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经济

芭比粉,这次躲不掉了

新浪财经头条

关注

《田字格》专栏  | 何夕

导语:你喜欢粉色吗?你会用什么词汇来形容粉色?你上一次穿戴或者使用粉色是什么时候?你又是否感受到了这个夏天由电影《芭比》带来的粉色风潮?颜色的历史也是经济与文化的历史,让我们跟随芭比一起看看粉色的世界。

《芭比》热映下的粉色风潮

由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指导的电影《芭比》(Barbie),自7月21日公映以来,北美票房已突破3.5亿美元,两度摘得周末票房桂冠。而在芭比文化并不特别兴盛的中国,它的表现更是出人意料,豆瓣开分8.9,排片随之一路上升,截止8月2日,其国内票房已达到两亿人民币。

随着《芭比》热映,世界各地也掀起一阵粉红风暴。大面积、高饱和度的粉色油彩铺陈开来,让电影的宣传物料格外引人注目。而影院周围,随时可见粉红装扮的观众。许多人翻箱倒柜找出最为明亮、鲜妍、梦幻的粉色服饰,甚至有些影迷,会特意为了《芭比》选购新衣,精心搭配之后,如同赶赴一场盛会般走进电影院。

以芭比为灵感的穿搭也催生了“芭比风”(Barbiecore)的强势回潮。社交媒体上,“芭比风”成了当之无愧的流量密码,粉红穿搭分享无论是发布量还是浏览量都屡创新高。根据服装品牌Pour Moi发布的数据分析,女主角玛格特·罗比(Margot Robbie)第一张粉红剧照释出当日,谷歌网站上针对“粉色”的搜索量就增长了255%。而紧跟电影先行预告片而来的,是五年以来“芭比”一词搜索量的峰值,甚至“芭比粉红汽车”这一词组也迎来了450%的搜索增长。

衣橱内没有粉色单品?不必担心。众多商家早已赶着电影的热潮争先恐后地推出粉红色调的产品。Zara设计的芭比胶囊系列服饰,多以元气粉色打底,点缀以金色、银色的华丽亮片,极受欢迎。Forever 21、Gap、Aldo、Crocs等服装鞋履品牌也不甘其后,各自上架粉红新品。美妆品牌NYX推出了芭比系列彩妆,沙龙美甲品牌OPI则适时上新包含九种颜色的芭比系列指甲油。

加入这场粉红派对的也不止服饰美妆商家。实际上,仅正式与《芭比》合作推出联名的品牌,就多达一百余个,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微软发布了一款粉色的XSS主机和五种以芭比粉为主题的Xbox手柄外壳,墨西哥航空公司Volaris给自家的一架空客A320neo刷上了芭比主题涂装,Airbnb则干脆在加州造了一座“芭比马里布梦幻房屋”,已经开放预订,供住客沉浸式体验芭比乐园的生活。

汉堡王巴西门店为电影打造了独家的芭比套餐,包含铺着粉色酱汁的芝士牛肉汉堡、粉红甜甜圈和粉红香草奶昔。好利来则以“你生而闪耀”为主题,推出三款主题甜品,其中名为“芭比派对”的杯型蛋糕还附赠蝴蝶结造型杯提,设计感十足。

名创优品,一口气上架了一百多款芭比联名产品,有文具,有配饰,也有生活用品。上线一周 ,全系列已有一半产品宣告售罄,甚至催生了代排和代购生意。此外,名创优品还将位于长沙黄兴南路商业街的店铺做成芭比限定主题体验店。一片夺目的荧光粉,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来打卡。

粉色背后的经济与文化史

随着电影取得商业成功,世界仿佛蒙上了粉红滤镜,“芭比粉”也成为了潮流与自信的代名词。

这并不是粉色第一次成为热点。但在大众生活中如此高浓度地出现,也实属难得。曾几何时,“芭比粉”还与“死亡”的前缀脱不了干系,被认为显黑又俗艳。而粉色作为一个大类,更是与“女性化”和“低龄”牢牢挂钩。在刻板印象里,粉色是柔弱的、幼稚的、甜美的、女性化的,似乎天然与勇气与力量相对。男人和酷女孩对它退避三舍,年纪略长的女性也不好意思再说自己热爱粉色,毕竟《甄嬛传》那句“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的台词还言犹在耳呢。

但这些印象,其实都是非常晚近的产物。男孩适合蓝色而女孩适合粉色,这条深深植入现代人脑海的不成文约定,并非从来如此,而是直到二十世纪中期,才在百货公司的推动下,逐渐成形。那时二战刚刚结束,婴儿潮到来,消费兴起,为了多卖出产品,百货公司开始宣传颜色与性别的绑定意义。这样以来,一个家庭中不同性别的孩子就无法混穿衣服,销量自然大增。

