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独家|瑞幸咖啡难瑞幸 投资圈吐槽:投资应该需要一些洁癖

新浪财经

关注

独家|瑞幸咖啡难瑞幸 投资圈吐槽:投资应该需要一些洁癖

文/新浪财经 徐雯

美东时间4月2日上午,瑞幸咖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供了一份报告,正式对外承认了财务造假。消息发布后,两个交易日,瑞幸的股价暴跌了80%。

瑞幸自成立以来,一直被看成是一颗创业明星。对于这样充满争议的舆论热点,望而却步的精明投资人也不少。根据新浪财经的独家采访,几位投资人对瑞幸的商业模式心存顾虑,某大型投资机构创始人直斥其为骗子。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投资机构董事长认为,商业没有童话,创业没有捷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是妖怪,就是看客眼瞎。对其充满质疑的商业模式,清和投资首席风控官聂文阳分析认为:1、只有拥有巨大的客户粘性,烧钱模式才有意义,咖啡仅以便捷为卖点无法拥有客户粘性;2、瑞幸的客户留存率没有区分是否使用优惠券,数据存在严重失真;3、投资瑞幸咖啡的机构大多都是国际机构,几乎没有来自本土的投资机构,说明国内的机构对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心存顾虑;4、瑞幸这次为何自曝?要么是压力下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要么是审计师事务所不同意配合。

因财务造假事件,近日瑞幸门店的销售异常红火。董事长陆正耀此前也在朋友圈发表“今天更要元气满满”的打气式宣言。然而,投资圈对瑞幸的发展远没那么乐观。

近日,来自多方面的消息显示,无论是美国投资者还国内投资者,正筹划对瑞幸提出集体诉讼。

然而,从当前瑞幸的财务状况来看,瑞幸履行能力恐怕较为有限。

并且,接受本次采访的投资人士指出,这种系统性的造假很难解释为COO的个人行为,管理层和实际控制人大概率也难逃追责。按照上述一位投资人的观点,瑞幸的实控人陆正耀应该向投资者道歉。

回溯过去这一年多,自成立始瑞幸就是舆论焦点,并且一路高歌猛进。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火速上市,刷新了中概股上市记录,发行价17美元,市值最高达到了60亿美元。

然而,此次接受新浪财经采访的投资人透露,其实业内投资机构大多对其商业模式心存顾虑。

“瑞幸从来就不是为了正经做一个公司而来,公司的基本特点就是广告+媒体公司,泡在社交媒体和软文中长大,出门就碰瓷星巴克,亏钱送涮锅水叫‘战略性亏损’,亏太久宣布所谓‘门店盈利’,咖啡亏不动就开始亏茶、亏无人零售,亏电商业务,不断拉低你的底线思维,玩了一场非常粗暴简单的游戏,”上述不愿具名投资人直言不讳地吐槽。

对于瑞幸的商业逻辑,聂文阳认为,衡量烧钱模式是否具备长期价值,取决于其所获取的客源和流量是否具有巨大的粘性,也就是说,只有其具有巨大客户粘性,烧钱模式才是有意义的。

他举了京东、亚马逊、淘宝等为例,这几家企业能够通过烧钱快速成长,在于购物平台本身具有巨大的粘性。但共享单车等烧钱模式就无法持续,关键在于共享单车客户粘性太低,很显然,瑞幸也属于该类情况。“咖啡作为一种带有文化属性的产品,仅仅便捷很难创造客户粘性。”

另外,聂文阳表示,从瑞幸咖啡的招股说明书上可以看到,瑞幸咖啡对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速度过于乐观,简单的与西方人均消费量比较,而忽视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次,app活跃度数据也与独立第三方数据明显存在巨大差异,关键在客户留存率没有区分是否使用优惠券。部分财务专家提出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可能存在虚假,应收和利润存在矛盾。

“招股说明书显示,投资瑞幸咖啡的机构大多都是国际机构,几乎没有来自本土的投资机构,说明国内的机构对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还是心存顾虑的。”他指出,截止去年底,瑞幸咖啡持仓最大的前十大机构股东是资本研究全球投资者(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持有6032万股,其次是孤松资本、Alkeon资本公司、美国银行、Melvin资本管理公司、瑞银、Darsana资本、瑞信、Janus Henderson和Sylebra资本,全部都是国际资本。

当然,一路高歌的瑞幸被浑水出具的一份由匿名人士提供的报告全盘打乱。这份长达89页的报告,对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财务数据等提出了全方位的质疑。

