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一觉醒来,这国宣布调查结果!美股二连跌、原油四连涨!IMF警告,明年再降!31万亿美债,何去何从?

上海证券报

关注

一夜过去,瑞典检察院宣布了对“北溪”管道初步调查结果:10月3日,瑞典检察院宣布封锁“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附近海域,并展开刑事调查。经过3天的调查,瑞典检察院6日表示,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此次泄漏事件属于“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加。

当地时间10月6日,一方面是投资者焦急等待周五即将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数据,另一面是多位美联储官员再放“鹰派”发言,美股市场风险偏好承压,连续第二日收跌。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普遍收跌,但在国际原油期货连续四日上涨的提振下,美股能源股“一枝独秀”,西方石油涨超4%,埃克森美孚涨近3%。

欧洲金融市场同样调整:截至收盘,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0.41%;德国DAX30指数下跌0.37%;法国CAC40指数下跌0.82%;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78%。当地时间周四,欧洲央行发布的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欧元区通胀阴云积聚,大幅加息依然难免。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周将下调2023年全球GDP增速预期。

瑞典检察院:

“北溪”管道遭“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加

10月3日,瑞典检察院宣布封锁“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附近海域,并展开刑事调查。

经过3天的调查,瑞典检察院6日表示,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此次泄漏事件属于“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加。

瑞典检察院办公室6日发布消息,决定解除“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地区周围的封锁,称现场调查已经完成。

负责初步调查的瑞典检察院检察官表示,可以确认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了爆炸,对天然气管道造成了破坏。通过对案发现场的调查,瑞典方面认为管道遭人为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大,接下来将对这些嫌疑进行进一步调查。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6日表示,俄罗斯没有被邀请参与对“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的调查,俄方认为,这样的调查无法做到客观公正。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 佩斯科夫: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外交渠道被告知,俄方不会受邀参与调查。我们也通过外交渠道表达了意见,我们对此深表遗憾。我们认为,没有俄罗斯的参与,是不可能进行客观调查的。

美股连跌两日

能源板块一枝独秀

当地时间10月6日,美股三大指数再度承压走低。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1.15%,报29926.94点;标普500指数跌1.02%,报3744.52点;纳斯达克指数跌0.68%,报11073.31点。

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普遍收跌,仅能源板块逆势表现。埃克森美孚涨2.97%,雪佛龙涨1.82%,康菲石油涨1.48%,“股神”巴菲特青睐的西方石油涨4.07%。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低,苹果跌0.66%,微软跌0.97%,亚马逊跌0.54%;新能源汽车股同样大多收跌,特斯拉跌1.11%,Rivian涨1.74%,Lucid跌3.87%。

美股周四弱势调整主要与两方面因素有关:

一方面是市场正焦急等待周五即将公布的非农数据,以观察美国就业市场在过往加息政策下的走势。目前的市场预计为9月非农就业人口将增加27.5万人,失业率将保持在3.7%的水平左右。从历史经验来看,若非农数据反映出劳动力市场降温,经济疲软的迹象,美联储或将放缓激进加息的步伐。

另一方面,周四美联储官员再现鹰派发言。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称,还要为降低通胀做更多工作。任内永久有FOMC投票权的美联储理事库克称,通胀远高于联储的目标,可能需要持续加息,然后将限制性利率保持一度时间,直至联储有信心通胀降至目标水平。

原油四个月来首度连续四日收涨

美股能源板块的强势源于国际油价近期的回暖,国际原油期货自6月3日以来首次连续四个交易日收涨。

WTI11月原油期货收涨0.78%,报88.45美元/桶,连续三日创9月14日以来即月合约收盘新高;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涨1.12%,报94.42美元/桶,创9月5日以来新高。

欧洲天然气同样连续两日反弹。周三涨超13%的ICE英国天然气期货涨2.98%,报325.02便士/千卡;周三涨超7%的欧洲大陆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收涨1.16%,报175.712欧元/兆瓦时,截至周二连续两日创7月下旬以来的两个多月新低。

IMF将下调

2023年全球GDP增速预期

当地时间10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周将下调2023年全球GDP增速预期。

格奥尔基耶娃称,占全球经济三分之一的国家预计将在今年或明年至少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萎缩。她还表示,即使经济增长放缓,各国央行也应该继续应对高通胀。

IMF最新的预测显示,该机构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仅为3.2%,明年则进一步放缓至2.9%。格奥尔基耶娃透露,2.9%这个增长率将在下周再遭下调。

下周,IMF和世界银行的2022年秋季年会将以线下方式在华盛顿举行,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专家学者等将就世界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协调、全球发展等广泛议题展开探讨。

欧央行9月纪要:

加息75个基点“板上钉钉”?

10月6日周四,欧洲央行发布了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出政策制定者们对欧元区通胀高企的担忧。与会者普遍认为,欧元区深陷高通胀泥淖主要是由能源价格上涨推动的。此外,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来,欧元对美元持续走弱,欧元的贬值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增加欧元区的通胀压力。

会议纪要显示,一些成员表示倾向于将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提高50个基点,而25个基点的加息显然是不够的。大部分成员表示倾向于将欧洲央行的关键利率提高75个基点。

欧洲央行给出的理由是:通胀已经开始自我强化,以至于即使经济增长预期将显著减弱,也不足以使通胀重回目标水平。通胀率太高了,很可能在更长一段时间内都高于目标,必须及时将其恢复到 2%。

目前,市场认为欧央行在年底前至少再加息125个基点,10月27日再度加息75个基点属于“板上钉钉”,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都倾向于年底前加息至1.5%至2%的中性水平。

31万亿美债:哪来?哪去?