在此之外,名人和影视作品也推动了粉色的性别化。莎莎·嘉宝(Zsa Zsa Gabor) 在《红磨坊》(1952)里身着意大利超现实主义设计师艾尔莎·夏帕瑞丽(Elsa Schiaparelli)操刀的亮粉色长裙,惊艳众人。次年,《绅士爱美人》(1953)中,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以一袭粉色裙装在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更是在《甜姐儿》(1957)、《蒂凡尼的早餐》(1961)和《窈窕淑女》(1964)等影片中塑造了多位身着粉色套装的经典银幕形象。《甜姐儿》中甚至有一首叫《粉红思维》的插曲,热烈地号召女孩们拥抱粉红色的世界。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粉色不但一度没有性别,甚至在某些时代和地区,曾经是勇气和高贵的象征。

一方面而言,粉色接近红色,就像稀释的血液。在十八世纪的一些欧洲国家,它代表着男性的阳刚和果敢。反倒是蓝色,因其静谧、纯净、祥和,往往与女性气质相联系。

另一方面,在前工业时代,粉色作为一种亮丽的颜料,非常珍贵和难以获取。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琴尼诺·琴尼尼(Cennino Cennini)将这种色调描述为威尼斯红和圣约翰白的混合,用来为画作提供光彩夺目的底色。而作为染料,明媚鲜艳的粉色也是身份和财富的外化体现,贵族们对它趋之若鹜。尤其是洛可可时期的法国,上层社会不分男女,衣着中都可能出现粉色。

新世代下的粉色能量

如何在现当代为粉色正名,重新定义粉色,进而改变古板传统的性别偏见,是这些年来反复浮现的议题。在《芭比》之前,就已经出现过许多尝试。

音乐领域,英国朋克乐队The Clash的贝斯手保罗·西蒙(Paul Simonon)曾说:“粉色是真正的摇滚色彩。”The Ramones和The Sex Pistols这两支著名的朋克摇滚乐队,也都曾大胆地将粉色使用在专辑封面中。

时尚方面,Valentino的设计总监Pierpaolo Piccioli在2022年秋冬大秀推出54套高饱和度的荧光粉成衣,在巴黎时装周掀起一阵粉色风暴。秀场上,鲜艳的粉色与利落的剪裁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极富摩登气质的力量。Dior则在2023的秀场上,将粉色与街头元素结合,运用到男装中。

影视里也出现了粉色的多元运用。好莱坞经典的励志喜剧《律政俏佳人》(2001)塑造了一个兼具甜美外表与智慧头脑的女主角,她穿着粉裙子入读哈佛法学院,对抗着加诸这一色彩的轻视与污名。《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也通过弥漫全片的粉色,营造出似真似幻的独特美学。

电影中这种朦胧的粉色,后来被归于千禧粉 (millennial pink)的范畴。潘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 color Institute)在2016年公布的年度流行色“粉晶”也隶属于此。潘通的副总裁劳里·普雷斯曼(Laurie Pressman)在采访中说,选择它的原因之一是“性别模糊”的兴起,它鼓励人们“大方展示自己的柔软、敏感和脆弱,从而彰显一种情感联系更紧密、更开放的文化”。

与千禧粉相对的,是更夺目、更鲜明的艳粉色。思想先锋的人们开始看到这一色彩中刚强、勇锐的一面。2016年,艺术家斯图尔特·辛普(Stuart Semple)声称他创造了世界上最粉的粉色涂料,而之所以选择这一颜色,是因为在他看来,明艳的粉色象征反叛,是“挑战传统的完美之物”。也有人士认为,粉色有热烈、洒脱、勇敢的一面,可以成为女性力量的象征。致力于防治乳腺癌的社会组织以粉红色丝带为标志,争取堕胎权的美国女性,也曾身着艳粉色服饰表达抗议。

芭比粉,就挺接近这种艳粉色的,它兼具鼓舞人心的快乐与特立独行的勇气。于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而言,芭比粉不止是一个颜色, 更是赋权的象征。而反过来,芭比粉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也正是因为它暗合了当下的社会与文化心理。

色彩就像一面镜子,它在时间长河中的浮沉,照见的其实是观念的变迁。围绕着粉色,有过太多种叙事和阐述。它可以柔软,也可以热烈;它得到赞颂,也遭受厌弃。粉色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史、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性别史、一部文化史。

色彩本没有偏好,是人们在不同的时代,赋予它意义。正如历史学者米歇尔·帕斯托罗(Michel Pastoureau)所说:“社会创造了颜色。”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加载中...