聂文阳认为,瑞幸咖啡自认造假无外乎几种可能,要么是压力下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要么是审计师事务所不同意配合,从时间节点和瑞幸将责任推给coo的行为来看,两种情况都存在可能性。

此前,作为瑞幸的审计机构,安永方面媒体关系部门人士曾向新浪财经指出,“我们对2017年6月公司成立至2017年12月期间,以及2018年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2019年瑞幸咖啡上市后,我们也进行了审计,后发现了公司部分的管理人员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通过虚假交易虚增了公司相关收入成本及费用。”

因造假事件引发全民热议,无论是持优惠券抑或新客,大量涌至瑞幸门店或点外卖,导致不少门店出现了爆单的情况,APP也一度被挤瘫痪。尽管陆正耀自我打气“元气满满”,对于瑞幸而言,未来的发展实可谓路艰且长。

首先,瑞幸可能面临大批量的集体诉讼。近日,来自各家媒体的消息显示,已有大批投资者提起了集体诉讼的需求。界面的报道称,有律师透露,国内投资者损失数额较大的达到了数百万美元。

不过,聂文阳认为,即使投资者集体诉讼,可能也很难挽回损失。从既往案例来看,集体诉讼确实很难挽回全部损失,一般来说获赔的数额都难以超过实际损失的50%,而且还需要考虑履行能力。“从瑞幸的财务情况看,流动资产8.9美元,还不考虑债务和消费者的挤兑购买。而瑞幸近期最高股价51美金,截止发稿时现价为5.3元,市值损失约112亿美元,粗略估计,瑞幸履行能力有限。”

他认为,负有赔偿责任的不仅仅是瑞幸公司,负有责任的高管、董事会成员以及中介机构也需要承担责任。

根据瑞幸自曝公告,责任主要在于coo,但是,业内认为,coo背锅更多是掩耳盗铃,这样系统性的造假,很难解释为仅仅是coo的个人行为,管理层和实际控制人大概率也难逃追责。

另外,中介机构被牵连的可能性不大。聂指出,这些机构的经验都较为丰富,可以通过很多技术性手段来规避自己的责任,例如免责陈述等,除非有证据表明其明知或参与造假,但难度较大。

其次,瑞幸及其责任方将可能面临美国证监会的严厉处罚和承担刑事责任。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法》,美国证监会可以对瑞幸及其责任人采取巨额罚款、责令退还非法所得、责令退市等处罚措施。随着近几年美国加强监管,证监会的罚款数额也屡创新高,负有责任的高管或董事会成员等套现的收入,也可能在非法所得之列。另外,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负有责任的董事会成员和高管将面临刑事调查和起诉,该程序由美国司法部发起。如果不能达成刑事和解,且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可能面临最高不超过25年的监禁,以及巨额的罚金,对个人和公司的罚金最高分别可达5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

另外,我国去年年底新修订的《证券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聂指出,按照新《证券法》的规定,境外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了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权益的,依照该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对于瑞幸的造假行为,证监会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以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此前,对于瑞幸咖啡造假一事,证监会发表声明称,“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瑞幸咖啡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经境外监管机构注册发行证券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

聂文阳分析称,从该文可以看出,证券会暂时无意单独适用新《证券法》,而是通过国际合作采取行动。

对于瑞幸财务造假事件给投资圈带来的启示,上述一位投资人表态:“究其原因,国内这些年的环境往往给了这些家创业、伪创业公司太多关注,对真正踏实肯干的企业家重视不足,社会明显存在笑贫不笑娼,管他真假好坏,赚到钱、割到韭菜就是英雄的舆论氛围,甚至把这种负毛利创业,18个月上市这样简单粗暴的商业骗局当成了创业明星,还玩了2年多。这只能说明中国商业社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商业文明亟待发育。

他认为,创业是没有捷径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是妖怪,就是各位看客自己眼瞎。资本主义也从来没有韭菜好割,干坏事就要收拾你。

“浑水的做空报告虽然内容详实、结构严谨,但总体来说,里面的观点并不新颖,数据从我们周边的情况也可以感受到,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机构和投资者踩雷?值得反思。对于投资,可能我们真的需要一些洁癖,多年投资经验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形,最后都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墨菲法则。”聂文阳说。

新京报采访了某位投行人士也表态,去店面调查或核对财务数据,很容易揭穿。

不可回避的是,瑞幸作为中概股一员,造假一事将不可避免对整体中概股的信誉造成冲击。上述投资机构董事长认为,瑞幸造假一事可谓贻害无穷,起码让美国资本市场又一次上当受骗,对中国公司“另眼相看”,对未来中概公司上市形成重大障碍和实质性伤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