在美国开始新财年之际,一个新鲜出炉的天文数字几乎让所有人大惊失色。

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于当地时间3日首次超过31万亿美元,逼近美国国会设定的31.4万亿美元法定上限,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5%。

报道称,尽管拜登政府一直在吹嘘削减赤字的努力,但最新的债务数据足以让经济学家深感担忧。因为此时,受到高通胀和高利率双重困扰的美国经济已脆弱不堪。

为了对抗通胀,美联储今年已经多次加息。利率上升势必加剧美国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使偿债成本更高。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早前发布的债务负担30年期展望报告警告,如果不谋良策,债务水平将很快攀至新高,最终危及美国经济。

美联社援引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齐达尔的话说,“如果你以前不担心债务,现在你应该担心;如果你以前担心债务,现在你应该更加担心。

几年后,债务利息或超美国军费

31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

据美国彼得森基金会计算,如果将这笔巨债分摊给美国民众,相当于每个家庭负债23.6万美元,每个人负债9.3万美元。如果每个家庭每月还款1000美元,需要19年才能还清所有债务。

这么多的债,美国又是怎么欠下的呢?

简单说,就是美国倚仗美元霸权大笔印钱、大笔花钱的结果。

有美媒统计,美国积累第1万亿美元的国债用了200年时间,而最新增加的1万亿债务只用了短短8个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十几年来美国债务一路飙升,债务总额在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任总统时为10.6万亿美元,在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总统时为19.9万亿美元,而在拜登2021年1月20日就任总统时已达27.8万亿美元。

显而易见,美国欠债规模呈逐年扩大之势。

而数字显示不出来的是,美国债务的增加和通胀率的上升基本保持了同步。

事实上,美债近年大幅攀升,是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滥施大水漫灌式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直接后果。

美国《财政时报》:由于2017年特朗普政府出台的减税措施,以及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支出的数万亿美元,美国债务规模大幅飙升。仅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就已经制造了4.9万亿美元的新赤字。

有专家干脆点明,通胀正是美联储为削减联邦债务而刻意纵容的。

美国经济研究所(AIER)经济学家彼得·厄尔给出了理由:美国通胀率已经上升了近两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联储总说通胀是“暂时的”,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直到今年3月开始疯狂加息。

厄尔就此警告说,在当前的美国政治环境下,通过制造通胀化解债务不太可能被视为“财政清理”,而更可能被视为“催生更多债务的措施”。

今非昔比的是,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早期的举债都发生在利率很低的时候,所以一些人曾认为这些债务是还得起的。但随着加息周期的开始,高利率正使美国的债务成本越来越高。

据彼得森基金会估计,加息可能会使美国政府本十年的利息支出增加1万亿美元。就算债务利率只比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未来几年估值高出1个百分点,到2029年,债息的支出也可能会超过美国国防支出。

“国家领导层似乎已经失去了决策能力”

欠债迟早要还。

很长时期以来,因为有美联储的印钞机为美国政府债务兜底,即便美元超发现在已经引起严重通货膨胀,美国也可以借助美元向全球输出通胀压力,所以美国从来是“债多不愁”。但是,今天的美国债务和过去有了明显区别。

因为抗疫不力导致疫情持续,美国实体经济迟迟难见起色。而美国政府增发的美元大部分进入了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助益有限。

既然没有足够的实际产出来为政府还债,只能是旧债上再压新债。

加拿大“金拓”新闻网:美国著名投资人迈克尔·盖德的研究显示,今年以来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可能会削弱美国政府履行偿债义务的能力,最终导致更严重的通胀,而“通胀上升的最终结果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不仅如此。

随着美国政府举债规模越来越大、美国政治的党争色彩越来越浓厚。美国国会在百年前发明了“债务上限”这一工具,触及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借款授权用尽,无权再发新债。

近些年来,美国两党围绕债务上限的争斗已经制造过多次“险情”。

最近的一次是去年,两党债务上限之争差点让政府关门,并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债务违约。

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美国国会去年12月通过两党联合决议,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再调高2.5万亿美元,达到31.4万亿美元,终止期定在2023年。

而在下次债务上限触顶前,谁都不知道国会两党还要怎样恶斗。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与公共卫生等其他领域一样,在支出问题上,“国家领导层似乎已经失去了做出避免未来危机所需决策的能力”。

更值得警惕的是,债务上限之争不仅是美国自身经济的风险源,其外溢效应也通过美债、美元和金融市场扩散到全球,威胁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鉴于依托美元霸权的美国国债已经同全球金融和经济稳定深度捆绑,如果最终真的引发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纽约时报》:如果美国债务违约,几乎肯定会给全球市场带来重大后果。其直接影响将是,全球投资者持有的各种美元资产投资组合将面临市场暴跌。即使在债务上限僵局解决后,全球投资者仍将要求为其卖出的美国国债支付更高的利息,因此政府未来的借款成本可能会变得更高。

(来源:综合本报、央视新闻)

责编:孟   妹   校对:冯雯君

制作:张   巘   图编:尤霏霏  总审读:朱建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林艳兴

好看,你就点一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