这样一个整体配置的策略。

我们在高收益债券策略这一块,主要持仓控制在久期一般都是半年之内,基本债券一般不会再持有到期,都在到期之前把这个给抛掉了。

我们对未来的规划,主要投资的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主要想在保证风险敞口不暴露的前提下,现发现价值为主,主要以信评研究作为基石,然后寻找交易机会的投资策略。高收益债的AA+以下的不超30%。

徐以升:谈谈规模与基金的盈利的模式的问题。

允文资产:从整个管资金的角度来说,有几点不会变。一个是自身的一些不会变和会变,肯定在企业发展当中会有变化。第二,其实你提到一个规模,其实跟你的投资人有一点关系。美国的私募市场发展,其实最后能够长时间战胜市场的,一种是平台型,多策略的,还有就是一种风格为主,巴菲特可能就是以价值投资为主。我们肯定是偏向于做单侧的,这也是我们定位定好的,就是我们之后不管规模多大,不会去加量化,或者是对冲等。

另外,像淡水泉,我们跟他风格比较接近,偏左侧交易,四年当中不期而遇的有很多共同的票,事先大家都没有沟通过,他们现在800亿,1000亿的规模,他也是单侧交易为主。我们在这当中学到很多东西。从公司来说,我们不排斥大规模做大,我们不会有一个上限,因为本身在这个市场上,我们这个行业也好,企业也好,最后就是一个竞争,如果给自己设定一个上限,很有可能你到那个时候,其他竞争对手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你会有一些不同,只是根据你自己做一个合适的规模。

融升基金:我个人是从2005年开始投资股票,这十来年也研究尝试各种投资模式,包括研究价值投资,还有做热点等等。我觉得长期来看能够做大的,稳定盈利的,最合适的还是采用价值投资的方式。而且这种投资方式我觉得也没有上限,巴菲特可能刚开始小的时候收益应该会高一点,可能一年三五十亿美元,现在管了一千亿美元,应该也有十几个点的年化收益。

所以,采取价值投资的方式,长期看我觉得没有上限,但只是说收益达不到现在这种高度。反正也跟投研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规模大了,可以对行业和企业有一个更深入的研究,覆盖更多的企业,一方面扩大管理规模,一方面也会提高收益。从我们现在来讲,从股票一般持仓都会在十个亿以上,如果以后投研方面得到加强,可能会投更多的股票,现在是投A股,以后目标如果政策没有限制,最好是能够全球配比。我觉得没有什么上限。

从美国现在的数据看,现在美国私募大概也就是2000家,不像中国现在有2万多家,他们平均规模就是100亿,我觉得以后做100亿就是一个平均水平,高的话应该是几千亿、几万亿的一个规模。

徐以升:衡量创业成败的是利润,想看看你们利润的情况,公司发展有什么压力,如果亏损,公司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会盈利。

融升基金:我们公司利润比较小,主要利润就是投资收益。2016年公司层面没有什么利润,去年亏了,我们注册资金一千多万,业绩报酬管理费也就是维持日常开支。

允文资产:我们产品成立四年,规模又摆在那边,分红六个产品里面只做过一个产品分红,所以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公司发展问题。说说目前的情况,我们现在已经是过了初创期了,然后进入到一个稳定期,现在最主要的是要从稳定期变成一个相对中型,或者大型的私募。所以,利润跟公司这方面财务的压力几乎没有,我只能这样说。其他的可能就是有的时候会从财务做账的角度来说做一些事情,2018年有一些亏损也比较正常。

泉汐投资:我们过去两年没有借外部的钱,都是自有资金在做,成本也比较低,我个人也不拿工资,主要大部分就是房租,然后还有其他一些人员的工资,就这些成本。今年因为收益比较好,覆盖肯定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公司也会做出留存,发展这方面其实也都够。私募行业看天吃饭,如果赚钱赚的多了,可能未来的发展各方面都会更好一些。我们公司即使贴钱也无所谓,其实我就是想做一个平台,因为我们母基金只有管理费,没有业绩报酬,基本上就是用管理费来覆盖成本。

黑石创富:我们这里面期货市场自有资金利润已经做到15亿了,就是净利润,我们用2个亿做到15亿,因为是期货市场,这个杠杆,不是管理多少资金的问题。

儒忆资产:公司因为产品运作从2018年开始,所以去年的时候利润是负的,因为2018年的时候一些产品正常运行,但是没有计提报酬,没有对管理费进行提取,然后加上公司各项费用的增加。公司实缴2100万,可以满足正常的开销,包括房租、人员工资,这些都可以满足。而且现在的一些产品都在正常的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而且业绩报酬也会正常提取,所以目前运作还是OK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